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注释
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几:多少回。孤:通“辜”,辜负。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潇湘:湘江的别称。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赏析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创作背景

  这首《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词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珮解江皋,魂消南浦。人生惟有别离苦。别时容易见时难,算来却是无情语尽载席时语。
百计留君,留君不住。留君不住君须去。望君频问梦中来,免教肠断巫山雨。
万里修程占学力,色丝黄娟新组织。
只今下笔追二雅,端如养气闭千息。
公子何自知寒梅,须知三长具精识。
亭亭玉雪瑞烟晓,爱日香浮采衣色。
自然雅韵出天姿,芝兰那肯羡玄石。
我惭姱节对俚语,炊沙镂沙意何得。
愿君写入遂锦堂,冷蕊疏枝陪淡墨。
风波未暇怨浮萍,多谢朋来慰此情。
君似张凭真理窟,我惭侯喜得诗声。
酒杯莫向张徒浅,句法当令叔世惊。
又恐诸公连茹去,堂堂王室要扶倾。

何处放娇,砑罗裙上,一寸销魂地。倚桃笙、恰恰罢梳头,正是恹恹天气。

上青楼、轻拢鬓枣,乍挨纤笋,万种情如水。正搭定鲛绡,妆完羲甲,十二钿蝉栉比。

对玉荷、清影颤琼枝。又小语、流莺上柳丝。慢撚斜搊,鬟亸衫偏,那人情味。

似秋夜楚天,急雨弹入空舲里。鼓神弦、含商嚼徵尽伶俐。

拍碎棠梨,唱残红豆,一双玉剪低还起。印粉痕圆,凝愁声重,碧到眉峰无际。

怪窗前、簌簌落红轻坠。见十五、檀奴绿窗西。要窃听、曲中私意。

不觉阁住银筝,婉转筹身世。种玉前缘,簸钱旧事,脉脉萦牵不已。

家乡秦陇几时归。此曲可怜犹在耳。

曾向壶中闭远眸,天风飒飒洒玄洲。念我今为尘内客,观生时睨碧峰头。

谷驹应许伊人在,刍狗何须造物雠。敢告馀生从此始,由后思前孰相比。

为猿为鹤古如斯,呼马呼牛今则尔。赢得腰存任里儿,白衣黄菊两相宜。

墨子悲丝杨泣岐,欲往从之莫从之。三径三秋秋意冽,归逢五柳与之说。

冰姿元住藐姑山,一落风尘即厚颜。寄语清香少愁结,春光不度玉门关。

银汉来天上,黄河落地中。两间无阻隔,一气走鸿濛。

大树能兴汉,长城不限戎。若持同体义,朝野秦肤功。

南轩移植自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秾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百草千花尽零落,请君来向此中看。

堤柳欹招缆,汀花笑入舟。高歌凫鹄起,阔视水云流。

牢落江淹恨,飘零庾信愁。都将付尊酒,短发得禁秋。

江门风月此尊前,吟弄俄经五十年。少壮光阴莫虚掷,好从端默契心传。

旷代风骚让此楼,一篇釐订足千秋。通人已往精灵在,应有文光射斗牛。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
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
大将晓临戎,偏裨夜报功。
自矜文字贵,不重虏尘空。

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劝。此去不言归,知君心已灰。
云山千万叠,尽是伤心色。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

隐约开旸谷,坐看云气升。地神如献秀,一色露山棱。

莫将时事日关怀,伏枕呻吟卧小斋。客里一身真类叶,病馀双脚已成柴。

杜陵落拓诗心壮,阮籍猖狂酒兴佳。最是愁人听未得,残梧风扫点秋阶。

秋掩重门里。坐西窗、联床剪烛,良宵能几。去日匆匆苍狗幻,尝尽愁中滋味。

恨四壁、埋忧无地。蓦念光威分手日,到那时、忆著归宁未。

人一别,便千里。

名山著述成何计。叹年来、东涂西抹,半供游戏。女伴过从元不少,眼底纷纷弱绮。

算谁是、闺中知己。我有吟情抛未得,更怜卿、骨相都寒矣。

一灯灺,浩歌起。

不避貂珰竟独行,故人情重一官轻。膺滂苦自争门户,嵇吕真能共死生。

千里关河迷锦瑟,十年丝竹老无城。平生长物惟腰鼓,好著岑牟奏几声。

阿谁飞搆号巢云,云护幽栖趣不群。际晚钩帘来缥缈,乘时排闼见氤氲。

江南有句应思我,陇上无言可赠君。对景豁然成一啸,天光缭绕此中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