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再用前韵

夜半尚闻箫鼓响,开门领客兴来曾。历千万劫有今日,近四三年无此灯。

儿女竞歌桃叶渡,风光翻盛木香棚。承平愿与民同乐,老遇艰危气益增。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怀君劳我写诗情,窣窣阴风有鬼听。县宰不仁工部饿,
酒家无识翰林醒。眼昏经史天何在,心尽英雄国未宁。
好向贤侯话吟侣,莫教辜负少微星。
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穿花去。
玉京人去无由驻。恁独坐、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
天公亦儿剧,日纵骄龙嬉。
弄翻鬣上瓢,一壑共渺迷。
交交蛙出灶,洋洋榻浮龟。
居者既忧垫,行者复蹈危。
覆舟谁氏妇,灭顶谁人儿。
一戏遂如许,高高那得知。
龙骄未易制,天剧不可为。

隔水应霜钟,寻声入宝宫。刹那依燄慧,六万绕神通。

欢喜来侯白,清真遇葛洪。独惭文字累,未得此缘空。

孤臣生死总堪悲,文一时兮谢一时。未得黄冠方外去,先题处士墓前碑。

乌鹊翻飞月满城,可堪漂泊旅魂惊。三秋共赋嗟吾老,四海论心见友生。

天转明河分夜色,风摧落木乱寒声。醉来击筑高台上,燕赵悲歌自古情。

素练平铺吹不起,夜来垂下天孙机。
愁看百尺千尺长,不作游子寒时衣。
不将真性染埃尘,为有烟霞伴此身。
带日长江好归信,博罗山下碧桃春。

素壁深窗独客身,桃枝姜胯只为邻。极惭供给烦贤友,尚恐传闻及老亲。

蛬响戒寒相应起,烛花连夜为谁新。多情造物真豪纵,尽力相驱病与贫。

黄蜂紫蝶閒庭院。阑干寂寞蘼芜满。不惜卷罗帏。东风无是非。

馨香怀袖里。珍重千金意。落日碧天云。高楼思杀人。

斗酒藏春瓮,开轩有客迎。烹鲜供母箸,督仆佐春耕。

园果霜前熟,山禽雨后鸣。市朝风味好,输我一般清。

天公岂是出新奇,涨潦茫茫秋暮时。
牵浪何曾传雨信,回南不用制风旗。
拍浮瓮盎鸣相属,颠倒篱墙去若驰。
数日羲和尚羞涩,嫩黄晴影浸清漪。
杉松倒涧雪霜乾,屋壁麝煤风雨寒。
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谁把秋花绚满林,西星作意用工深。聿来胥宇香为窟,乃裹糇粮粟是金。

柯在好添修月斧,杵寒莫上捣衣砧。小山富贵谁能及,桃李漫山响寂沈。

寻幽郊外到桃溪,翠荻垂萝景物齐。瀛海有人摇采笔,气吞云梦跨虹霓。

南越第一寺,偶来心地真。
却嫌桥下水,流去入红尘。

数亩新庄傍水湄,主人归隐爱渔丝。江枫半系盟鸥艇,堤柳低临浴鹤池。

风度莺声声乍转,月筛花影影相移。繁华今古称梁苑,且对明河醉玉卮。

一夜乾坤雨乍晴,归云无数宿苍屏。
白衣已晒青山晓,茅屋主人犹未醒。

杖头已拨千峰雾,入水拖泥何处去。岭头日落黄芦暗,老麂呼风毛欲竖。

岭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长年袖钵垂手归,濯足溪头弄新句。

天寒路冻寂无人,头铿然掘枯芋。我来一笑调偶同,摩挲寒崖数烟树。

深夜孤镫倒牛箧,戛更病雁亦哀诉。雄峰大刹列相望,两宗法席纷旁午。

子独何为饿空谷,笑勘诸方多不顾。垂钩岂解钓狞龙,元赏时与古人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