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江清端可乐朝饥,崄处行人尽得知。平陆波涛良叵测,崄中却自是平夷。
扶桑暾出犹苍凉,轩楹照耀瞳眬光。金矿铸橘一点火,丹心倾葵方寸长。
如中朱乌秩东作,似鸣仓庚眷载扬。凤凰千仞览辉下,梧桐况复生高冈。
举世重豪华,何人爱幽独。达哉晋处士,远心寄松菊。
物理本寻常,道胜乃芬郁。前哲流其风,吾生踵其躅。
贳酒箬水头,援琴岘山曲。青钱挂高筇,紫团出深竹。
籊籊渭之滨,猗猗淇之澳。徐徐柳外嬉,款款花边肃。
道义常交儆,声利久不辱。烨烨长生桃,辉辉内光烛。
觞咏集浮洲,形骸归寓屋。逍遥本今夕,分㩦在明旭。
遗编翻不忍,转忆课经时。过爱翻成薄,求全屡受笞。
一灯寒夜影,十载膝前儿。辛苦成何事,酸心我不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