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

两汉·佚名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蒿里是魂魄聚居之地,无论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都不免一死,魂归蒿里。主管死亡的神对人命的催促是多么紧迫啊,人的性命不能久长,更容不得人一丝的犹疑。

注释

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
无贤愚:无论是贤达之人还是愚昧之人。
鬼伯:主管死亡的神。
一何:何其,多么。
踟蹰:逗留。

赏析

  蒿里在泰山下。迷信传说,人死之后魂魄归于蒿里。歌的开头提出疑问:“蒿里谁家地?”疑问的所以提出,在于下一句:“聚敛魂魄无贤愚。”人间从来等级森严,凡事分别流品,绝无混淆,似乎天经地义。所以诗人不解:这“蒿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那里为什么不分贤愚贵贱?人间由皇帝老子、王公大臣及其鹰犬爪牙统治,那么,这另一个世界,是“谁家”的天下,归谁掌管呢?人活着的时候绝无平等可言,死后就彼此彼此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两句说,“鬼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一旦他叫你去,你想稍稍踟蹰一下也不可能。“催促”得那样急,到底为的什么?求情祷告不行,威逼利诱也不行。人间的万能之物——权势、金钱、这时候完全失去效用,不能代死。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看来,“鬼伯”是最公正廉洁的。然而,他可敬却不可亲,没有人不怕他。不管凤子龙孙,也不管皇亲国戚,他都是一副铁面孔,决不法外开恩,也不承认特权。无论什么人,对他都无计可施。

  这篇歌辞反映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种种思索。但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其认识还不能离开唯心论的前提。

  艺术表现上,此诗则以自然见其本色。全篇四句,两两设为问答,如随口吟唱,联类成篇。

  猜你喜欢
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吴王醉后欲更衣,
座上美人娇不起。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
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茱萸满宫红实垂,
秋风袅袅生繁枝。姑苏台上夕燕罢,他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昴宿光芒,德星家世,当时飞舞华旗。风清玉宇,珠露缀瑶枝。八桂苍苍耸壑,同椿木、同数秋期。黄堂上,油幢转影,美酒注金卮。
英躔,名誉早,青箱传学,黄绢D461辞。说江东治行,召杜肩齐。畏爱双行五管,收绣斧、却把旌麾。欢声沸,明年此日,公在凤凰池。
圆期压秋半,飞影破云端。
明极翻无夜,清馀遂作寒,
桂繁团露湿,轮驶渡河乾。
且置穷边思,何殊故国看。

不道夫差势独夫,因持越计败全吴。陶朱智则诚为智,欲把忠臣比得无。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骑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何处笳声咽陇头,蓬婆城下不胜秋。霜飞白草惊胡走,月照黄河入汉流。

上策尽休搜套卒,中原新拜富民侯。羌西夜夜梅花落,烽火关山满戍楼。

辟掠閒愁自不干,因春成老亦看看。
花枝本自能时样,燕子从前有岁寒。
酒著酡颜衰似健,仗扶沙步雨犹乾。
杜门何似频还往,藉绿簪红趁逐欢。

迟速乘除转晚飙,布帆快意定明朝。庐山试问高多少,欲望西川万里桥。

小船平底曲栏干。人在画图间。雨湖也好,晴湖也好,消得身闲。

净慈灵隐三天竺,重叠献珠幡。千灯万佛,莲台高处,长是无言。

一庭淡月浸梨花,好景偏宜富贵家。风动珠帘香满院,玉人相对拨琵琶。

我发日以变,山色日以新。举杯试问山,古今阅几人。

我非山主人,聊为山之宾。杖可入幽险,诗能写清淳。

但恐我他适,山乎尔谁邻。

月上南枝啼夜乌,悲歌弹铗叹征夫。愁边逐日看周易,梦里随风谒太愚。

纵有征尘遮两眼,却无惭色上三须。真人已应千年运,伫待河清再出图。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此斸复何斸,恍若登春台。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

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

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

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

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

金山有穷士,寒暑未知年。曾向冰天饭,常乘露地眠。

居行无定止,琴瑟不须弦。得酒饮难醉,梦梦视上天。

山倚青霄北斗齐,晨光先映万山低。片霞残雪馀炉冷,朱橘绯桃荫草凄。

华岳逍遥云淡补,天台仿佛鸟轻啼。何时得访寻真路,踏破云烟兴不迷。

相期已是违残腊,雨雪蹉跎又半春。自别清癯池上影,每怀淡远月中神。

迢迢驿路诗难觅,渺渺罗浮梦那真。晨夕巡檐频索笑,却教妒煞住山人。

岧峣阊阖云,蹀躞绣鞍马。
细毡侍珠旒,治道谈帝者。
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
秋渌晚涵山,挹以荐残斝。

碧梧深柳宛吾庐,短彴回廊任所如。孤艇泛从残雨后,好山看到夕阳初。

池塘春草连宵梦,宛洛秋风尺素书。莫向南天频怅望,画图终日正相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