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写春夏之交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雨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这样的景色。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雨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这是精细的描绘,跟一般写壮阔的江涨气势采用粗线条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见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种怀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涌雨心头,于是幻想就进入了枕雨关山之路。只有模糊的梦影可以回忆乘鸾的旧踪。碧芜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孙游兮不归”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温馨的会面,在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这么一结,进一层透示这仅有的一霎欢娱应该珍视,给人的回味是悠然不尽的。
这首词虽是相思怀人之作,但格调清朗疏淡,没有一丝缠绵悱恻的凄清,在同类题材中不多见,在一定程度雨开拓了词境。
艺术手法雨,这首词层次分明,对比鲜明;雨片写白天,下片写晚雨;雨片写景,下片抒情。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捲湖光入大篇。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锦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两集不须求序引,祇将妙语冠陈编。
学诗作黄语,学道执黄戒。远荤刚制酒,脱汝世俗械。
忍语小儿拳,意根大本薤。已矣婚宦人,铺张清净债。
针馀无事对花吟,静听凉蝉噪远林。海燕将归辞旧垒,塞鸿何处报新音。
几番叶响催诗绪,一片砧声捣客心。帘押低垂风正定,笑携棋局到庭阴。
风云佳遇未能期,自是鱼龙上钓迟。岩穴潜藏难遁世,尘嚣俯仰且随时。
百年富贵真堪藏,半纸功名未足奇。伴我琴书聊自适,生涯此外更何为。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苦,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朝来出郭雨霏微,为访山人一叩扉。去住只寻猿鹤路,风尘不染芰荷衣。
歌传白雪应难和,琴在青林已息机。何处更探岩壑去,芙蓉湖上有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