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鉴赏

  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

  先是贺方回写了一首《青玉案》,以词中之句改调名为《横塘路》,其结语“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传诵一时,交相赞誉。黄庭坚与贺交好,赋诗《寄贺方回》:“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黄为赵挺之、陈举所构陷,贬谪宜州(今广西宜山)。其兄黄大临,知其喜爱贺词,便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送别。翌年庭坚至宜州后,又依贺韵奉和其兄。惠洪青年时曾为县小吏,因庭坚喜其聪慧,教他读书,后来才成为海内名僧的。庭坚流放过湘江时,惠洪曾入舟陪送,时达一月,足见交情深笃。为了与庭坚兄弟唱和,也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三首俱步贺词原韵,成为词林佳话。

  惠洪这首和作从长亭惨别到旅舍苦思,外景内情,相反相成;忆想、现实,交织其间,突出离愁之既深且苦。

  上片表现别时情景。长亭折柳,从此远别,牵动愁肠,是以生恨。故落笔先写出这揪人心肺的一幕:长亭别恨。“绿槐烟柳”,乃三春美景,与饯行送别的“长亭路”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实即以乐景衬哀情,使人倍觉黯然魂销。“取次”,随便,这里有草率之意。试想离人黄庭坚已是遭贬流放的罪臣,奉诏即行,焉敢滞留,其匆匆成行、草草送别之仓惶情状,实亦不难想象。著一“恨”字,实含无限伤感。进而表现离别之际的思绪。试想离人此去宜州,“千峰万嶂”、“远山修水(黄大临和词之句),年近花甲而遭此坎坷,能不忧谗畏谤,思亲怀旧,愁怀惨怛,孤寂难堪?能不倍感时间漫长,痛苦的日子难以打发?”“日永如年愁难度”,虽是赋体直陈的本色之语,确也令人直觉肠回九转,凄惋欲绝。再进而表现离人上路之后的情景。试想离人虽然踏上流放之路,怎能割舍亲友!因此立马据鞍,频频回首。只是却被暮云遮断了视线,连开封那样的高城都望不见,怎能望见站立在高城上送行的亲友!词中虽只刻画离人踟蹰不前的索寞身影,但其依依不舍、怅怅不已的凄凉心境却已生动如见。庭坚和词中曾自述感受:“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取景与此不同,意境却极其近似,果然是彼唱此和,“心有灵犀一点通”。

  下片描述旅舍离愁。换头直承而下,从傍晚到天晓,集中表现这乍尝别离滋味的第一夜的凄悲境况。孤鞍远去,投宿时天已傍晚。可旅舍怎能和家相比,试想离人此际触处所及,无一习惯,怎能不默默回想和亲人话别的那幕情景,其所以默默存想,暗暗思忆,既是重视深情、珍藏心底的慰藉,也是被迫分离、难以言宣的苦痛。“千万句”,造语平淡,却可启发联想,既能想见亲人反复再三、不厌其烦的关切情态,更能想见亲人既温存体贴又焦急担忧的寸寸柔肠。单纯写苦,不见其苦;忆乐思苦,其苦倍增;从离人唯一的慰藉反映出离人无穷的苦悲,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机杼如出一辙。于是以高度概括的笔力形象生动地表现离人这一夜的孤苦凄凉:薄单单的被盖,孤零零的枕头,静寂寂的夜晚,又有惹人心烦的潇潇雨声,滴滴答答一直落到天亮。仅此现实苦况,已是令人不胜凄怆。再借“梦回”之际,引起对比,强化愁思。思念萦回,形诸梦寐;试想离人思绪,不难想象梦中之景。于是梦里家庭的温馨欢乐与眼前旅舍的冷寂孤苦,映照分明,顿觉满纸生愁,其哀至极。这样以虚衬实,确能以少胜多,艺术内蕴更为丰富,审美佳趣因而倍增。

  惠洪言情,之所以真挚贴切、哀婉动人,首先是善于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准确体察离人的心境,因而感同身受,悲如己出,能够委曲尽致地代抒离人的愁思,不愧为黄庭坚的忘年知己。加以善于捕捉初感,选材多是新离乍别的典型情景,能够造成创深痛巨、记忆犹新的强烈印象。并且又善于利用艺术空白,以虚见实,苦乐相形,容易调动人生的共同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因而大大增强了审美情趣。

惠洪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猜你喜欢

道统相传只一心,圣心日月本来明。舞仪灵凤箫韶奏,告锡玄圭水土平。

礼乐夔龙千古盛,勋庸周召万人英。自从尼父删修后,不识河汾续得成。

长沙地窄却回时,舟楫駸駸向凤池。
为报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湿旌旗。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颍阳道士青霞客,来似浮云去无迹。
夜朝北斗太清坛,不道姓名人不识。
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
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吟罢江山气不灵,万千种话一灯青。
忽然搁笔无言说,重礼天台七卷经。

南皮往论诗,颇亦执偏见。素轻王右丞,于诗乃尤讪。

诗人陈子言,所学最矜鍊。以余诗摩诘,境静诗愈远。

辋川有奇兴,真味不容乱。君其追裴迪,和我竹里馆。

与君今夜宿邮亭,迟晓东西各去程。记取短桥携手处,明朝都似梦初惊。

直舍孤吟未过清,梅花相与有诗情。寒鸦真似随人好,写就新诗啼数声。

西风冽。竹声敲雨凄寒切。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肠千结。

瑶华早逗梨花雪。疏香人远愁难说。愁难说。旧时欢笑,而今泪血。

南国碧云暮,西风芳草多。相思故人远,如此别情何。

清绝山僧笔,苍茫楚客歌。凭将万里意,一问洞庭波。

东篱吐佳菊,采采含幽馨。芳心竟云托,离披履前楹。

讵惟陶令贤,千载同幽襟。感兹时物履,独见霜中荣。

故人安素子,为君写其英。醉墨尚淋漓,宛若寒露侵。

岂无春阳华,朝发夕已零。赠此竟何俟,亦以期令音。

黄芦花白月无赖,乌桕叶红秋可怜。
暮天凉雨急霏霏,十二巫峰高复低。
醉魂不爱风飘断,只恐行云自湿衣。
老树枯苔雪乍晴,饥乌飞集噤无声。
蒺藜沙上花开早,且让春风与燕莺。

梅尉清万古,许令腾八埏。能官不必高,高者乃其贤。

真材储世用,遗蜕或如蝉。尝疑说者谬,何独今不然?

斯人井灶处,往往在林泉。还丹诚可学,但恐难为传。

皎皎云间月,濯濯风中柳。一时固云好,相看不坚久。

我昔途路中,谈笑得石友。殷勤无与比,常若接杯酒。

当其定交心,生死肯余负。一朝临小利,何者为薄厚。

平居且尚然,缓急复何有。

阳华妙处吾能说,泉响风摇环佩声。
定是山灵嫌俗驾,电光制过雨如倾。

空谷秋清兰有香,南山雾重豹深藏。纵然一出寻诗景,只在青松古涧傍。

行过晴溪鸟柏弯,清漪犹自照苍颜。
□□□□□□□,举酒欣然得绿环。
鱼为知机潜别浦,兰因避俗住空山。
老夫自觉无多事,且喜宾朋时往还。

帘波蹙。画堂有个人如玉。人如玉。临风翠袖,云鬟新沐。

妆成约婢开金屋。日长爱立花阴曲。花阴曲。一双凤子,翩翩飞逐。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