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座有名的历史古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武则天等先后以此为都,宋以前的许多王朝也曾以此为陪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坡羊·洛阳怀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九朝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以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惋的调子。天津桥,故址在今洛阳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它建于隋大业年间,用铁锁连结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隋末焚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它曾是洛阳的一个繁华的名胜之地。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春陵的王气已丧失不见。“春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春陵,是个县名,当时属南阳,故址在今湖北枣阳县。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这是靠不住的骗人把戏。苏伯阿望见的春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春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如邓禹、马武等,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在永平年间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象,也早已塌圮不存了。眼前看见的只有苍茂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面对这种情景,作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当时自是叱咤风云,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轰轰烈烈的活剧,但弹指一顾之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由此,作者认为“功”也罢,“名”也罢,都是短暂的,不会长久的保持着的。
总括看来,作者在曲子之中流露出的情绪是低沉的,几乎近似消极;而结合元代社会现实来看,元代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社会统治黑暗腐朽,张养浩曾因直言政事,而被贬官,被废弃,这次虽被起用,但后果怎样,他无法预料。因此,他在曲中流露出了低沉的、伤感的情绪。
闭閤春云薄,开门夜雪深。江梅犹故意,湖雁起归心。
草润留馀泽,窗明度积阴。慇勤报春信,屋角有来禽。
佳晨迫九日,旅食寓江干。颇同谪仙人,漂泊来铜官。
樽俎何萧条,菊蕊渐可餐。回风吹青松,惨惨岁将寒。
但有杯中物,不愧箪瓢颜。一觞复一咏,明月窥禅关。
西马塍边红杏雨,金牛寺外白杨风。杭人忧乐多如此,傥有圣贤吾欲中。
风卷江湖雨闇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双桨横塘打。记当年、金钗问字,绛纱帷下。鹤市春深桃李放,亲见一门风雅。
斗室里、围香不灺。娓娓清谈霏玉屑,仅丛残、史事从头话。
听未倦,忍轻舍。
离怀无奈归帆挂。最关心,一声珍重,擢头行也。投赠诗篇珍似璧,十幅衍波长把。
有颗颗、珠光照夜。入梦故人明我忆,屋梁闲、落月秋如画。
情一往,易牵惹。
皇颉久不作,史籀亦已尘。古学既凋丧,古制遂沉湮。
文繁世愈降,作者日维新。春蛇复秋蚓,萎薾何足珍。
有美渊学士,运笔如有神。翰墨盈海内,声华重儒绅。
悠悠百年后,继之更何人。开卷抚遗迹,黯然忽悲辛。
商敦与周鼎,此器谁为陈。图书道如在,会见风俗淳。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颜欢陆绩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青黄出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净洗甔。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茅斋辟杜甫,仙井汲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雁行三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禦偷篱著棘,愁冻灌添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酿成浮瓮蚁,蒸辟蠹书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
三日住山不见山,中情有似饥待哺。冻霖作雪意已餍,乱山蹙踏琼瑶铺。
依北一峰可见海,峰顶披冒时有无。毅然欲往不可挽,掉头岂顾山僧呼。
千由万寻那能数,但觉淫汗沾裘襦。是时藓乾石齿瘦,砅厓漩滑如脂肤。
性命造次怕蹉跌,能变壮士成孱夫。不惜作气鼓俦侣,天生我辇浮云殊。
短长成败合有定,不死应有神明扶。床第岂必尽鲐耇,枉自浪掷千庸愚。
天风峻绝谁敢庐,攫裂已有残浮图。繇来意气不知险,平地仰眙如骇吁。
江神踏浪朝灵宫,灵宫夫人下幽穹。女官掼甲拥前后,宝刀烂若银芙蓉。
阿兄虎视霸南国,玉颜小妹饶家风。天教帝子作之偶,明珠斗帐藏真龙。
赤壁战后老瞒惧,不敢南下驰艨艟。如何婚姻失前好,忍教与国连兵戎。
臣服魏廷亦豚犬,仲谋那足称英雄。蜀帝复仇猇亭败,永安遗诏苍黄中。
夫人有家归不得,九嶷梦断寻无踪。蟂矶自沉灵魄在,于今遗庙留江东。
庙中传芭女巫舞,报赛神鼓声冬冬。江流有尽恨无尽,疑有泪竹斑斑红。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