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鲜花似锦映垂杨,汉水澄澈碧波漾;春风微微林中吹,一花轻盈吐芬芳。
现在面对江北景,尚且如此心怏怏;去到江南景更美,离情更使魂魄丧。
注释
宇文六: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一枝:指一枝花。
即今:当今,现在。
还:尚且。
愁杀: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创作背景

  唐代大历年间,常建授盱眙(今属江苏)尉,仕途不得意,后隐湖北东南一带,以山水自娱,放浪诗酒、漫游名山以寄情。此诗是常建在阳春三月从江北汉水送别友人到江南时所写。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猜你喜欢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朱门金叵罗,九醖葡萄春。
酌贵不酌贱,酌富不酌贫。
君家破茅屋,飘摇河水滨。
中有一樽渌,醉尽天下人。

一气初回遇朔,鼎中神水温温。刚柔相会气均匀。

妙在无过浑沌。

八卦循回循绕,推排九窍追奔。东西沈静合朝昏。

莫与常人议论。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风满陂。雨满陂。雨雨风风无尽时。孤帆天外迟。

莺儿飞,燕儿飞。燕燕莺莺双翅低。愁他掠翠帏。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团团璧月印寒潭,时有清风扫碧岚。
照见山人方隐几,洒然无物自沈酣。

性燥衲僧,佒佯座主。抹过村草步头,直下挨肩佛祖。

杨岐其师,白云其侣。一鸣凤台,凌跨今古。

侧看初成峰,横看复成岭。何年古仙人,飞步缓绝顶。

至今两髻丫,缥缈烟霞冷。安步蹑荒遐,长啸清夜永。

曩闻安园有古松,枝叶秀出柯亭中。根大百围荫十亩,尽收烟翠钟山浓。

将军夜宴方召客,火齐磊砢堆盘红。妖姬如花出歌舞,仿佛夹水酣笙镛。

老髯冷视在云表,下笑蒲柳差为丛。白鹤厌客亦飞去,绣幕尘积余刀弓。

茂贞奉诚遽易主,孤标苔卧冰雪封。君家大父梦得裔,云英万卷卑难笼。

卜居喜近青溪侧,佐饮亦有紫驼峰。是时江南方全盛,板桥罗绮繁歌钟。

故家遗风久渐变,草树荒落无欢容。秋庐听秋少人到,涛声怒与江流东。

落星尽碎堕花雨,戈甲满眼秦淮空。小仓竹多供饲马,北埭风冷号沙虫。

千年老梅同煨烬,斧斤岂能赦苍龙。前江后段事一例,水中歌哭烟濛濛。

曹司语此尤太息,浮云变灭随春风。旧时园记尚俟考,《北山移文》恼狙公。

不如乘醉濡毫画,横障隅坐且学商山翁。

不见黄河春气动,却从沙碛辨阴晴。流澌著水天皆冻,大漠无风山自鸣。

饮马浪寻荒烧窟,射雕贪出苦泉营。传闻烽火年来息,张轨隗嚣已尽平。

广寒吹下霓裳,曲中再识春风面。马嵬坡下,香消人去,袜尘犹恋。

白发梨园,红牙菊部,一般哀艳。倩雪衣学舞,金衣学语,重翻出,长生殿。

当日清平应制,问宫中、几回欢宴。海棠睡足,荔支笑后,梨花泣遍。

雨歇零铃,风高羯鼓,旧愁成片。向旗亭唤取,银尊檀板,夜深相见。

几人同抱杞天忧,戮力支撑不自由。
却恨杜鹃啼血处,楚囚相对泣难收。

忆自南来征迈移,催人头白强支持。乐同泌水风何冷,饮学秋蝉露不时。

最幸家贫眠亦稳,堪怜岁熟我仍饥。仰天自笑浑无策,欲向西山问伯夷。

秋风吹天香,先著桂枝里。
更挹月露清,芬馥唤睡起。
揽衣夜未央,泉喧不入耳。
有来蕊珠仙,黄袂翠盖底。
岂无碧云腴,为君一启齿。
醉卧金粟间,绝胜佩兰芷。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迥林飞鸟上,高榭代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多情可是怜高节。濡毫幻出真清绝。雨叶共风枝。天寒人倚时。
萧萧襟韵胜。堪与梅兄并。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赏音。
小槛栽培得此君,绿阴疏韵似相亲。
从来风月为三友,吟吐新添客一人。

梅华驿路送征骖,诗思离情两不堪。宦迹几曾经海畔,花时何忍别江南。

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觞劝客酣。一种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赋未曾谙。

何物寄殷勤,宫鞋绿锦文。
为郎承素足,指日踏青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