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华山,和神仙一起远游。
经过昆仑山,来到蓬莱仙山。
和神仙们一起在天空中遨游八方。
我想得到长生不老的神药,活到一万岁。
用诗歌表达心意,我愿登上高高的泰华山。
天地是多么地长久,人之相比,人生是多么地短暂。
世人都说老子清静淡泊,从来都不知道年岁已老。
又说赤松子和王子乔得道成仙。
没有听说过真正得道成仙的,也许得道的人可以长寿延年。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天地是多么长久。
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处没有它们的光芒呢!
天地化育万物,最尊贵的难道不是人吗?
各个诸侯管辖自己的封地,难道他们不是天子的臣民吗?
以施行仁义为本分,以遵行礼乐为荣耀。
用诗歌表达心意,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
春夏秋冬交替远去,昼夜推移,成为一年。
有德行的人遵从天意,所以他们行为始终人上天保持一致。
他们从不忧虑年岁老去,只会忧虑社会不安定。
生和死都由天命决定,因此,担心生死是愚蠢的行为。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春夏秋冬交替远去。
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让欢笑永随自己的心意。
盛壮年华和聪明智慧,将永远不会返回。
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将有惠于谁呢?
轻浮放荡,逸乐苟安,又是怎样的行为呢?
用诗歌表达心意,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
注释
泰华山:华山,亦称太华山,为中国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县境内。
神人:神和人。
蓬莱:东海中的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飘飖(yáo):飘荡,飞扬,风吹貌。
俱:一起,在一起。
思得:想得到。
何:多么,为何。
人道:为人之道,人的道路。居之:居天地之间。
世言:世人说道。伯阳: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字。
殊不知:犹言竟不知。
赤松:赤松子,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王乔: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
亦云:也说。
得之未闻:得知以前从未听说之事。
庶:但愿,或许。以:得以。寿考:寿命的考量,长寿,寿数,寿命。
明明:光明貌。
光昭:光照,照耀,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二仪:天地,日月,阴阳,父母。合圣化:合并圣化。
贵者:尊贵者。独人不:唯独人不是。
率土:“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
莫非王臣:没有不是王臣的。
四时:指一年四季的农时,四季。更:更加。再。
以:已经。成岁:成为一年。
大人:以人为大。先天:以天为先。
而天:如天。弗违:不要违逆。
不戚:不悲伤。年往:年岁过去,年龄老去。
忧世:忧愁人世。不治:不能治理,不安定。
存亡:生存和灭亡。有命:有天命。
虑之:忧虑这些。为蚩:为痴愚。蚩,白痴,无知。
戚戚:忧惧貌,忧伤貌。欲何念:打算顾念什么。
所之:所去的地方。
壮盛:壮年盛年。智惠:智慧和恩惠。
殊不:竟不。殊,很,甚。
爱时:爱惜时光。进趣:追求乐趣,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进取,追求,求取。
将以:将此用以。惠谁:恩惠于谁。
泛泛:泛泛地,寻常地,简单地。放逸:放纵逸乐,豪放不羁。
亦同何为:又等同于什么。

赏析

  这首诗写的都是虚幻的内容,写游仙时的情境和心态。先写人神人远游。诗人有感于“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希望得到神药,延长寿命。但人生短暂,有无神药,能否长寿,将信将疑。于是笔势陡转,由神仙世界直转世俗人间。写日月普照,“贵者独人”。在人间,应当尊君王,行仁义,守礼乐,不必追求长寿,需要忧虑的是乱世还没有得到治理。诗人虽然年老,但雄心不灭。“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在普遍的忧生意识中融入了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独有的生命价值观。但这种情思没有持续下去,因而最后笔势再次陡转,写想过随心所欲的放纵生活而又于心不安的矛盾心态。

