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庆自天源发,恩从国爱申。歌钟虽在馆,桃李不成春。
水折空还沁,楼高已隔秦。区区会稽市,无复献珠人。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鼎食三牲养,貂冠五綵衣。
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调护山中竹,斧斤毋使侵。当门要移种,绕堑合分阴。
诗去惭如锦,书来定抵金。上言说儿女,其次及山林。
公生开元间,壮及天宝乱。捐躯范阳兵,竟死蔡乱叛。
其贤似魏徵,天下非贞观。四帝数十年,一身逢百难。
少时读书史,此事心已断。老来鬓发衰,慨叹功名晚。
嗟哉忠义徒,捷去不可缓。初无当年悲,只令后世叹。
一朝绝霖雨,南亩常亢旱。小人计虽得,斯民盖涂炭。
长歌永君节,千载勇夫愞。敬书子张绅,庶几古人半。
孤窗閒卧不胜愁,梦逐娇痴旧地游。绣阁牵衣欣聚首,妆台倚膝倩梳头。
惊魂夜半萧疏雨,分袂更残寂寞楼。枕上伤心无数泪,晚来宁忍一舒眸。
酒怀枯死渴不开,江口怒卷涛声来。临东亭前日滟滟,将水添入黄金杯。
江亭主人旧张绪,岸柳留人不能去。离情摇动十年前,寒绿须眉冷相聚。
飞云履舄我倦游,君尚逸兴凌沧洲。楼图卷出武夷色,呼吸石髓穷冥搜。
君诗曲折写清快,纵笔还愁海门隘。鹤声一一飞上天,无数江豚下风拜。
惊涛脚底鼋鼍奔,抛珠溅玉不敢吞。狂飙吹落阑干唾,恐有当年旧酒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