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离恨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隋堤大路上,天色已晚,茫茫一片雾气迷漫着路旁的柳树。冷冷清清的月光,宛如给大地盖上一层轻轻的沙罩。我再一次住在河桥的深处。画船不知人间情意,只顾一直前行,任苍茫的烟波隔着前路。只等行人喝得大醉,又盖着厚厚的被套,它便载着伤心的离人带走,同时载走了多少的离别之情。
想到从前在京师,经常到树林边的亭台楼阁中游玩。青楼中的那些歌女都与我相识。我也看惯了她们的华丽装扮,和她们的动人舞姿。如今我一个人却宿在这小小的渔村水边,漫漫长夜难以度过,对着一缕青烟,我自言自语。谁知我孤单寂寞,来到我身边与我相伴。
注释
尉迟杯:词牌名,双调,上片48字,下片57字,仄韵。
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河筑堤,后称隋堤。
密霭:浓云密雾。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阴阴:形容月色暗淡。笼:笼罩。淡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河桥:汴河上的桥。
画舸: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浦:水边。
重衾:两层被子。
离恨:离别的愁苦。
京华:京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偎傍:相互偎依的样子。小槛:窗下或者长廊上的栏杆。
冶叶倡条:指歌妓。
惯见:常见。珠歌翠舞:声色美妙的歌舞。
水驿:水边的驿站。
无聊:孤单寂寞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凝想:聚精会神的想,痴痴地想。鸳侣:情人

赏析

  此词开头的“隋堤路”,是指宋之汴京至淮河一段的水路,因为是隋炀帝所开大运河的一段,故名。“渐日晚,密霭生深树”,写徘徊汴堤而未曾登船之际,但见日色渐渐向晚,浓重的暮霭正从茂密的树林中弥漫开来。

  接下来二句,化用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诗意,写出主人公独自怅望江天,孤寝船上的情景。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这几句写分手时的情景,用的就是借物达意手法。这词写饯别情景是从郑仲贤《送别》诗脱化出来的。王氏所谓“诗意出侧面”,是指诗情借物宣泄,迁怨于物。有情人偏遇着这无情的画舸,它全然不管恋人们难分难舍,将行人连同离恨都载走了。这里迁怨画舸,就是侧写。物本无情,视为有情,以责怪于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恨,是借物达意的一种方式;离恨离愁是一种感情,都是虚的,然而诗人们却常常化虚为实,将愁恨说成是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这里船载离恨,就是化虚为实。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这是写昔日京华相聚的欢乐场面。“冶叶”句化用李商隐《燕台诗》“冶叶倡条遍相识”。所谓“冶叶倡条”,乃指歌妓。

  词中主人公的恋人,也是歌妓一流人物。所以他同歌妓们厮混得很熟,常一起,观赏她们歌舞。这欢乐的回忆,与“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恰成鲜明对比。人由聚而散之际,回想欢乐聚会,必添愁情离怀。回忆对比,是很能触发情感的。周邦彦这首词,除用回忆对比外,还有一种对比,就是梦境和现实对比。“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这个结尾,词评家多以为写得拙直、率意。这个收尾是不够含蓄的,但是感情还是十分朴实浓烈的。这里用了眼前实境和梦中虚境相对照,现实是舟中独处,梦中却是鸳侣和谐。“鸳侣”一词已近于抽象化,形象不够丰满。但还是足以补出离情别恨的。

  此词以宦游途中水驿之夜的情景为中心而将追忆念想层层展开。全词由景及情,由今及昔,写眼前景采用白描手法,叙写追思往事时用借物达意。反衬对比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结句直抒性情而不借景烘托,可谓大巧若拙,别具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词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词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满城杨柳正黄繁,几处秋千出短垣。
经雨河流失清浅,带云春色乍寒暄。
从来嵇阮耽琴酒,况得机云好弟昆。
咫尺津亭望斋馆,杖藜相过莫辞烦。
笑向卿卿道,耽书夜夜多。出来看玉兔,又欲过银河。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戊戌二月二十六,忽见大雪漫空来。长老惊叹共相语,非时有雪诚怪哉。

阳爻四画已出地,至今百蛰不闻雷。怪得气候斗暄暖,便疑赤帝来相排。

黑风倏起捲沧海,白日黯黯如烟煤。须臾大雹杂猛雨,满地走迸琼与瑰。

阴气蓄怒固未已,即时飞雪相倾颓。青灵何处避威侮,苍凤停车寒毰毸。

天地万物失光彩,草树僵冻成枯荄。凌暴春工大酷烈,似恨百花先时开。

隐公三月亦雨雪,仲尼春秋书为灾。是时鲁国行谬政,天心可用人理推。

我疑此雪不虚应,必有沴气戕栽培。去年六月已大水,居人万类生鱼腮。

当时夏税不得免,至今里正排门催。农夫出田掘野荠,饿倒只向田中埋。

方春鸟兽尚有禁,不许弹猎伤胚胎。而况吾民戴君后,上官不肯一挂怀。

岂无愁苦动天地,所以当春阴气乖。只消黄纸一幅诏,敕责长吏须矜哀。

蠲除馀租不尽取,收提赤子苏饥骸。沛然德泽满天下,坐中可使春风回。

太湖石畔种芭蕉,色映轩窗碧雾摇。瘦骨主人清似水,煮茶香透竹间桥。

阿母棚中犬骨收,仰眠对语小詹头。少将故事留诗活,不为儿孙骨相谋。

萍梗天地间,初不异万物。
可能发深省,惟有一事实。
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离京近残暑,归路有新蝉。
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若教吟兴足,西笑是何年。
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

十年不得舞衣班,行尽天涯万里山。黄阁伴食空皓首,苍生未济漫胡颜。

新朝兵革征方食,旧隐烟霞尚未还。衮衮簿书尘满眼,衰翁奚暇谒松关。

圣贤不浪出,处士匪怀居。
孔明是何人?高卧南阳庐。
躬耕良自苦,待时故踌蹰。
所为梁父吟,岂比封禅书?

栖迟四野外,陆沈背当时。循名掩不著,藏器待无期。

羲和策六龙,弭节越崦嵫。盛年俯仰过,忽若振轻丝。

片帆重到绿杨城,落落晨星感旧盟。厄闰黄杨贫宦境,回甘谏果故人情。

鬓丝禅榻消春梦,花幔茶樯听玉笙。倒载青骢谁更识,红楼犹记酒狂名。

凤环捧席带香屏,鲸杯倚枝和云卷。

春风几时来,幽嵓巳青峭。野径无人行,孤花自相照。

天吴泣海枯,化石空山中。
陵谷历千变,倒倚蓬莱风。
铁壁立峭绝,轂波漾玲珑。
前岩寄游屧,大巧藏神功。
素屏三十丈,画手谁与同。
落叶满衡皋,潇潇风雨夕。
一灯溪上明,何处独归客。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
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
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
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駸駸。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独枕孤峰忘岁月,梧桐叶落始知秋。
若知扑落非他物,始解纵横得自由。
万仞悬崖丝系腰,百尺竿头独打翘。
大洋海里骤骅骝,须弥顶上驾扁舟。
好个通天作略,自然脱体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鸡鸣高寺共登攀,十万人家俯视间。江阔白翻三峡水,窗虚青受六朝山。

西风老树经霜醉,落照疏钟送客间。贪看秋光怜菊影,月明连辔下尘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