创作背景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公(曹操)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曹操时年六十一岁,一生功业,大体成就。这两首诗当作于经历散关以后,为曹操晚年的作品。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你喜欢
涂黄仙子娇无力。秋花不敢争颜色。风物一番新。从今到小春。
新词仍险韵。赓续惭非称。桃李寂无言。此花名独传。
连年三换左朱轮,正用台郎第二人。
帷殿程书清刻永,家床添笏赐袍新。
润波仍跨洪河曲,敏政将肥瘠鲁民。
趣引前旍向桑野,汉皇恩诏重方春。
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绝嗜欲,断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

雪溪兴尽船当回,却拟登陆游天台。经行见一堂前路,转入湖山寻误来。

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
谁把王维旧墨迹,巍巍高挂安居前。
胜景应知世稀有,妙学丹青乃缩手。
嗟哉画有蠹损时,斯图寿比南山久。
壮气凛横秋,如何老作州。
有儿官左墄,无地办菟裘。
木落湖阴暝,书沈塞外秋。
佳城千古恨,树静晚风遒。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一径入青松,楼台峙化宫。雨深山果落,云去石床空。

树老多巢鹤,潭清或见龙。上方禅寂地,暂得寄尘踪。

天上玉郎骑白鹤,肘后金壶盛妙药。暂游下界傲五侯,
重看当时旧城郭。羽衣茸茸轻似雪,云上双童持绛节。
王母亲缝紫锦囊,令向怀中藏秘诀。令威子晋皆俦侣,
东岳同寻太真女。搜奇缀韵和阳春,文章不是人间语。
药成自固黄金骨,天地齐兮身不没。日月宫中便是家,
下视昆仑何突兀。童姿玉貌谁方比,玄发绿髯光弥弥。
满朝将相门弟子,随师尽愿抛尘滓。九转琅玕必有馀,
愿乞刀圭救生死。

去国那无鬓发华,白沙犹觉胜长沙。晴云乱眼江枫色,宿雨销魂野菊花。

过客谁能问名姓,加餐自不厌鱼虾。海陵仓粟年丰熟,吾亦惭为饱煖家。

天地斯文气味真,丹涯企仰渴生尘。小春又报梅花信,笑折临风寄美人。

丹刺罥人衣,芳香留过客。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

此峰屹立浩无前,信是人间别有天。铜柱何烦天北际,蓬山宁在海东边。

采樵巨箬多无骨,捣药灵禽或是仙。老我不能为狡狯,峰头看月几回圆。

十里河堤踏暖尘,老怀忽忆故乡春。泥金孔雀裁歌扇,刻玉麒麟压舞裀。

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而今白发东风里,疑是前身与后身。

数拳奇石四时花,两手挥成是一家。佳话流传人共羡,海盐张氏海宁查。

谁向江头遣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

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落花风。

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更无清兴在杯觞,不用蒲葵扇自凉。
月色静时山鹤叫,一庭秋景藕花香。

司业归河中,昌黎叙斯传。泉明去柴桑,亦仰二疏贤。

安静实循良,廉退景古先。所以振奇人,饮马亦投钱。

处贵在能贫,无求泽乃延。王侯昔下车,军符如火煎。

赈灾劳借箸,惩贪戒告缗。以此宽大政,疲氓稍息肩。

一朝解尘缨,厌作出山泉。岂徒宦情淡,耻与俗吏缘。

诗卷如牛腰,讼庭有鱼悬。天末来清风,请续归兮篇。

天高海阔,任翱翔尘外,白鸥黄鹤。蓦地西风吹客袂,湖上莼鲈曾约。

枫染林丹,葭飞渚雪。帆挂斜阳脚。蓬窗挥手,碧空烟净云薄。

遥忆邱水潺湲,叔牙山好,在根盘枝错。西晋东川多慷慨,一叶天涯重落。

十载乡心,三秋归梦,想故窝安乐。飞鸿目送,素衣怊怅京洛。

凭栏却讶春归早,辜负养花天。青黏天外,绿啼雨后,红褪风前。

墙围蕉叶,径抽粉箨,窗簸榆钱。懒寻双陆,冷抛蹴鞠,闲挂秋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