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注释
吉州:今江西吉安县。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汀洲:水中小洲。
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
薄游:漫游,随意游览。
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
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鉴赏

  唐人的送行诗很多。但送行有种种情况,诗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样。这里是送一个年轻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时节在初春,正是游历的大好时光。对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尽管离别免不了引起依惜别之情,但也被替对方高兴的心情掩盖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的明快基调。

  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诗人化用了前人的诗句。谢灵运《悲哉行》说:“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孙是对年轻人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对韩信说过这样的话:“ 吾哀王孙而食之,岂望报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这里更显恰当。汀洲,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水边。细草绿,时值早春,小草刚刚发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离情联系在一起。《古诗十九首》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浓,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所以一说“细草绿”,惜别之意也就蕴含其中了。

  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了。这正是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仅如此,王牧承继了家学,擅长诗赋,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礼记·学记》的典:“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来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袭的事业。这里既是对王牧的赞许,又是对他所要拜见的叔父的称誉。当然,应酬之作中这类词句难免也有溢美之处。

  第三联设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这两句描写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生机勃勃,清新流丽。前人评论道:“ 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签》卷七引刘辰翁语)

  第四联设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所以嘱咐说: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诗清丽流畅,气韵生动,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沈德潜评论此诗云:“天然名秀,当时称其齐梁风格,不虚也。”(《唐诗别裁》卷十一)

创作背景

  关于王牧这个人的事迹现已难确考。只知道有个王牧曾经担任过考功员外郎,与李嘉祐同时。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缜,大历后期在任。这时候李嘉祐在吴越一带闲居。所以这首诗大致是大历后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游时所作。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猜你喜欢
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
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适临青草湖,再变黄莺曲。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歌闻枉渚邅,舞见长沙促。
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白发悲上春,知常谢先欲。

鼯鼠终成五技穷,老于文字苦无功。谩将平日雕龙口,细为离骚说豸虫。

客中今日最伤心,忆着家山松树林。
白石冈头闻杜宇,对他人墓亦沾巾。

门似柴桑画亦关,歘惊阊阖堕人寰。郊原那异熬波海,垄阜浑疑聚米山。

望远恨无楼百尺,逃寒阻共屋三间。阿兄诗句清奇甚,格律都高汉以还。

忙是挥毫静弈棋,雕阑日转梦回迟。时从王右军临帖,戏学张京兆画眉。

傍水近开三益径,停云徐咏四愁诗。新来最满平生意,楼上看山独坐时。

绳桥堑垒各县军,父老先传论蜀文。夺取淩霄挥毒雾,冲梯飞磴一时焚。

风流江左陆平原,入洛深怀国士恩。车马东西交聘日,怜才谁似楚王门。

腊残朝夕是新春,秀入溪山碧万寻。白发亲逢蓬矢庆,綵衣人奉玉杯深。

风回庭砌弦簧脆,日上帘旌插珥森。敢谓小官无足慰,尽欢菽水亦甘任。

渥洼骥子展足长,朝发燕都夕夜郎。
一腹如椰贮夜光,挥毫落纸烂成章。
诵筴无遗忘,风采耸动中书堂。
伯父一见金玉相,声之以诗鸣凤凰。
顾我外氏出义阳,忝与此郎为雁行。
窃效序送童子张,期子更阅几星霜,
姓名金榜相颉颃。

绿菽胡麻各一盘,怜君饷我每朝飧。犹闻灶下青衣嫂,打饼铺椒脆月团。

夜阑灯欲灭,四壁听喧阗。黠鼠欺生客,荒鸡搅熟眠。

神烦尘梦杂,身倦欲心捐。苦历礌硠道,今宵暂解鞯。

多难贱骨肉,豺虎同居止。神驭若无方,爪牙奋其利。

盈盈天地间,出入将焉避。防维非不同,耻辱皆有以。

所贵我无心,无心以终始。

按乐清宵女伴同,和谐仙韵出深宫。寻腔理得新翻曲,月上龙楼第一重。

禁里春浓蝶自飞,御蚕眠处弄新丝。碧琐尽日教鹦鹉,念得君王数首诗。

善夫夙有耽奇癖,珍秘何须羡贾胡。徽庙未销当日字,僧繇仍见昔年图。

千林历落人烟密,万里萦回鸟道孤。几欲临风试题句,恍疑身世在冰壶。

征妇语征夫,有身当徇国。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流水桃花世外春,渔郎曾此得通津。当年只记秦犹在,不道山河又属人。

少年把笔便班扬,咳唾珠玑落四方。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言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工祝致告,徽音不遐。酒醴咸旨,馨香具嘉。
受釐献祉,永庆邦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