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现·春月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歌,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皇帝车辇证从大路驶过,闹市的喧哗暂时静息,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
宣和年间的繁华旧事父老们还有记忆,北宋沦亡了,抱着金铜仙人,如流水般洒落清冷的泪滴。南宋承平,又能环顾临安城沙河塘的繁华美丽。河面上灯烛倒映,明光闪烁是连绵不断的宅邸。帘影忽儿凝定,又忽儿散开化成一片彩锦,灯光灿灿的涟漪。月色浸润着西湖的十里深碧。看那些往来游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谁肯将菱花镜儿打碎,亲人分离?
令人断肠悲凄呵那些骑着竹马嬉戏的小儿女,空自听说大宋宫廷的盛大乐队拥有三百乐妓伎,久久地期待,春天不归来,待到春天归来时,人已昏昏欲睡,错过它的归期。又在灯前捧着发髻诉说往日的哀凄,暗暗坠下珍珠般的泪滴。即使当时亲眼看见《霓裳》乐舞的盛况,而今也是天上人间永相隔,犹如在梦里。
注释
穿市:在街道上穿行。
彩鸾:指出游的美人
金吾:执金吾,古代在京城执行治安任务的军人。
“甚辇路”二句:为什么街上的喧闹静止下来了呢?原来是听到了女子美妙的歌声。念奴,本是唐天宝中名娼,此借用。
月浸葡萄十里:月光泻在十里西湖上,现出葡萄般的深绿色。
鲛珠;指眼泪。

鉴赏

  《宝鼎现》,又名《三段子》等。分三段,一百五十七字或一百五十八字,仄韵格。它属于三叠的长调。这首词就分三段分别写北宋、南宋及作词当时的元宵节场景。因此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现作者悼念恨怅之情。

  此词上阕写丁酉元夕灯市的热闹场景,暗示怀旧主旨。中阕开头直抒怀恋前朝之意。下阕写前朝遗民,暗地垂泪,缅怀往事,徒有天上人间之感,更使人无限伤悲。词意凄婉,韵味深长。在词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宋代元宵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

  一阕写北宋年间东京汴梁元宵灯节的盛况。着重写仕女的游乐,来衬托昔日的繁荣景象。旧时女子难得抛头露面,写她们的游乐也最能反映其时繁华喧闹的游众之乐。“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三句写贵妇盛妆出游,到处是香车宝马;官员或军人也出来巡行,街上旌旗遍布。这里略用诗句“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沈佺期《游夜》)及“牙旗穿夜市”(苏轼《上元夜》)的字面,化用自然,贴切无痕。

  接着便写市街楼台上的文艺表演,是“望不尽楼台歌舞”,台下则观众云集,美人过处,尘土也香气盈盈(“习习香尘莲步底”)。钟情怀春的青年男女在此良宵美景之中,恋爱时有发生。钟陵西山游帷观,每至中秋,游众甚多。大和末年,有一叫彩鸾的绝代女子和一前观中的书生相恋,结为夫妇。“箫声断,约彩鸾归去”即用此事来摹写男女恋爱情事。古代京城有执金吾(执金吾)禁夜制度,“唯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未怕金吾呵醉”写出元夕夜禁令不张,自由欢乐的氛围。紧接着“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一句,写在皇家车骑行经的道路(“辇路”)人声嘈杂,突然又鸦雀无声,原来是著名歌手开始演唱了。“念奴”本是唐天宝中名倡,此借用以说明唱技之精。

  以上写北宋元夕,真给人以富贵奢华的感觉。之后“父老犹记宣和事”一句启下,转入南宋时代。

  “抱铜仙、清泪如水”用了一个典故,魏明帝时诏宫官牵牛西取汉武帝时所造的铜人,铜人竟潸然泪下,用这典故寄寓作者亡国之痛。南宋时,元夕的情景不能与先前盛时相比,但也有百来年的“承平”,因此南宋都城杭州元夜的情景,仍颇为值得怀念。沙河塘在杭州南五里,繁盛之时,笙歌不绝。故词中谓之“多丽”。然后词人写到月下西湖水的幽深和碧绿。

  方圆十里的金波形成一道奇丽景色,在湖船长堤上,士女如云,则构成另一种繁华景观。灯红酒绿之中,那些“神仙才子”,有没有人象南朝徐德言那样预料到将有国破家亡之祸,而预先将菱花镜打破,与妻子各执一半,以作他日团圆的凭证。“肯把菱花扑碎”一句,寓有词人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故在三阕一开始就是“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总收前面两段,发往事如烟,江山不再的感慨。三天乐指宋时旧例,教坊乐队由三百人组成,一人十指,故称“三千乐指”。入元以后,前朝遗老固然知道前朝故事,而骑竹马的儿童,则只能从老人口中略知一二,可惜已无缘得见了。季节轮回依旧,人们依旧盼着春天,盼着元夕,但蒙古统治下,使元夕,不免萧条。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于轻描淡写中写尽无限的哀愁元宵是灯节,“红妆春骑”、“辇路喧阗”的热闹场面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已今非昔比。

