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望向天边,潮水好似覆盖半个天空的白色鸥鹭一样铺天盖地而来。片刻之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地动山摇的波涛声,之间横截江面的波峰如千军万马驱赶着白色的山峰而来。江潮汹涌翻滚,如勇士激战不休。吴地青年朝朝暮暮与水为戏,对此简直就像是平常一样,吴儿又怎么会害怕着蛟龙一样翻滚的波涛。弄潮儿在波涛中如履平地,看那红旗翻飞,他们如同锦鳞出水,鱼跃水面,踏着浪花起舞。
任凭何人,面对怒潮汹涌如巨鲸吐水一般的潮水,吴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过是人间的一场儿戏。连天的怒潮最终也力倦难治,缓缓东归。常言道,伍子胥用属镂自刎化为潮神遗恨千古自是因为功名误了千古英雄。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与西施漫游五湖,一叶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赏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摸鱼儿:词牌名。
观潮:指观看杭州湾的钱塘江海潮。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钖,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向朝廷力荐辛弃疾。
须臾(yú ):片刻。鼙(pí)鼓:古代的一种战鼓。
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分别指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
鏖(áo)战:激烈的战斗。貔(pí)虎: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这里喻指勇猛的军队。
诮惯得:犹言“习以为常”。诮:简直,完全。
吴儿:泛指钱塘江畔的青年渔民。
红旆(pèi):红旗。旆,旗帜。
蹙:通“蹴”,踩,踏。
人间儿戏千弩:《宋史·河渠志》载,钱武肃王筑江堤,为阻潮水冲击,命强弩数百射潮头。
白马素车:典出枚乘《七发》:“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是说白浪滔天的样子。素车:不加修饰的马车。
“属(zhǔ)镂(lòu)”句:意谓伍子胥忠而遭祸,千古为之怨愤。
谩教得:空使得,有“白白便宜了”的意思。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
五湖:或指太湖,或指太湖附近的湖泊。西子:即春秋时期美女西施。范蠡曾以其献吴。成功后,传说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
舸:大船。弄烟雨:指在烟雨蒙蒙的五湖上泛舟自适。
上片着力描绘钱塘江秋潮雄伟壮观的景象,从侧面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首四句写潮来时惊天动地的气势,先写天空飞鸟,继写江面波涛。开头四句大意说,他正看着半空翱翔的鸥鹭,刹那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轰鸣的波涛声,只见那汹涌的潮水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如激战中奔驰的貔虎似的大队勇士势不可挡。这四句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潮水上涨,如此骇人,似乎无人可以驾驭。然而,对江上的渔民来说,却又因为司空见惯,不把它当回事儿。“朝又暮”以下便写这些“弄潮儿”嬉戏于潮水中的动人情景。这种场面旁观者惊心动魄,这些勇士们却自由自在,在潮水中踏着浪花欢腾舞蹈,红旗飞扬,人像鱼儿在波涛中跳跃出没,极为精彩壮观。上片写闻名遐迩的钱塘江上潮的情景,曲尽其妙,充分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和“力”,同时又讴歌了与大自然搏斗的人,表现了对勇敢的蔑视狂风巨浪的“人”的赞赏,既赋物以言情。
上片词的意境已经够开阔了,但稼轩不仅是伟大的词人,而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因此,此词的艺术境界也远不止此,面对“万里长鲸吞吐”般浩大的潮水,词人思绪万千,他想起后梁钱武肃王命令数百名弓弩手用箭射潮头,企图阻止潮水前进,情同玩笑,所以说“人间儿戏千弩”,其结果便是“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这两句说,那滔滔的潮水尽力流泻并不懂得什么事,它依旧像白马驾着素车向东方奔去。“堪恨处”以下叙述传说中白马素车在潮头之上的伍子胥的遭遇。“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吴王不但不采纳伍子胥的意见,而且赐他“属镂”剑自杀,当然是遗恨千古。辛弃疾在这里实际上是以伍子胥自喻,他想到自己光复中原的建议不被朝廷采纳,而且由此引来了恶意的攻击,受到贬谪,无法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下句说“功名自误”。
“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说的是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建议亡国以后的事。陶朱公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便携带西施乘小舟隐遁于“五湖”之中。辛弃疾忆起历史上吴、越之争,联想到眼前国家前途命运不堪设想,所以结尾意境极沉郁,与此词开头的雄大气魄对应来看,就可以看他无时无地不在惦念国事,观潮,看“吴儿”戏水,本来兴高采烈,但触景伤情,他仍然无法摆脱惆怅、郁闷。
此词或写景,或用典,无不生动自然。由观潮想到令人痛心的历史往事,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国家的命运,词人时时刻刻想着国家,他的爱国思想也就常常在他的作品中很自然地表达出来。
淳熙元年(1174)春,叶衡(字梦钖)由建康留守被召入朝担任右丞相之职,辛弃疾也因叶衡的推荐,当了仓部郎官。这一年的秋天,辛弃疾赴临安(今杭州),在钱塘江观潮,写了这首词赠给叶衡。
行遍人间病不禁,鬓毛饱受雪霜侵。茅檐一夜萧萧雨,洗尽平生幻妄心。
毅斋大老除新绶,名节尤偏无所尊。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汁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待邀山色樽前住,不放滩声枕上过。看山听水推篷坐,其奈寒天霜月何。
听惊飙四起,木叶萧骚,谱出清商。碧月愁无语,任鸣机轧轧,篝火星凉。
众雏此时眠也,怎奈夜更长。怕计算来朝,尘封甑冷,没个商量。
彷徨。孰怜我,但醒枕低褢,啼碎寒螀。幸有兰闺伴,向天涯传讯,差慰离肠。
旧事不堪重省,赢得满头霜。只独立空庭,伶俜顾影神黯伤。
蒲村渡口唤舟人,此去何劳更问津。一分渡分三十六,游人到此倍伤神。
古城临平洲,落日清江转。夏木巳阴森,遥峦日葱茜。
引领千仞冈,群秀纷可辨。回薄万古心,超旷九州览。
节候变歊郁,途次弥偃蹇。梁野行遽及,秦关望犹缅。
灵源一流眺,旅思忽以展。却忆玉台游,拟弄缑山管。
驱车有客河间道,抱得残经映衰草。礼士贤王汉古风,昔人已往今人老。
传诗博士毛公里,筑馆犹闻说君子。花砖两字堕荒郊,拾出苍苔是谁氏。
苗君苗君生此间,虫鱼事业寸心闲。古文日夜磨风雨,刍玉驹场宝一斑。
黄金台摧空幽燕,荒唐陈事都可怜。苦求东海童男药,工数西园姹女钱。
好贤谁识真儒者,后来剩有开元瓦。苍茫同首日华宫,客到斜阳多驻马。
苗君手拓细临窗,土质霜华墨沈浓。金丝鲁壁无人得,白首葩经忆此邦。
绝壁先登猿鹤惊,千盘危磴喜微晴。云封远瀑明还暗,路入层峦险复平。
莲漏静分香涧寂,松风飘落石棋声。缘兹结得山灵约,翠湿衣衫尘梦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