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置酒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特别看重这晚秋九月九美好早晨的风物清嘉,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
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
雨后溪水的形态多么澄净空明,任晴的淡淡日光不能映成彩霞。
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任九重阳节。置酒:安排酒宴。
物华:自然景物
复帐:双重的帷帐。驻:驻留。鸣笳(jiā):泛指奏乐。笳,胡笳,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间,任卷芦叶吹之,与乐器相和,后以竹为之。
邀欢:寻求欢乐。落风前帽:用孟嘉事。《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地,嘉不觉之,……温命孙盛作文嘲嘉。”
促饮:催人饮酒。酒上花:指菊花。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
溪态:犹溪流。
日痕:日光。
白头太守:作者自指。
“满插”句:古俗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佩带茱萸,以祛邪避灾。茱萸,植物名,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三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辟,同“避”。

赏析

  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评价得很好。

  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同样写秋晨,则“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秋望》),有送目伤秋之愁;“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鲁渊《重九》),则有去国怀乡之思。而宋祁此句,不作愁语,气局一新。这也是诗人境遇气质使然。

  次句由“重”字引出。“高台复帐驻鸣茄”,气派十足。又是“高台”,又是“复帐”,又是“鸣茄”,其场面之阔绰,气氛之热烈,历历如绘。这决非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赏秋的情景。诗人少年得志,一生显达,历任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晚年知成都府,该诗中有“白首太守”之句,应是晚年在成都所作。

  颔联承上,写佳日兴会,形象鲜明。出句与对句分写登高与饮酒两个场面。“遨欢”、“促饮”二语,道出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况。“任落风前帽”一句活用典故。《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古人把此事作为风流美事,杜甫曾反其意而用之:“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蓝田崔氏庄》)甚为宋人所激赏。宋祁又反杜诗之意。一用“羞”,一用“住”;一沉郁,一洒脱。显示心境不同,诗境亦不同。“争吹酒上花”,意谓争饮菊花酒。重阳节登山饮菊花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雅事。“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诗人兴会淋漓之状毕现。

  颈联一转,以景语出之,写登山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溪态澄明任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经过一番秋雨刷洗之后,天宇澄净,秋容清淡。二句境界开阔,气象恢宏。“明”字与“清”字道出了秋晨的特色。其意境与韩琦“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着黄花晚节香”(《九日水阁》)约略有相似处。宋祁修唐书十余年,晚年“弥为进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他“博学能文章,天资蕴藉,好游宴,以矜持自喜,晚年知成都府,带《唐书》于本任刊修……远近观者,皆知尚书修唐书矣,望之如神仙焉。”(《东轩笔录》)此诗的境界与他积极处世的态度有关。

  尾联笔力所聚,精彩益显,以欣喜的心情、活脱的形象作结。“白头太守真愚甚”一句,幽默诙谐,乃诗人自画像,形神俱出。“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白头太守”,不仅刻画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更表明了诗人的太守身份。意谓“九日置酒”非一般登高,而是太守在宴游。一股富贵气从中透出,照应首联。结句“满插”为“愚甚”作了注脚。古人有重九登高插茱萸以压邪的习俗。《续齐谐记》:“费长房令桓景九月九日囊茱英,登高以避祸。”诗人故用“满插茱萸”的夸张笔法,描绘自己放浪形骸,豁达开朗。杜牧有“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之句,乃故作旷达语,强颜欢笑;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诗,亦以茱萸作结,“醉把茱萸仔细看”,乃辛酸语,寄寓了身世飘零之慨。而宋祁此句与之异趣,原因在于身世际遇不同。

  此诗俊逸流畅,属对工巧,尤其是末联,给全篇平添喜剧气氛,生活情趣极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诗人适逢其会,发为词章,写成了这首充满兴致的作品。

创作背景

  宋祁晚年外放,历知寿、陈、许、亳、成德、定、益、郑等军州。诗人平生喜宾客,好游宴,尚奢华,但他却能以坦荡的胸襟、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宦海的沉浮,这首诗即作于一次宴会后。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猜你喜欢

早年京洛识前辈,晚景江湖无故人。难与儿童谈旧事,夜攀庭树数星辰。

小队郊坰,耄倪争看铜章史。来宣德意。劝相遵彝制。夜雨连明,百谷应滋遂。真奇事。开禧元二。总是丰登岁。
公传自曾,孟传自公。
有的绪承,允得其宗。
提纲开緼,乃作中庸。
侑于元圣,亿载是崇。
京洛多权豪,游服相随。
青牛中甸车,白马连环羁。
珩佩竞照耀,绅组旧参差。
驺鸣行人驻,倏若流风驰。
名园不问主,下辇辄失嬉。
秦官锡雕盘,光禄假羽巵。
侏儒善为优,邯鄣有名姬。
坐客应馀论,雇眄成恩私。
卤簿留国门,谁何不敢讥。
归业卧华堂,琐窗承文楣。
武夫莹庭阶,壁珰攒荣题。
列烛正晶荧,喷香常逶迤。
明朝入君门,密侍白玉墀。
开言迎合旨,群公默无为。
乍请考工地,亦拜床下儿。
吹嘘枯稊生,指雇千钧移。
回瞻狥名士,猿介尔何施。
朱云折槛去,梅福弃官归。
寂寞扬子云,口吃不能辞。
著书述圣道,徒许俗人嗤。
汉室已久坏,往事垂于兹。
眇然千载下,慷慨有馀悲。