  汉人与南人,只能对着室内孤灯,追忆旧事,泪湿襟巾。“灯前拥髻”诸句“顾视烛影,以手拥髻(愁苦状)凄然泣下,不胜其悲”(《飞燕外传》)语意。专写妇女的情态,与一阕形成鲜明对照。年青的人们因为生不逢辰,无缘窥见往日元夕盛况而“肠断”;而老人们呢,“便当日亲见《霓裳》”,又该如何?还不是春梦易醒,恨恨空余而已,“天上人间梦里”用李后主《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语,辞气悲凉亡国之痛。跃然纸上,读之令人抚膺大恸。

  这首词颇具艺术特色,三叠的结构布局分别写出三个时代的元宵节场景。内在逻辑性强,结构错落有致,自然贴切,因为词人将回忆痛苦感慨种种情感糅合起来,所以极其亲切地表达了昔日遗民的心情,因此杨慎说这首词“词意凄婉,与《麦秀》何殊”。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297年(元成宗大德元年)。在宋亡近二十年后的元宵夜,作者感慨今昔,写下这首《宝鼎现》,寄托亡国哀思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猜你喜欢
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旧愁新恨若为情。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吸尽西江,醉中横笛,人在岳阳楼上头。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
长沙会府风流。有万户娉婷帘玉钩。恨楚城春晚,岸花樯燕,还将客送,不与人留。且唤阳城,更招元结,摩抚之余歌咏休。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翣路风号野,松阡水溢荥。
滕君今见日,傅魄上骑星。
诒训金籯满,图功籀史青,
空嗟令君坐,千古掩余馨。

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闲里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山前风雨欲黄昏。山头来去雪。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数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

分开尺素朔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

仙韶本是清都乐,欲奏人间舞群兽。去年送别吴王台,屐齿微踪长绿苔。

相思每望秦川月,寄信俄逢越使来。越使能寄书,不知书中意何如。

君能寄诗卷,不知我肠车轮转。李白上天鲍照没,此声何处君留得。

霞为衣兮月为泽,金光草兮换君骨。二子雄风不可寻,九霄星露夜沉沉。

但看一片千年月,悬向青天照我心。

男儿欲作健,不用持弓槊。狮子一顾笑,百兽毛自落。

一溪沓沓通潮汐,两岸萧萧响荻芦。水鸟傍人来复去,山岚入座有还无。

夷犹鲁望烟波棹,黯淡元晖水墨图。对此不胜怀感慨,便宜拂袖老江湖。

不是非心佛,还疑有漏仙。
朝闻驰鼓起,夜候定锺眠。
浴少衣偏垢,游多袜易穿。
祗将毋不敬,推倒野狐禅。

画桥分手。鹊脑双倾婪尾酒。泪洒鲛珠。斟酌来朝欲寄书。

雪炉焚怨。粉魂不觉当风倦。凤懒龙娇。闲却床头紫玉箫。

春草绿盈盈,飞英扑马轻。秦楼临曲水,谢客是宣城。

柳弱丁年态,花娇子夜情。升平无汗马,都护听流莺。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余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陗,愿与醇儒振义风。
石存裴令老臣心。

梦想流人紫塞边,每依雁候祝南旋。不图真有珠还日,始信非无羝乳年。

人痛嵇康罹横夭,天哀李燮予生全。乡音无改容颜肖,破涕应知慰九泉。

客馆月斜寒梦断,仙舟风稳去帆飞。

幽兰咽露漂嫣紫,雌凤凄吟秋月死。富平年少娇无愁,一生玉软迷花底。

十二峰头聚碧烟,弹破湘江五十弦。青陵台下双栖鸟,不化鸳鸯化杜鹃。

无情网罥秋千索,行骢莫绾游丝弱。散云团雪不成声,银瓶绠断蛟龙攫。

玉钩斜湿疏疏雨,笙囊绣袜埋香土。横塘西畔袅西风,莲花褪尽莲房苦。

丁徭日繁重,闾户多逃亡。文安王氏子,飘泊辞亡乡。

弃我旧井灶,舍我旧耕桑。甘心杂匹耦,各自东西翔。

亡乡不能归,涕泣泪如雨。一灯何荧荧,健妇耆门户。

生儿在襁褓,日夜尚须乳。儿生未十期,儿志如成人。

上堂见阿母,儿有平生亲。儿生不如父,儿不如鲜民。

阿母为儿言,汝父久埃尘。上天与入地,欲见愁无因。

孝子闻母言,含泪声酸辛。团圞复团圞,为儿授家室。

登堂见花烛,吞声哭不得。儿生未识爷,何以安枕席。

誓辞连理枝,永远事行役。再拜阿母旁,泣血涴颜色。

出门何所之?惘惘别里门。长号感行路,天地为之昏。

日则望云驰,夜则戴星奔。飞篷罥天末,何处寻本根。

行行大壑旁,僵卧荒祠外。精诚动木石,魂魄交冥昧。

开门撮老叟,梦中与神会。午食见指南,莎羹未粗粝。

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旅雁归不尽,春风朝又过。东郊一以别,青草更如何。

客舍吹榆火,征衣换越罗。关河莫回首,杨柳暮烟多。

华发萧骚事远游,万三千里此淹留。乍依西域千中市,亲见黄河天上流。

两路回夷分彼界,八城将帅喜同舟。半年谪宦超都护,投老涓涘惧莫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