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此曲用“今岁”、“往岁”的对比手法, 描写了元宵节冷落的景象。“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 怨也千家。”正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况和广大人民对反动统治的愤懑情绪。据《尧山堂外纪》载:“弘治、正德时,‘高邮元宵最盛, 好事者多携佳灯美酒, 即西楼为乐。……后经荒岁苛政, 闾阎凋敝, 良宵遂索然矣。’”这段话正可做为这首小令的最佳注脚。
冰澌半解波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万年觞。
村墟起暝色,牛羊各来归。田家晚炊罢,犹自开柴扉。
邻里夜相过,团坐情依依。共夸麦苗盛,共忧桑叶稀。
儿女齐长大,所需食于衣。地远人俗淳,言语心无机。
祇谈农家事,焉知谁是非。
生小飘零。忆鸠车竹马,便在临平。鹅笼随处挂,燕垒逐年营。
宦游踪迹更如萍。京华几霜中州暂停。归来后,叹粟里、久荒三径。
蓬梗,殊未定。哭下小园,风鹤俄交警。海舶波涛,邮亭霜雪,豺虎鼋鼍争命。
天许重逢中兴年,又来延揽东南胜。乾坤中,一蘧庐、那论乡井。
一白已为天下绝,千红还许独开先。若将齿角丘轲论,野店山桥亦老天。
东海澄清南海凉,公厨海错照壶觞。郎君鲞好江珧脆,水母线明乌贼香。
物未能齐我未忘,心为行役敢辞忙。总疑水到渠成候,丽日中天花自芳。
美人别后动深思,春到南枝总未知。记取灞桥明月夜,忍寒花下立多时。
元龙豪侠气飘飘,解绶归来鬓未凋。倚马才曾倾四海,悬车名更重三朝。
紫芝深谷还堪茹,鸿鹄高云不受招。正值庭阶风日好,春兰新洒露华饶。
谪客寻幽到海瀛,寒泉因此却留名。泉深石罅潮难染,脉漱沧州味独清。
玉乳浮香涵露色,松风拂翠度书声。淡然会得眉山意,肯信随波混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