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麦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音发在山南,回声响在山北。

四月里太阳从东北升起,刚爬上山尖,麦儿还青,

转到中天,麦穗已黄熟。

鹖旦不停地叫着,催着农民们早早起床;竹鸡又鸣起,报告大雨将来,乌云如墨。

大妇带着镰刀出门,小妇背上筐子跟着。

上田垅先捋取青穗,下田垅麦已捆成束。

田家以苦为乐,怕什么头发枯黄面容焦黑?

达官贵人们祭祖后已经尝新,喝着酒大宴宾客。

一曲奏罢吃饱喝足犒赏奴仆,怎能想到农民们一口也没吃着?

他们把好麦都交了租赋,又把剩下的上市场去出售。

正忙着收麦又要赶着插秧,毕竟丰年太少凶年太多,田家辛苦是无可奈何!

献上我的打麦词,又当作一首插秧歌。

注释

彭彭魄魄:象声词,打麦的声音。

海峤(jiào):海中的山,指日出之处。

鶡(hé)旦:古籍中记载的鸟名,一说寒号虫。

竹鸡:鸟名,分布于江南,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

大妇:大儿媳。 腰:腰间插着。

具:准备。逐:追。

上垅:走进麦田。捋(luō):用手握住抹下来。

束:捆。

敢惮(dàn):不怕。

荐庙:用新麦祭祖。 尝新:尝食新麦。

酒醴(lǐ):美酒。 雍容:华贵大方。 会所亲:和亲友聚会

厌饫(yù):吃饱喝足之后的剩余。 劳:赏给。

岂信:怎么相信。 未入唇:未曾进过嘴。

输:送。 公赋:公粮。

求市人:求人买。 市:买。

麦秋:收麦季节。 秧禾:插秧。

赏析

  古诗中反映农民困苦生活的作品很多,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张籍《野老歌》、皮日休《橡媪叹》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打麦》不落窠臼,内容更丰富,艺术上颇多创造。

  这首诗集中抒写了农民的终生劳苦,流露出强烈的恤民情怀,及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懑。全诗可分为两段,从开头到“敢惮头枯面焦黑”为上段: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在北。”诗名“打麦”,开头就直承题意。但不是正面描写农民劳动场面,而是用相互回应的一片打麦声,侧面取影,写出了紧张艰苦的工作情景。接着作者撇开打麦,蓦然跳跃到打麦以前的收割。“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这里用夸张手法描写麦子成熟之速,目的是突出麦收的刻不容缓,渲染了农民抢收的紧迫性。“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鹖旦夜鸣催人,风雨将至,不抢收则颗粒无获。这两句进一步渲染出抢收的紧张气氛,引出下面对收麦的正面描写:“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只写妇女,实际上却已包括丁壮,笔墨简洁。捋青随即成束,既写出田家动作的熟练、紧凑,也写出神情的亢奋、紧张。白居易《观刈麦》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与之相比,此诗抓住了收麦场面中的特定动作,刻画更为准确。“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把农民的心理写得入木三分。夜无安眠,朝无少息,劳作很辛苦,但农民却以苦为乐。这里面有面对劳动果实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年成尚好,虽然所得无几,但不至于饿死道旁。这是凄楚的喜悦,辛酸的微笑。

  这段通过对收麦环境、劳动场面和农民心理的描写,充分反映了田家生计的艰辛。

  下一段从“贵人荐庙已尝新”到结束,由回顾收麦跳跃到展望食麦。“贵入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荐庙即献于家庙作祭品,醴是甜酒。贵人们雍容尝新,饱食有余,和田家的不曾入口形成强烈对比,揭示出耕者不食,食者不耕的对立。“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不耕者饱食却还有余,力耕者无食被迫售粮,田家的饥馁不言而喻,两者的对比又深入了一层。

  麦秋结束,劳作未歇,诗人构思又跳跃到打麦后的插禾:“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这里写插禾只是一笔带过,不再作具体描写,虚实相间,错落有致。“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打麦和插禾,虽然一为农事之末,一为农事之始,但贯穿始末的是送不走的“辛苦”二字。田家的辛苦又要随着插禾周而复始了。结尾结而不断,首尾相衔,内涵丰富。

