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写见月兴怀,由思人梦以及梦后的悲伤,丝丝入扣,言简意赅,又极富艺术韵味。“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两句,见月兴怀,引发作词之灵感。眼前的月色,令词人追思当年苏州南桥附近的街巷。自然唤起他如水的柔情和美好的回忆。“茫茫”,辽阔,深远之意。这里接在“明月”之下,便觉词人有无限感慨。“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两句,言思之人梦。这两句写因怀想入梦,以及梦醒后的伤感。“秋雨”,比喻泪水。“一枕”句,锤炼极工而又不露痕迹,化用李清照词《采桑子·芭蕉》“伤心枕上三更雨”句意,既言梦境之短,又见泪水之多。
词的下片正面抒发怀念苏州之情,以及难于名状的人生遗憾。“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一韵,正面抒写怀恋苏州。“可惜”二字,既怀恋又后悔,感叹自己住在苏州,情溢于词,见出其恋恋苏州之情,何其之深也。“心期误”,言人事多变。词人本想早归或已拟定回苏州之日,但人事蹉跎,一误再误,竞不能如愿。三个字,寄托了词人的隐痛。一个“心期”,一个“误”字,包含词人人生遗恨。“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二韵,以景结情,无限怅惘尽在不言之中。这等景象,令人兴怀。词人思念故地、故人,渲染得出神入化,缠绵深挚。结句“天远青山暮”,化用欧阳修词《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意。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以时空人事的变化,来反衬词人对苏州的眷念之情始终不变。结构严密,语言自然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运笔轻灵,颇见深情和远韵,是一首婉约深曲疏快的小词。
水窗虚,苣蜡皎。梦醒秋堂羁悄。还依枕、正雾雨冥迷,砌虫咽晓。
理愁丝,似乱葆。倦客三年江表。消凝处,是荡晚荒波,际天衰草。
瘦尽青山,未办得、一丘送老。病侵潘令,恨极江郎,揽镜鬓霜绕。
天末凉风早。满目江湖,鸿雁信杳。怕高楼、细数流光,横竹吹彻怨未了。
薤纹冰簟,早横陈玉体,宝钗斜坠。酒醒夜阑纤手按,剩有助娇花蕊。
腻发丝牵,凝脂香染,脸晕回身未。旧家放处,思量怎地能睡。
却笑古陌邯郸,卢郎高卧,尝尽愁滋味。洛水一篇思旧赋,此物赚人流涕。
半世孤眠,三更新梦,惟尔知蕉萃。今宵无赖,化为蝴蝶相戏。
充闾喜气按歌长,江上歌声皆绕梁。渺渺轻舟追范蠡,徐徐云雨赋高唐。
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还顾昭阳白,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
岳阳楼上共凭栏,又向晴川画里看。吟欲撚髭愁韵险,望将穿眼到家难。
乱飘木叶风初动,静答砧声雨乍残。归去相思渺无际,六朝山影逼人寒。
闻说仙凫至,欢声涌鄂城。冰悬当道鉴,玉赞长官清。
八载无长物,千秋有盛名。徵书虽日下,应体卧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