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江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江满了青苔。
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一年之春又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
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渐江,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
注释
嚬(pín)蛾:即蹙眉,皱眉头。嚬:即“颦”。蛾:指蛾眉。离居:分居。
尺素书:绢写成的书信。在纸张发明或通行前,古人多用一尺见方的绢写信,故云“尺素书”。
开缄(jiān):开拆(函件等)。
狂夫:称丈夫的谦辞。狂:一作“征”。交河:地名,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的雅尔和屯。有水原出县北天山,交流于城下,故名。西汉时为车师前国首府。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交河县。
双燕:一作“双鸟”。中洲:洲中。
青丝骑(jì):用青丝为饰的马。一说指骢马。青丝:指马缰绳。
红粉楼:女子居处。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春风:代指春天的时光,实指主人公的青春年华。日,一天天,与“将”同作“歇”的状语。歇:停息。
揽镜:持镜;对镜。
员管:即筼(yùn)管,筼竹作成的管,西域的一种类似笛的乐器。一说“员”通“圆”,员管指羌笛,是一种吹奏乐器。
戎衣:军服,战衣。《尚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刻漏:即漏壶,古代的计时器,有单壶和双壶两种。此指双漏壶。
真珠:即珍珠。帘箔(bó):就是帘子。兰堂:芳香华贵的居室。多指女子居室。
幄(wò):帷帐。宝幄:华丽珍贵的帐慢。同心结:用锦带编成的菱形连环文结,以象征爱情的坚贞
苏合香:大秦国合多种香所煎制成的一种香料。
连枝锦:用连理枝所装饰的图案。连枝:枝叶相连的花草,本喻兄弟关系,这里用以象征夫妻感情。
荧(yíng)荧:微光闪烁貌。
有便:一作“有使”,假设之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氤(yīn)氲(yūn):原意为云气迷漫貌,此指女主人公因流泪而视力模糊。
阳台:台名,在巫山,此用巫山神女事。

赏析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日暮(日将歇)以后,明月高照,兰堂之中,帘箔帷幄上触眼是象征恩爱的“同心结”、“连枝锦”;这些予人以温馨感的饰物在度日为年的漫漫江夜的刻漏声中,对“灯烛荧荧照孤寝”的人构成了喜与悲的极大反差。这一切都是由于迢遥的空间的睽隔,从距离又转念,纵使有使节往来,顶多也能为心上人剪制一个相思枕以寄怀想而已。接着“摘尽庭兰”,又重申远别忧伤之意,《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一首,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江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心终老”的咏叹,藉着记忆,人们立即能体会到思妇的幽怨之情,只有以泪洗面,任红巾染满氤氲的泪渍了。结以“愿作阳台一段云”,如神女行云似地以梦相随,更把思恋之情推到了极致。全篇有人有景又有心情刻画,倍极缠绵悱恻。

  明人胡应麟认为此诗有初唐格调,大概是因为初唐诗人写闺怨的诗极多,如王勃亦有《捣衣》,沈佺期有《独不见》、《杂诗三首》其三(“闻道黄龙戍”)等,但初唐诗人的闺怨诗虽沿袭了梁、陈诗风的绮丽,却少反复叮咛的绵密情致。情致不至,作家本人投入的就不多,所沿袭的绮丽的诗风就更加突出。李白这篇虽也绮丽有余,却刻写真切,层层深入,情景交错,经得起唱叹,因此在绮丽中别有丰满和蕴蓄;而且抒情中以刻画人物的叙事为首架,上追汉魏人的乐府风骨。其实和初唐人的闺怨诗是大有区别的。结句的怨而不怒,更具有传统诗评的所谓“风人之旨”,与沈佺期《独不见》之类的徒诉哀怨有很大不同。

创作背景

  《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梅坞飞香定,兰窗翠色齐。水边沙际又春归。领略东风、能有几人知。
爱月眠须晚,寻花去未迟。谁家庭院更芳菲。费尽才情、休负一春诗。
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
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
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
上圣恢方载,吴门翊帝京。
千秋季子国,百雉阖闾城。
屏翰资良牧,文昌辍贰卿。
龙墀虚紫橐,虎节驻红旌。
河润功初洽,棠阴政已成。
农桑归恺悌,弦管乐升平。
世仰韦公誉,人高白傅名。
云楼凌月府,花岛烂蓬瀛。
香雾凝春昼,桥虹卧晓晴。
清规三不惑,盛事二难并。
旧俗宁论化,重临倍有声。
向来宣使指,曾是格刑清。
自觌铜鱼拜,欣闻竹马迎。
五湖歌吹满,两郡吏民争。
严助书频赐,萧卿治欲更。
还应对宣室,俱议直承明。
鼎席犹虚位,戎亭正息兵。
安危均注意,中外等持衡。
补衮才猷壮,康时智略宏。
天津飞骥足,云路逸鹏程。
畴昔参宾从,顽疏荷鉴评。
驰驱奉刀笔,谈笑接簪缨,
梦结闽陬远,心惊涨潦横。
寄身侔困鲋,尽室逭长鲸。
官牒沾微禄,因波拯再生。
膺门怜旧契,祢荐及难兄。
未释盐车驾,徒怀瓦釜噜。
几年良自哂,一饱定谁营。
洛下裘空敝,新丰酒独倾。
知公行入辅,故吏敢言情。
问讯翁、底事到人间,人间足嬉游。向文边书意,诗边著语,□满南州。逸韵高情总似,野水荡孤舟。所未能忘者,药鼎茶瓯。政恐功名相慁,便扶摇直上,龙尾螭头。想尘缘终薄,归去老菟裘。有当年、东邻西舍,办鸡豚、相与燕春秋。阶庭里,儿孙衮衮,飞度骅骝。

