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九龙山下好园林,云物秋来涧户阴。回棹江湖孤客迹,举杯风雨故人心。
青苍石树淩空色,隐见岩泉注壑音。此地买田阳羡近,总将遗迹付登临。
虐雪饕风作道场,那知世有汗如浆。剩持塞外寒林影,来淡楼头酷日光。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
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
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
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照槛扶桑望转遥,海霞蒸赤丽璇霄。梧冈影动鸣孤凤,蓬岛光浮抃六鳌。
山迥尚留将坠月,江明正带欲归潮。寅宾自是羲和事,秪有葵心仰帝尧。
枯芦鸣萧萧,布帆使其半。腾波渺长空,激箭失近岸。
焦山金碧城,回首犹照烂。云表妙高台,楼观屹霄汉。
南徐树若浮,北固青欲断。恋奇目无留,回睇神屡眩。
渺焉千里轻,安得凌汗漫。落帆向渡头,镫火瓜洲宴。
重洋我两度,宣发半盈颠。天恩未一报,忽届无闻年。
黾勉修职业,此方稍静便。望君持节来,再布泽绵绵。
明春二三月,遮道迓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