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香喷喷的脸儿。胭脂敷得均匀,黛色的眉毛,勾画得精巧玲珑。这淡妆正是宫中的式样。她那种天然生成的风流气质,全在一双娇波欲流的妩媚眼睛里。我们很早就互相属意称心,在筵席上常常眉目传情。也曾有好几次见面,但仅仅是见面,哎,倒不如不见面更好些!
红色的烛光摇晃着,更深夜残。筵席散了。美好的春宵,我们只觉得它太短。啊,当时谁知道会有唱《阳关曲》的一天?可是到头来竟是天涯远隔。离恨绵绵。有什么办法啊,一切都已经雨散云收了。当春天来时,我只能倚着栏杆,泪流满面,眼看着海棠花开尽,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还独自在黄昏的庭院里苦苦地思念着你。
注释
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烛影摇红·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的变体。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用以画眉。
萦心:萦系于心。可惯:称心爱宠。
顾眄(miǎn):回视;斜视。
争如:怎似,何如。
谁会:谁知道。阳关:即《渭城曲》。唐代王维作。

赏析

  周邦彦这首《烛影摇红》是奉旨“增损”修改他人词作而成的。对于改写者来说,这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工作。首先是奉旨修改,宋徽宗以原作不够“丰容宛转为恨”,下令修改。要迎合精通音律的皇上心意,做到“丰容宛转”,这的确是一件难事;修改他人的作品,尤其是一首较为成功的作品,既要保持原作意旨、风格,又要使之更完美,更上一层楼,这又是一难;对于清真这样已经成名了的作家,修改他人之作,自亦需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此为三难。而难能可贵的是,周邦彦把这三者都做到了,且做得天衣无缝。

  首先周邦彦拓展了词作的容量,上片全为其所增写,并为下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原作主要是写离情别恨,周邦彦便在上片把时间往前推移,着力刻绘这位女子的美貌,以及两人的心心相印。这便为下片叙写思2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刻画这位女子的美貌,改写者抓住她的“娇波眼”米做文章。其“芳脸”、“黛眉”虽然也精致,但“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这便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女子的风韵。这位女子不仅天生丽质,而且还顺心于他,致使他“几回枢见,见了还休”,以致有“争如不见”之叹。这样,上片由”风流天付”写到相见倾心,便为下片的描写旧思,作了准备。

  周邦彦“增损”的笫二步,便是在下片,即原作上作了几处改动。改动的原则是更能使原作的意旨和主题得到表现。原作第二、三、四句为“向夜阑,乍洒醒,心情懒”,周词改为“夜阑饮散春宵短”,不仅较原作精炼,而臣还写出了男主人公夜阑饮散之后的孤独,这样就为下一句叙写回忆思绪作了铺垫。第二个改动之处是“当时谁为唱阳关?”原作为“尊前谁为唱阳关?”周词的改作最主要之处是将原作的简单叙述眼前之情形改为回忆往昔,这样不仅在写法上显得婉转,有波折,避免了直说、直叙之弊,更重要的是突出显示了主人公的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正因为有上片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铺垫,打肓此铭心的思念,从整首词作看,也显得浑然一体。第三个改动之处在“争夺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原词为“无奈云沉雨散,凭闹干,东风泪眼”这一层改动的关键句在“无奈”改成“争奈”,粗看两词并无什幺很大区别,ffi细辨起来,“争奈”除了有“无奈”的意思外,还有承受不了的意思,表露了男主人公为相思之情所重压。还有“云收雨散”,“东风泪满”都较原闻有少许改动,改动的结果,就是内含更显深广,更加突出了主题。

  第三,这首词经过一番“增损”,不仅使原作的意旨更加突出,而且还商’深打上周词的风格烙印。如经过改写后,全词在篇章结构上显得严密而有最次,且多变。周邦彦抓住离恨这一主题,在现实与同忆上做文章,于腾挪顿挫开合之中,多层次地表现离恨别绪,避免了过多直说、直叙而造成的弊病,厨词之讲究用字,用典是相当著名的,该词囿干原作,没有用什么典故,但叉闲其是改写,庄讲究用字上是很突出的,这在上面已经阐述了。

创作背景

  该词为政和七年(1117)提举大晟府期间所作。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竟夜不闻语,空房唯有灯。
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容。曹溪花里别,萧寺竹前逢。
烛影深寒殿,经声彻曙钟。欲斋檐睡鸽,初定壁吟蛩。
诗继休遗韵,书传永逸踪。艺多人誉洽,机绝道情浓。
汲涧瓶沈藻,眠阶锡挂松。云鸣新放鹤,池卧旧降龙。
露茗山厨焙,霜粳野碓舂。梵文明处译,禅衲暖时缝。
层塔题应遍,飞轩步不慵。绣梁交薜荔,画井倒芙蓉。
翠户垂旗网,朱窗列剑锋。寒风金磬远,晴雪玉楼重。
妙理三乘达,清才万象供。山高横睥睨,滩浅聚艨艟。
微雾苍平楚,残晖淡远峰。林疏霜摵摵,波静月溶溶。
剑出因雷焕,琴全遇蔡邕。西方知有社,支许合相从。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主人病且闲,客来情弥适。一酌复一笑,不知日将夕。
昨来属欢游,于今尽成昔。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