环海世界中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元夜穹盖覆四维,清气鼓动东南陲。

寒魄欲吐风先吹,倒影沧海升厜㕒。壹气孔神中夜持,仰首云隙先见之。

或来稽首问导师,指端涌现圆若斯。忆溯沅澧踰沙羡,洞庭下浸高楼危。

四更起坐星杓垂,月生尚在湘东涯。半映湖面山蔽亏,须臾天地成琉璃。

梦游所到不可追,惟有明月窥余帷。

梦远潇湘,雨丝寒、半折帘波垂晓。芳晨换了。画里媚香人杳。

疏苔院宇,记同说、味秋怀抱。经几度、风剪冰锄,怨入玉琴凄调。

纹纱素蟾低照。奈姮娥更妒,同心花好。飘零瘦影,暗指鬓边春老。

蘅皋步冷,怕难唤、倩魂飞到。空自倚、滴露閒阶,醉吟恨稿。

岁序各司存,雪神庀厥终。
度腊不成白,接春吹旱风。
井脉青烟起,地毛黄埃蒙。
东君借一怒,瘁事玄云同。
玉龙专独夜,紵带缟长空。
破晓欻三尺,山川积苏中。
宿麦赖一溉,园林潜动容。
繄此玄冥事,春皇岂佻功。
瘝官可辞责,代庖容非恭。
风霜与暘雨,不时皆沴雺。
即今雪擅春,何异雷鸣冬。
方蕲焦槁息,未暇尤化工。
缅怀虞周下,贤哲多不逢。
权柄在掌握,秦越眎困穷。
变故方沸渭,顷刻分吉凶。
君子诿不谋,或非世用充。
当知寸有长,琤琤即畴庸。
鲋也肸土苴,顾能鲁使东。
鸢肩既欧刀,五孺各疏封。
融约漫百数,不当刘是宗。
稊稗实枵腹,常以岁不丰。
奇疾待乌喙,参术渠能攻。
高位有不称,坐令蛇为龙。
快意虽目前,道揆终庞茸。
惟昔道兴世,圣贤启泰通。
元凯林帝庭,十乱拱法官。
尽屏欺负徒,鲧兜变夷戎。
此人如此雪,胡宁久长雄。
小乖见晛期,适贻吾民痌。
仰天欲三叹,羲驭暾朝红。
渐老无营万虑沈,莺声唤起向来心。
春风颠似唐张旭,天气和如鲁展禽。
结客每酬双白璧,缠头曾费万黄金。
短筇消得江村路,步步蔷薇绿树阴。

新筑茆堂扁远喧,席门犹得枉高轩。谁知君实匡时策,尽在东都五亩园。

造化工夫正不难,幻成梅柳已班班。清吟且可对冰柱,烂醉未应颓玉山。

鹤冷风亭来砌下,雁迷烟渚驻云间。不移跬步居银阙,仙驭何劳著手攀。

丘中辍耕牧,挈杖返衡门。落日茅茨暗,秋天禾黍繁。

邻人送卮酒,小妇具盘飧。念此信为乐,悠然怀故园。

晨风扫尘,朝雨洒路。飞驷龙腾,哀鸣外顾。揽辔按策,进退有度。

乐往哀来,怅然心悟。念彼恭人,眷眷怀顾。日月运往,岁聿云暮。

嗟余幼人,既顽且固。岂不志远,才难企慕。命非金石,身轻朝露。

焉知松乔,颐神太素。逍遥区外,登我年祚。

峻岭接仙台,仙人独往来。箫声吹自落,鹤翅拂云开。

对坐头俱白,愁来强欲歌。出门知己少,遇事折肱多。

海气低青嶂,年光暗绿莎。不堪妻子笑,舌在欲如何?

渔翁应解爱烟霞,截竹编茅野作家。雨后南溪春水涨,青帆一片出桃花。

庭柯何事报秋声,江路迢迢几日程。
我去你留俱寂寞,月明他夜最关情。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黄叶未成响,先教听此声。清秋无限意,良夜为谁鸣?

我自怜多病,虫犹诉不平。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

翠羽明珰梦未真,寒皋空有水粼粼。马头一片将残月,曾照黄初作赋人。

古来传说驱蝗法,近岁惊闻田有蝗。
无耐吏饕基地恶,何辜民病重天殃。
秋风要满扶犁望,夏日宁辞走檄忙。
高廪更令淮鼠穿,使星尸祝几炉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