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全诗格调低沉、苍凉,极富感染力。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有客扬楚舲,归欤汩吾事。波神悭东涨,吞遏限脩螮。
转头彫岁阴,蓬行变匏系。一逢金銮人,穆我若清吹。
挽置十尺床,渊襟扫苛细。壶封拆初黄,露液攒沸蚁。
老实侑脧紫,枯螯嚼霜渍。坐有豪爽宾,哗哗睨云骥。
屯云刮痴白,有如拥天彗。疏棂炯萧森,北固决遥眦。
半酣大轴出,鲸窟咀甘饴。当中倾玄圃,琚瑀纷百缀。
物愁殚眇情,神妒夺孤閟。快魂疏泠泠,大叱回熟寐。
况复仪真曲,不减铜堤思。凄清激吴音,皓齿曾未愧。
辛咸皆可口,卷舌得真意。初如严冬逼,肃物有馀惴。
末似阳春回,恍入众骨醉。将坛凛先登,乐府仍一洗。
吕侯斯人望,胸中吊古气。二十佩青纶,三十清间侍。
高缠见腾踏,茂渥擅褒贲。顷来笑画脂,无补当身寄。
卜筑傲园绮,秋蜩一官蜕。大笔横利槊,兴来即摩垒。
非如骚些徒,冗语酿愁悱。珍重白玉船,虹吞楚狂子。
刘郎收画早甚卑,折枝花草首徐熙。十年之后始闻道,取吾韩戴为神奇。
迩来白首进道奥,学者信有髓与皮。始知什袭但遮壁,牛马便可裹敝帷。
峨峨太平老寺主,白纱帽首无冠蕤。武士后列肃大剑,宫女旁侍颦脩眉。
神清眸子知寡欲,齿露唇反法定饥。世人见服似摩诘,不知六朝居士衣。
后人勿辄乱唐突,梁人笔法了可知。道子见之必再拜,曹卢何物望藩篱。
本当第一品天下,却缘顾笔在涟漪。
抱书南窗下,日午天光亮。阴阴夏木长,翙翙巢禽鬯。
因之省疏慢,亦喜就閒旷。散帙寄忘怀,曲肱从所尚。
临文眩今古,抚事杂欢怅。劳形竟何为,有心得非妄。
释卷忽自娱,收视已神放。远从华胥游,却立钧天上。
万缘倏皆空,至乐了无状。悲哉俗学徒,头白迷归向。
片帆冲晓发,极目乱蒹葭。河上冰应合,风前雁故斜。
吴侬歌白苧,粤客醉梅花。到问云间日,江鲈味正嘉。
月明风静蔚蓝天,苦海无波燧息烟。好济苍生垂宝筏,不誇岛上有琼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