才从宫树听啼乌,旋见荒台叫鹧鸪。不用官家亲饮马,一鞭已塞洞庭湖。

洗尽铅华。记苧萝西畔,曾浣溪纱。徵歌莺语滑,学舞燕飞斜。

携暮雨,掩朝霞。别馆贮娇娃。采莲歌、魂销千载,何况夫差。

婵娟偏在君家。羡朱楼罨画,杨柳藏鸦。鶤弦时一弄,羯鼓醉三挞。

无限恨,向梅花。清泪染琵琶。待学他、鸱夷少伯,共泛仙槎。

六韶江山,十年厌、*舟还辙。但只有、日南遐域,未尝持节。八月秋风来朔漠,燕然已没鞍鞯雪。料此时、铜柱瘴云收,无炎热。衔尺一,行宜决。烦重为,雕题说。道皇元威德,万方臣妾。直以越裳声教阻,千金装*渠谁屑。要降王、明日共?轩,来金阙。

欲雪无雪风力强,欲睡不睡寒夜长。玉奴剪烛落燕尾,银瓶煮酒浮鹅黄。

二君豪饮不可敌,醉倒绿发参军郎。夜深大吟且就枕,明朝万瓦看晴霜。

胸中有全山,华嵩亦自小。孤坐对嵓姿,肝肠倚天表。

簿领三年吏,江天百里居。我非拘雁鹜,君乃傲樵渔。

得誉且得谤,似高仍似疏。襄阳耆旧传,书子定联予。

小序予上国不才。
黜为中山长史。
待罪三载。
究识烟霞之状。
既对道书。
官又无职。
笔墨之势。
聊为后文。
曰上妙兮道之精。
道之精兮俗为名。
名可宗兮圣风立。
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剎。
画影象兮在丹青。
起净法兮出西海。
流梵音兮至索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
冠璇寓兮济羣生。
余汩阻兮至南国。
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
架半室兮江汀。
累青杉于涧构。
积红石于林棂。
云八重兮七色。
山十影兮九形。
金灯兮江篱。
环轩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
戴雪兮抱霜。
栽异木而同秀。
钟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石户。
莲花舒兮绣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
无人音与马迹。
躭禅情于云径。
守息心于端砵。
永结意于鹫山。
长憔悴而不惜。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

绿柳梳风,红莲坠粉,泛秋同上游船。曾几何时,西风暗换流年。

销金多少繁华梦,倚斜阳、脉脉偷怜。感苍茫、菱叶萍花,摇荡湖烟。

南朝宫殿无寻处,但愁凝松柏,梦阻山川。燕燕莺莺,而今知在谁边。

笙歌枨触天涯恨,对金樽、赢得无眠。更禁它、冷雨冬青,啼苦春鹃。

石钟之山天骨异,皱瘦透露凌崆㟅。上下屹立距百武,争雄长如齐楚邦。

嵌窦俯疑探蛟窟,崭岩仰讶垂星杠。搏人阴森万奇鬼,撩衣铦利千锋鏦。

眩神已入诸葛垒,缘身若舞都卢橦。邃壑有风撼地轴,遥空一线开天窗。

我来见形神欲王,聆其声也心应降。函胡清越桃花汛,噌吰鞺鞳秋风摐。

沙肥石涸不掩趾,微余细罅流淙淙。韩公南岳苏海市,将循例请真愚蠢。

万石蒲牢于兹大,奈何将以寸莚撞。去路不能无余恋,小舠危缆牵横矼。

千帆片片满落照,一盏焰焰烧明釭。笥书快翻遍百卷,储酒急倒尽半缸。

郦元注古笔云隽,眉山记好文无双。拿舟绝壁兴可溯,一梳残月流空江。

洛邑耆英队里仙,我公继起胜当年。欣逢岳降崧生日,遥作诗歌庆寿筵。

泥融沙涨雪痕消,到处芳菲著旧条。隔水半藏青雀舫,迎风斜倚赤栏桥。

楼头人醉初横笛,灞口春阴不上潮。陶令柴桑归去久,五株门外已飘摇。

节届重阳晓漏催,承明金殿御筵开。杯擎竹叶含秋翠,糕荐瑛盘似雪皑。

一介微臣叨侍奉,九天甘露荷栽培。宣朝胜事今犹昨,喜起赓歌溢玉阶。

宿雨忽开霁,山容净如拭。篮舆越层冈,初地快登陟。

凌风栈道幽,三转坡径仄。鸟道涤飞泉,松林漏疏日。

丹崖耸危梯,猱升穷足力。众峰若培塿,平楚渺无极。

髫龄此山游,廿载犹瞬息。事过境或忘,身间兴弥逸。

芒鞋破苍藓,短褐侵翠色。山僧导前路,历历如旧识。

沦荈足清娱,云山润吟笔。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

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

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

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

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

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

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