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不受朝廷重视很长时间了,我被弃置的情形与你相同。

天命如此因而从不埋怨,人生于世上应该有清高的风尚。

想到你辞官拂衣而去后,必定是四海为家,安于贫穷。

秋日的天空万里澄净,日暮时分的江水开阔空明。

清朗的夜晚悠然自在,明月当空,扣舷而歌。

在鱼鸟芦苇之间隐于尘世,恬静安然。

不必在这俗世中奔走了,我已双鬓斑白,如同随风飘逝的飞蓬。

我愚钝而懒散,不懂官场中的种种手段,居住在偏远之地,也无法上达天听。

微细如我纵使可以取之优长,谁又做得到绝对公正呢。

我还是从此归隐,做一个安分躬耕的老农吧。

注释

綦毋(qí wú):复姓,指王维的好友綦母潜。

素风:纯朴的风尚,清高的风格。

安穷:安于穷困。

扣舷: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

和光:和光同尘,指混合各种光彩、与尘俗相同,形容才华内蕴,不露锋芒。

澹(dàn)尔:恬静安然的样子。

蒹葭(jiān jiā):荻与芦苇。

顽疏:愚钝而懒散者。这里用作自谦之辞。

赏析

  本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綦毋潜弃官归隐做法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仕途上的不得意之情。全诗以“净、澄、清、明、淡”等语言上的冷色调合成了一种“单纯的静穆”,突出了自然界的清幽、静谧,诗中的景物呈现出一种和光一片、浑融无迹的特点,犹如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开篇四句从感慨时遇写起,自己与友人一样都不被朝廷重用,瞬间就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共鸣。但是诗人并未因怀才不遇而抱怨,而是乐天知命,“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两句实属巧妙,足见诗人开阔的胸襟。诗人虽然劝慰友人,自言要有坦荡的胸怀,但终不免流露不受重用之下的无奈之情,因此这几句的感情很复杂。

  “念君拂衣去”以下八句,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友人隐居之乐:秋色如水,天空明净,落日熔金,澄江开阔,在这江天一色的自然里,人的心绪也随之飘到了天之涯、江之头了;而到悠悠清夜明月当空之时,乘坐一叶扁舟,扣舷而歌,荡漾在如烟似雾的芦苇丛中,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又闲适。这几句诗富于清淡之味,隽永之趣如花落香浮,月印水底,清空闲远,神韵超然,一切都已溶入那与大自然的如梦境般的晤谈之中了。

  “无庸客昭世”至结尾八句,写出了作者所感所愿:双鬓已经斑白,心灵也很疲倦,帝王遥不可及,没有人愿意举荐我。不愿意在这种“昭世”中奔走了,不如与友人一同归隐田间,安心做一个耕种的老农。结尾既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又表现了对于友人归隐生涯的赞同与欣赏。看起来诗人似乎是扯远了,其实言远意近,还是围绕送别这一中心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綦毋潜是王维的好友。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潜字孝通,开元中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著作郎官秩九品,綦母潜“食之无味”,于是潇洒地弃官而去,还归江东。好友归隐,王维赋此诗相送。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竹影满幽窗,欲出腰髀懒。
何以同岁暮,共此晴云椀。
摩挲蛰雷腹,自笑计常短。
异时分忧虞,小杓勿辞满。
相看半百。劳生等是乾坤客。功成一笑惊头白。惟有榴花,相对似颜色。蓬莱水浅何曾隔。也应待得蟠桃摘。我歌欲和君须拍。风月年年,常恨酒杯窄。
千圣机尘一洗清,心渊绝滓自灵明。
白头谩说无功用,种得空花结果成。
天工呈瑞足人心,平地今闻一尺深。
此为丰年报消息,满田何止万黄金。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㔨勒少雄桀,倚啸上东门。尔时正穷贱,猛志凌中原。

杯酒较帝王,意气何轩轩。却笑王夷甫,白首工清言。

劝人着柘黄,龊龊不足论。

黄鸟风檐递好音,白头窗下整冠巾。喜闻海上烽烟息,又见人间日月新。

霁景腾辉金胜晓,暖痕霏雪玉梅春。何当载酒寻芳去,绿满郊原草似茵。

三晋连年苦被兵,九重拊髀忆豪英。
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主人家世执金吾,不数汉时马子都。朝从卤簿甘泉驾,夕奉期门骑卫呼。

洲居岂是列戟处,松尘非供折腰具。受爵幸免大夫封,论功欲倚将军树。

兴在青丘岩谷间,高堂倏见徂徕山。扫花食实自堪老,耸壑昂霄谁可攀。

紫雾濛濛团盖滴,翠涛瑟瑟长空激。龙干旁飘金阙门,虬枝低拂沧池石。

遥思海上凤麟洲,羽驾招摇玉树秋。何时君挟偓佺去,我识金门万户侯。

问君冠剑奉朝请,何似天风洒吾顶。好将忠荩答升平,人间亦有陶弘景。

撚断髭须落尽眉,几番点窜费心思。岂知精益求精处,更苦当初脱稿时。

十里横山,一湾流水,东洲蕞尔孤村。称来田舍,山水对衡门。老我无能为矣,犁锄事、付与儿孙。湖田上,黄梅雨足,蛙鼓□声喧。亲朋三四老,须眉雪白,言笑春温。每携手相过,清事闲论。坐挹山光水色,茅柴酒、倾倒夸尊。章台路,马蹄尘土,不到紫苔痕。
小池荷净雨初晴,世念消磨未到僧。
衣带长江空北固,觚棱旧月隔西兴。
一春空负花前酒,独夜相知竹下灯。
自笑老来甘鹢退,少年云路健追鹏。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

客从远方来,云是江汉民。流氛遍南土,家室无完存。

大将日高宴,而以捷书闻。可怜七萃士,涣然若浮云。

远近事剽掠,安辨寇与军。好乱岂天性,贼众多饥人。

好浥清丝绢,轻摩碧玉枝。秋来犹有绿阴时,香袖镇相依。

洗却风中泪,将为月下期。冷閒心事小鬟疑,应有玉人知。

秋雨秋山夜,纵纵自横横。
平生无罪过,不合去为僧。
三茅俯千山,杖藜山气佳。
来寻薛道士,空房锁烟霞。
微霜染红叶,晞露浥黄花。
舞逐西风去,湖水夕阳斜。

南园晒粉午晴时,画出风流一段痴。底事落花春寂寂,祝英台近谱新诗。

四围击柝锁重扉,春去春来总不知。肠断东城中酒后,春衫走马拂花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