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蜀僧濬怀抱着绿绮琴,他来自西面的峨眉山。
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馀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暮色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注释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qǐ):琴名。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hè)松:指万壑松声。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琴曲有《风入松》。壑:山谷。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诗人自称。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余响:指琴的余音。霜钟:指钟声。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赏析

  此诗写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首联写和尚来自诗人的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两句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余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此诗乃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期间所作。裴斐《李白年谱简编》也从其说。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汉掖通沙塞,边兵护草腓。将行司马令,助以铁冠威。
白露鹰初下,黄尘骑欲飞。明年春酒熟,留酌二星归。
凉夜褰帘好,轻云过月初。碧空河色浅,红叶露声虚。
道阻天难问,机忘世易疏。不知双翠凤,栖棘复何如。
东国春归早,南园百卉宜。
萱芽开翠颖,杏萼破烟姿。
青垅将鸣雉,乔林未啭鹂。
石尤风莫起,芳物畏君吹。

考槃虽在陆,滉瀁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

丽赋多传楚客才,新诗还自楚江来。
雪痕未涨龙池水,风信先飞庾岭梅。

为问韩凭,何事化为胡蝶。妒风羞雨,一身轻似叶,园苑昼永,丽日晴烟相接。

舞回柳眼,拍翻花颊。

殢粉迷香,困酣犹自未惬。锦云深处,更愁浓露浥。

何况素秋,枝上晓霜披鬣。秪应无柰,翠销红厌。

荒学蹄涔易窥底,禄遫不应夹帝里。
昧为此役君定笑,当念平生意行耳。
过耳毁誉纷相半,曳裾袖刺何尝惯。
餬口未忘丐斗升,投闲正须问祠观。
归云倦鸟且罢休,镜中头颅盍反求。
小儿能耕妇能饷,老子卒岁良优游。
石友青云两君在,肺肝倾倒不自大。
还家犹可诧里闾,渠侬只博白眼待。

锁钥岩城早,难拚是夕晖。水心初潋潋,楼角更依依。

蹋鞠争先入,胡琴落后归。不妨南市过,月下独来稀。

太湖三山口,中有西行舟。望望不相近,望中生远愁。

重露湿苍苔,秋风散杨柳。空藏兰蕙心,离恨如旨酒。

碧纱窗外叶骚骚,三更风作切梦刀。千里万里独为客,少年心事风中毛。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辽鹤归来万事空,人间无地著诗翁。只留海岳楼中景,长在经营惨淡中。

骖騑乍解路三千,风物秦川慰眼前。到处听来人语好,频年丰乐使君贤。

连朝话旧到更深,不尽娄江望远心。莫怪老人添白发,儿童几辈换乡音。

周遭竹屿与花潭,槛外云光映翠岚。尽有琐窗诗料在,不须回首忆江南。

吴人杀二子,畔成双吴钩。
吴王食赏令,不识钩中愁。
临钩呼二子,飞来父心头。
百金何足报,万户当封侯。
佩双钩,比明月,为君嬖者斩、谗者刖。
制诸侯,开伯烈,千秋万岁光不灭。
偶闻《渌水曲》,欲托黄金徽。
弦手不相应,心随别鹤飞。

蔡生澎湖秀,作歌以当哭。上言岁凶荒,下言民茕独。

防患思社仓,加赈乞万斛。悲哉蔡生言,淋浪泪满幅。

读书以致用,进生话款曲。澎湖蕞尔区,赋税无盈缩。

地种网沪缯,贡饷不及六。生齿日以繁,大化久沐浴。

岁供不加增,官输不加续。今以廿载粮,充尔万民腹。

赈抚有成规,但期免沟渎。极次分贫穷,岂能恣所欲。

止缘阻海风,来迟心愧恧。转瞬麦秋至,高粱望成熟。

归告蚩蚩氓,安守毋多渎。

检点头颅只自怜,双轮相逼入颓龄。销除蜗角千生业,凭仗龙宫半部经。

简事只嫌多鬓发,断淫先拟绝荤腥。六时起坐疏钞里,剥啄由他不启扃。

溪边午坐忽红沉,狎客沙鸥喜见寻。虚左车音消渴断,穷中草色著书深。

诗催水部梅如雪,酒醉柴桑菊似金。却忆公门桃与李,春风拂拂总成林。

部勒新招募,安能任指挥。吏犹从战没,贼亦惜宫微。

空槥收衣殓,孤魂带血归。即今各开府,经岁事攻围。

有景可观无远近,新楼真是极高明。
水因雨过多新进,枫到年来独老成。
万顷烟波鱼得计,一天风月雁能鸣。
醉余客散清愁入,嘹亮渔舟笛数声。

长啸归来,或渔于溪,或圃于冈。且可否之间,不夷不惠,中行岂敢,疑狷疑狂。

白眼看他,青山老我,漫世居然入世方。休再道,曾封侯万户,昔遇高皇。

闲来濯足沧浪。又种竹千枝朩几章。愧能酒能诗,陶潜李白,亦经亦史,司马公羊。

醉后长歌,灯前自舞,也算生平意气场。嗟今日,只黑甜一枕,快矣吾乡。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