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曩闻安园有古松,枝叶秀出柯亭中。根大百围荫十亩,尽收烟翠钟山浓。
将军夜宴方召客,火齐磊砢堆盘红。妖姬如花出歌舞,仿佛夹水酣笙镛。
老髯冷视在云表,下笑蒲柳差为丛。白鹤厌客亦飞去,绣幕尘积余刀弓。
茂贞奉诚遽易主,孤标苔卧冰雪封。君家大父梦得裔,云英万卷卑难笼。
卜居喜近青溪侧,佐饮亦有紫驼峰。是时江南方全盛,板桥罗绮繁歌钟。
故家遗风久渐变,草树荒落无欢容。秋庐听秋少人到,涛声怒与江流东。
落星尽碎堕花雨,戈甲满眼秦淮空。小仓竹多供饲马,北埭风冷号沙虫。
千年老梅同煨烬,斧斤岂能赦苍龙。前江后段事一例,水中歌哭烟濛濛。
曹司语此尤太息,浮云变灭随春风。旧时园记尚俟考,《北山移文》恼狙公。
不如乘醉濡毫画,横障隅坐且学商山翁。
广寒吹下霓裳,曲中再识春风面。马嵬坡下,香消人去,袜尘犹恋。
白发梨园,红牙菊部,一般哀艳。倩雪衣学舞,金衣学语,重翻出,长生殿。
当日清平应制,问宫中、几回欢宴。海棠睡足,荔支笑后,梨花泣遍。
雨歇零铃,风高羯鼓,旧愁成片。向旗亭唤取,银尊檀板,夜深相见。
梅华驿路送征骖,诗思离情两不堪。宦迹几曾经海畔,花时何忍别江南。
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觞劝客酣。一种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赋未曾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