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他们亲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从侧面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人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体现了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和舒心惬意,也表达了词人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
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梦中京城,如今天涯;梦中佳节,笙歌灯火,激动人心,如今暮春,只有琐碎平凡的减衣换季;梦中的五更,他与佳人相伴,踏月赏灯而归,眼前的拂晓,只有对往昔的思念,更品味出此刻的孤寂。“凤凰城阙”远在天边,当年的生活亦不再来。“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词人把目光望向窗外,梦中的灯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稀疏的晨星中,一只孤雁鸣叫着飞过。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就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在这一凄清画面衬托下,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显露无疑。
全词构思完整,一气呵成。上下片的环境、氛围、情绪截然不同。一梦一真,一虚一实,一乐一哀,对照鲜明,又侧重后者,强调词人今日的失意。做梦乃生活中平常现象,词人却能因之为词,创作出成功的佳构,抒发自己的哀乐,实非易事。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永明潜邸万峰前,君见荆榛亦黯然。不及钟祥龙起地,至今人尚说承天。
恨身不及生北方,出门万里无赢粮。饥鹰志岂在狐兔,日暮啄雪犹徬徨。
早年结束耻游侠,绝处季孟并李阳。摴蒱又不学刘毅,百万一掷生辉光。
纵鳞暂脱骑鲸势,弱羽徒干荐鹗章。门下虽通齐相国,马前难拜北平王。
归来把镜但搔首,科斗虫鱼负君久。金章一笑雷电奔,我岂终身合钳口。
锦嫣鸭绿芙蓉秋,?船卷月秦姬楼。蛾眉为我歌,世事何必愁。
东边日出西边没,南北生人俱白头。
籍甚河阳地,江山秀色连。家声自岩野,帝梦协台躔。
彝鼎功镌勒,衣冠喜接联。相门当出相,贤父又生贤。
岁必为霖雨,舟宜济大川。渥洼龙种异,丹穴凤毛鲜。
击瓮知奇略,惜阴起妙年。五车胸磊磊,万卷腹便便。
韩柳堪同步,班扬可并肩。千言看落纸,一扫快飞烟。
未说才如锦,端知□似椽。斯文当振耀,吾道不沉绵。
挥麈谈喷麝,书麟思涌泉。鸰原真孝友,雁塔压儒先。
声价机云上,风流王谢边。两科能俯拾,百行更兼全。
当代江都相,今时司马迁。紬书蓬馆盛,主爵粉闱专。
致主心公正,经邦力勉旃。嘉谋辰必告,宣席夜应前。
遽向急流退,犹为郡绂牵。道州迎竹马,漳浦示蒲鞭。
一节方持远,十行俄促还。云霄知有路,雨露正无偏。
复喜升华省,重闻拥使权。望尘将负弩,夹道看帷褰。
善化能均被,仁风自广宣。片云时作雨,长夏水盈田。
赋已无三窟,民今戴二天。江湖欣有岁,鱼稻不论钱。
爵未称德耳,天宜厚报焉。宣劳更内外,清禁召腾骞。
岂但狨遮坐,仍须锦护鞯。华才方烨烨,王道正平平。
草诏金门手,调羹凤阁仙。勋华联竹帛,仪表称貂蝉。
馈鲤嘉辰应,垂弧异气躔。中元明日是,皓月隔宵圆。
南圃开奇卉,东湖泛瑞莲。屈卮浮蚁绿,曲篆引香旋。
善颂诗三百,深祈岁八千。再摩金狄久,不许玉枝坚。
鸿雁昂霄远,芝兰满砌妍。定知仁者寿,宁羡老而传。
自愧微生迹,尝蒙先正怜。顾方纡墨绶,应念忝青毡。
剩喜逢初度,将何见意虔。祺维遥献祝,敢继颂申篇。
桥下泠泠漱玉鸣,出山不似在山清。有人高枕云根卧,何必沧浪在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