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陈茂阳客归

对坐头俱白,愁来强欲歌。出门知己少,遇事折肱多。

海气低青嶂,年光暗绿莎。不堪妻子笑,舌在欲如何?

(1253—1309)元庆元鄞县人,字叔实,号松乡。幼颖秀,六岁能属文,诸子百家,无不周览。后讲道会稽,授徒钱塘。武宗至大初,荐授湖州安定书院山长。为文沉厚正大,一以理为主。有《松乡集》。
  猜你喜欢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绝顶来寻鍊药踪,老仙端的是吾宗。寄声月白风清夜,定许相期第几峰。

醉韵飘飘不可亲,掉头吟侧华阳巾。
如能跂脚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
清气润华屋,东风吹雨匀。花低惊艳重,竹净觉声真。
山际凝如雾,云中散似尘。萧萧下碧落,点点救生民。
缓洒雷霆细,微沾瓦砾新。诗成难继和,造化笔通神。
园里先生冢,鸟啼春更伤。空馀八封树,尚对一茅堂。
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

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

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女墙官柳遍啼鸦,小阁临风卷幔斜。
笑指孩儿桥下水,雨晴漂出满城花。
不成何病瘦腾腾,月费巾厢药几楞。
会是一时无上手,古方新病不相能。

吾乡大令昔生还,风土蛮荒记最娴。江上愁吟香祖句,不堪回首念家山。

旋寻村酒不须浓,饮少愁多酒易供。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佩兰怨曲,啼竹潸痕,魂断何许。吊古人来,还是冻云愁聚。

倦雁稀迎前度客,昏鸦冷寄谁家树。数归程,但梨花梦隔,扣舷空阻。

念几日、湘南留滞,窗暝栖烟,灯暗吹絮。望眼冥迷,不到夕阳红处。

拂槛徒夸群玉见,推篷忍看飞琼舞。倚新词,待催将、棹歌声去。

天设名区拥翠屏,草堂风度晓鸡声。年来不作繁华梦,饭犊郊原学耦耕。

日斛葡萄剩有馀,一官不换只閒居。窗含烟气虞山近,门掩秋声栗树疏。

鸿雁去来知几气,鸡虫得失竟何如!丈夫高盖非无日,聊遣閒情赋《子虚》。

栀子红时人正愁,故宫衰草不胜秋。西风吹落青城月,啼得山禽也白头。

青崖直上耸苍烟,东峡中边尽水田。卖剑买牛吾有意,会须桑梓似当年。

摇落西风里,垂条浪不生。本非攀折候,犹有别离情。

凉露成清滴,寒鸦噪晚声。吾生饶短发,愁对淡烟横。

十里兼军走重营,弓刀中夜向灯鸣。云横杀气山围合,舰涌惊涛水阵成。

取势昆仑知不战,先人呼吸已无兵。风云帐下占成算,俎豆军前慰老生。

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孽海茫茫谁得渡,莲台闲煞佛如来。

叹秋来、辞枝断梗,随风吹下林洞。柳衣园畔停吹桨,尊酒故人情重,君莫送。

算我已、惯经离别翻豪纵,浮生懵懵。任付影惊流,韬形暗室,断绝故乡梦。

催人是,帘外午钟初动。蒲帆从此高拥,临歧不作离亭语,劝把寒梅多种,诗兴涌。

有驿使、东来合作香花供,晴窗呵冻,值海日曈昽,天风浩荡,我亦助吟弄。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