  张舜民一贯重视民生疾苦,《画墁集》中有不少篇章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而此篇尤为突出。诗中强调了农民的终生劳苦,内容比前人开拓得更广。

  此诗在艺术上也颇有独到之处。诗题说“打麦”,却忽而收麦、忽而食麦、忽而插禾,以打麦为联系中心,结构跳跃动荡,又有章法可寻,对主题的表现有重大作用。

  由于作者热悉农村生活,因此在描写农村环境及劳动场面时,形象真实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描写贵人神态,着墨无多,却十分传神。两种形象的对比,互相映衬,更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诗中使用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参差,自由洒脱,避免板滞,很有乐府风味。诗中换韵三次,平仄交押,仄声的短促峭急,突出了农民的劳苦;平声的悠长平和,刻画了贵人的雍容自得。

  整篇诗不用典实,不用生僻字,质朴平易,任情而往,在宋诗中颇具特色。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毳幕承秋极断蓬,飘飖一剑黑山空。匈奴北走荒秦垒,
贵主西还盛汉宫。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江上相逢,更秉烛、浑疑梦里。寂寞久,瑟弦尘断,为君重理。紫绶金章都莫问,醉中□送揶揄鬼。看满头、白雪欲消难,春风起。
云一片,身千里。漂泊地,东西水。叹十年不见,我生能几。慷慨悲歌惊泪落,古人未必皆如此。想今人、愁似古人多,如何是。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上客刘公干,元戎郭细侯。
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

野径孤横雪外枝,岁寒了不受春知。世间所谓奇男子,除却梅花更是谁。

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
踏定太冲脉,壁上挂著口。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天梯云栈转龙旗,细雨凄风暗路岐。
七夕难忘祈巧夜,三乡不以望仙时。
曲江若悟贤臣语,汾水宁伤才子词。
此日铃声肠断处,后庭遗唱未为悲。

朋友以义合,久要贵不忘。结交或匪人,驺虞化为狼。

君不见市井人,杯酒忽相得,倾虞泻胆无所惜。一朝需求不称意,口里驱蛩心上蚝。

更闻背语触疑心,墙角车轮亦生趐。君不见耳与馀,又不见田与窦,当其得意时,刎颈以相就。

宁知嫌隙反掌成,坐令衽席生戎兵。古人重结交,晏子真其人。

伾文执谊,羊豕之合,死生弃置安足陈。

南熏应律转朱旗,火帝乘离锦席披。榴吐千花承羽盖,蓂开五叶拂瑶墀。

冰盘错出仙人掌,金缕遥分织女丝。复道龙舟方竞渡,衔恩共许向昆池。

每怜橙荫好,端坐挹清芬。近树安茶灶,移根傍水云。

八风深浩荡,一气自氤氲。莫漫伤憔悴,繁华不似君。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

血溅金戈怒未平,毅然殉节一书生。仓皇独表衔须烈,慷慨犹闻击笏声。

辽海魂归元鹤唳,蜀江祠在夜涛鸣。即今恤难光宬纪,报国还留不朽名。

苍茫元气自无穷,万叠云山一抹中。欲识烟霞真骨格,好将消息问鸿蒙。

守岁寒斋里,开盘试奠辛。杯行犹是腊,酒醒即逢春。

天地长为客,风尘叹此身。岁时追往事,独有老随人。

承平洒翰向丘园,芳佩累累寄墨痕。已有《怀沙》、《哀郢》意,至今春草忆王孙。

霜叶吹红鹤影孤,雨苔封绿屐痕疏。
风才敲竹便疑客,雁不入山难寄书。
自有乾坤心最大,稍无根柢学皆虚。
闭门未了研朱事,多谢梅花慰索居。
忆自分茅日,王田半郢疆。
龙飞已三世,犹说内家庄。

软舞当筵叠鼓挝,盈盈翠幄总仙家。日斜歌罢行人去,零落东风荠菜花。

怡情开净界,长啸激清流。对此心偏远,欣然目与游。

波揩凉翠净,尘谢软红浮。矫矫中央植,閒居兴独幽。

心王不妄动,六国一时通。
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