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注释
赋:吟咏。
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赏析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藏”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方。作者这里用一个“深”字,表明海棠花的小,如不细心是不会被人发现的。这小小的花蕾好比青春少女,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成长并且日益成熟,越长越娇美,惹人喜爱。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由作者有这句诗来看,写海棠,观赏海棠花时,它的身旁可能有桃树、梨树或李树。和熙的春风中,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海棠花却不同了,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这也应合了“最后的笑,才是胜利的笑”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创作背景

  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前后,诗人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在这时,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算吟千万首,方得两三联。

过从顿谢懒尤添,倦卧终朝不捲帘。晚饭都无官米气,始知身已是苍黔。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东君着意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
曾与掖垣留故事,又来淮海伴词臣。
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
应念路傍憔悴翼,昔年乔木幸同迁。(《纪事》云:通方
登第,与王播同年。播年五十六,通方甚少。因期集,
抚播背曰:王老奉赠一第,言其日暮途远。及第同赠官
也,播恨之。后通方丁家艰,辛苦万状。播为正郎,判
盐铁。通方穷悴,求之,即不甚给。时李虚中为副使,
方以诗求为汲引云云。播不得已,荐为江西院官)

山坳最深处,游人慎莫入。晓来云气腥,中有神龙蛰。

豪斟巨炙排九楹,玉盘?醁一再行。秦王高歌赵王瑟,属车天远邯郸城。

侍臣冲冠发直指,秦庭虎贲剑锋倚。咸阳山色如死灰,邯郸霸气清于水。

引车还避将军路,蕞尔那能持两虎。君不见世閒男儿健如虎,一旦焉知不如鼠。

慷慨持征节,雄谈息战尘。有生皆帝力,无地不王臣。

为国丹心在,论功白发新。他年忠义传,端合继前人。

关东我朝兴王地,此中自多非凡人。今读理斋爱吟草,风雅忠义两彬彬。

忆我昔充西川使,将军将兵正如云。理斋随营司粮饷,敛放无差职克勤。

维时官是西充令,保迁崇庆牧州民。任事勇往不辞劳,正是当日疏中言。

岁月忽忽己逝矣,兹复见之于简端。理斋死时子尚少,事文那得至今传。

昔藉同年为作状,今有同乡为布宣。爱吟草与殉节录,刊刻分送数万千。

同乡门第更高峻,佐理京兆斯文官。督学后进日蒸蒸,尤眷旧好不忍湮。

洵哉关东非凡地,即此可知人多贤。

西下空同东复东,黄河送我出关中。一年容易淹行李,万里回旋似转蓬。

王屋山藏抱犊子,尸乡亭有祝鸡翁。岷峨亦是神仙窟,那向人间作寓翁。

春晚花王在处稀,山中还信正芳菲。

律管才推候,寒郊忽变阴。微和方应节,积惨已辞林。
暗觉馀澌断,潜惊丽景侵。禁城佳气换,北陆翠烟深。
有截知遐布,无私荷照临。韶光如可及,莺谷免幽沈。

池上有时钓,閒忘侍从身。波平方浸月,吏退阒无人。

藻映鲂鱼尾,风摇独茧纶。一亭容膝地,雅饰免荒蓁。

祇役初纡览,兹方信巨藩。
词人在梁苑,侠客近夷门。
水势神河奠,花枝岳树繁。
两京联络处,何以固中原。
偷吃油糍,卖弄口觜。
年老成魔,谩神吓鬼。
阳月今朝初夜间,霜风吹地过金关。
今宵分蓝开炉火,仁者眉毛烧却寒。

重门深闭。细草如烟烟满砌。日长睡起独凭栏。看鸳鸯。

双双飞去又飞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