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立秋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临近老年最怕萧瑟衰败的秋日,曾经的美好时光也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
只能用文章表达对时事的担忧,两广的军粮储备也让人发愁。
倚在船边望像西边的农田,想到已经连续多年饥荒,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注释
年光:时光,岁月。
军储:军队的储粮。
岭海:指两广。因地处五岭以南,临近南海。
洊饥:连续多年的饥荒。有岁:好年成。
棹(zhào):船桨,借指船。西畴:指西边的田野。

赏析

  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节.相对于人生来说,又象征着壮盛之期的逝去,垂老之年的到来。所以尽管秋光也很美,却很少有入能像唐人刘禹锡那样豪迈高唱: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康熙三、四年间,担任“江西参议”而分守“湖西道”的施闰章年交四十七、八,正将进入老年之期。“顷年在官,引疾不许”,在这样的年龄遇上阴沉的“立秋”天气,自不免要悚然畏警了:回想当年来到临江府,芷是东风骀荡的春日。倘说那时还曾满怀ff春风骑马到江城,正值繁花照眼弱”的由衷喜悦和勤于民事的几多热望的话;那么秋风数度,当诗人又在“萧水、章门三日路”的公务往返中迎来衰飒秋日的时候,却再没有多少令他欣慰的事了——岁月蹉跎,年光如流,壮盛有为的四年多,就这样,逐水”逝去。眼看就要临近老年,怎能不感到深深的怅惘?此诗开篇以“垂老”映对“秋”节,引出“年光一逝去的幽幽慨叹,正表现着许多仕人步入衰秋时共有的苦涩之情。

  而且诗人又是在孤舟客宦之中。如果遇上的是“秋风兮婿姻”的晴和之日,则船行江河之间,鸥飞白帆之上,虽说也难免会感到“水阔孤帆影,秋归万叶声”的清寥,毕竟还有青峰黛峦可眺、麦气豆香可赏.现在却是“阴云”沉沉、“急雨”敲篷,诗人所见副的,便只有岸草的瑟瑟偃伏和滩舟的颠荡乱雨之景了。“阴云沈岸草,急雨乱滩舟”二旬,即从眼前实景落笔,勾勒了一幅令人犯愁的动态画面。作为诗人孤消身影的黯淡背景,恰可有力地点示,诗人此刻的心境已变得怎样阴郁和纷乱。

  施闰章是一位优时悯乱之士,他的思绪,无疑要比寻常的羁旅之客深沉得多。这些年来,国家时局仍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晚明桂王虽已被吴三桂征平,郑成功、张煌言领导的义师,却依然坚持着悲壮的抗清斗争。为了安靖东南,清政府调动重兵,屯驻江浙皖赣一带。康熙三年秋七月,还发动了钲台湾”之役。施闰章对动乱的时局颇为担忧,在《中秋对月》诗中,即发出了“好酌清尊满,休教恨白头。不知今夜月,几处战场秋”的叹息。但身为一介饱读“诗书”的文士,他对安定苍生又能有多大作为?“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

创作背景

  此诗记立秋日舟中所见所感。连年的饥荒,垂老的身世,眼前荒凉的江景,融于一体,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痛,真实地透露了清初社会的黑暗。
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猜你喜欢
小雨霏微如线。人在暮秋庭院。衣袂带轻寒。睡初残。脉脉此情何限。惆怅光阴偷换。身世两沈浮。泪空流。
宫殿馀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
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桃脸韶容柳絮身,江南西洛岂由人。可怜杜牧空伤感,尚在朋游已丧真。

霏霏轻雨弄秋光,野烟苍,晚风扬。征雁将愁,分付与寒螀。

窗外声声啼到晓,人不寐,夜何长。

沧江波浪去茫茫,莫思量,使心伤。篱外黄花,只作旧时香。

歌罢归来深对酒,今古事,总凄凉。

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看列坐愁鬟许平揖。

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幽愁。正木落,千岩数声篴。

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

满袖松风,画秋无迹。绿尽吴根,付谁收拾。

七待春开便百年,少时朋辈几人全。犹为场屋诸生帽,已谢朝廷养士钱。

老脚登山无万仞,小书盈纸有千篇。知君定是鹰扬老,黄石黄公未足传。

履时止天㝢,庶汇无播迁。准化慎所修,尸祝还寸虔。

高明集群瞰,声臭冥相缘。舜治不下堂,万蚁来慕膻。

伪态能蛊人,外嗜谁能捐?

十载重游,愧好在、吴中父老。官事里、空然痴绝,竟何曾了。赖有平生知己地,全胜末路依刘表。竟此身、还复雁门踦,宁论早。篷仙语,开朕兆。郇翰洒,增荣耀。倚先声风动,了然家晓。翘馆每烦尘想□,宾筵更著红妆绕。算从前、得此慰初心,於人少。

帝子来南国,临江构此楼。人随歌舞去,滕自古今留。

槛静绮霞散,江深璧月浮。少年登览地,犹得赋重游。

汉水方城,今古道、几回投迹。留滞久、浩歌狂醉,此心谁识。渭北清光摇草树,故人对酒相应识。记雨窗、相对话离忧,秋风夕。风月笛,烟霞屐。身易老,时难得。鸟飞天不尽,野春平碧。我梦秦东亭上饮,举头但见长安日。便与君、重结入关期,明年必。

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

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

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

曰余滥推毂,民愿始天从。上洛分都尉,弘农开附庸。

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峰。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

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

属国难酬白发郎,延平谁与吊沙场。陇西使者如云出,却要迎归右校王。

曾伴篮舆入翠微,杪斋终日醉春晖。亲烹林笋班犀大,旋脍溪鲂白玉肥。

岁月几经鸿北去,风云应有梦南归。犹令猿鹤无惊怨,闻说频年见锦衣。

好去相羊乌角巾,却来躏踏软红尘。酒因觅睡方成醉,金为收书更觉贫。

屡入草堂难下语,少留药市恐逢人。可怜吊古凄凉意,只向扬家往返频。

野阔多桑柘,湖平溉沃田。
采莲花样女,载酒叶儿船。
黄犊青山下,垂杨古道边。
行行频北望,恋阙意悬悬。
江陵白鱼如斫玉,挂席独去风日寒。
封题两瓮寄白发,儿涯不见作鱼官。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白云绽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劝君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