春风既和柔,春日更皎洁。夭桃红如锦,繁李白胜雪。

黄蜂与紫蝶,亦各竞时节。人生有忧乐,譬彼天上月。

愿言艮其背,无使心自爇。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炮云飞焰卷金阊,吹散吾宗各一乡。何幸授餐逢杜济,转思收骨属韩湘。

谈深家国惟挥泪,愁满乾坤漫举觞。终望桑榆收晚景,青春作伴放归航。

秋去春来满水村,夜深飞扑一灯昏。避罗不免仍投网,一样同为釜底魂。

雪里相逢笑一场,淡妆不爱爱浓妆。时人只羡朱颜好,不道春风减却香。

湖边竹木隐层峦,好是湖光向晚看。回首一行南去雁,月明天远不胜寒。

春信又今年。柳絮飞绵。去年曾记晚莺天。替检青梅头上戴,镜里移肩。

别后感瑶笺。心地谁怜。红罗斗帐薄如烟。夜夜为伊长梦见,风雨河边。

假榻玉女峰,主人有深意。
玄谈出无语,妙语入不计。
澄明纵横发,沕潏左右至。
不言求生难,但曰待死易。
色境透关过,总是平稳地。
优游卅五年,何曾有颠踬。
随时翊火食,无即行坐憩。
既识上山真,宁迷下山伪。
颜虽不桃花,亦不霜草悴。
要之非矫亢,只是不出位。
我生日奇蹇,未觉久自弃。
一雨悟无学,恇然莽无寄。
松林延幽风,倏忽天乐沸。
如此有余中,肯作希夷睡。

南昌赵氏子,早岁遭艰虞。骨肉不相保,万国为囚俘。

释缚燕赵间,遂为郑家奴。荡荡天宇阔,亹亹日月徂。

转瞬四十年,朝夕劳且劬。主翁岂无恩,不得齐民俱。

主翁父子没,悉力持且扶。有客南昌来,解后谈厥初。

问知家中事,五内犹摧刳。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馀。

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涟如。委曲陈其情,愿母哀其愚。

主母为之悲,暂许奉康娱。星言整去装,策马登长途。

山川日以异,旬朔奄相踰。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庐。

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于。恸哭父兄前,邻里皆欷歔。

生者幸少慰,死者归黄垆。主恩不可忘,母养不可虚。

黾勉与母辞,复返郑氏居。主母惊且喜,左右咸欢呼。

赵子令至前,授以咫尺书。汝孝通神明,汝义薄天衢。

永为故乡民,汝去初踌躇。赵子再拜谢,洒血满襟裾。

主恩一未报,何用早归欤。主翁积忠劳,封谥焉可无。

穹碑表墓毕,逝将还故墟。主翁有遗嗣,无罪倏见诛。

奋身伏王庭,誓死诉冤诬。白日回其光,天道划昭苏。

岂独全郑门,高风动皇都。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芜。

安知磊落人,沦此氓隶徒。飞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闾。

郁郁文献邦,盛事映梅徐。母寿涉千龄,闻有驷马车。

吾闻善必报,此理天不渝。我作忠孝诗,永激顽懦夫。

双溪东入浙,终日坐危舟。流水远明目,小篷低压头。

烟村鸦入暮,江国雁宾秋。一片凄凉景,安排独客愁。

玉骨秋神铁石心,风流如此世无群。乾坤千古有清气,河岳一时生白云。

蚌腹月明珠迸彩,凤毛春暖锦成文。此行别有调羹信,湖上梅花为报君。

篷窗凭望渺无涯,日暮孤舟泊浅沙。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

乡心恻恻天难晓,往事茫茫月欲斜。一自飘零江海上,不胜双鬓惜年华。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飞过人家月,声连客路春。
梦边催晓急,愁外送风频。自有沾花血,相和泪滴新。
柳梢暗露滴清晨,帘下偏惊独起人。
鶗鴂数声花渐落,园林是处总残春。

小园草树称萧閒,手抚庭柯绿未删。身世巢鹪聊此寄,门庭罗雀不妨关。

落梅送客应伤别,丛桂留人似乞还。辜负故乡松菊约,结庐相对集云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