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可谓形神毕现。
“铁骢”为青黑色相杂的马,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以“金”、“铁”来修饰“鞭”和“骢”,平添坚强的力度。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此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激情、飞动的气势。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
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指李侍御远赴安西所经之地。汉代李陵与匈奴交战的遮虏障远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则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 “功名”句;对句指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之地——太白峰东的长安。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虽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 “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 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这一联只列地名,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尾联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
际晓闻君已出城,晚来消息未分明。尊开漫自誇清酒,诗到真如食太羹。
雪土细穿春草绿,雨帘高捲暮云平。虚堂烛火棋枰在,可惜无人坐五更。
平生随牒浪推移,只为生民不为私。万里翠舆犹远播,一身幽圄敢终辞。
鲁人除馆西河外,汉使驱羊北海湄。不是故人高议切,肯来军府问钟仪。
黄塘烟景似曹溪,为扣禅关屐拂堤。香散上方云外馥,偈开尘界梦中迷。
心閒那觉风幡动,棹影翻惊鸟雀栖。便欲早寻莲社约,他时应不复眉低。
处事元如寄,浮生疑即归。床头琴绝响,灯下泪停挥。
斤斧侵乔木,莓苔掩旧扉。秋霜惊满鬓,堪惜故人稀。
大江西上舆图开,绣衣传诏从天来。中书机务政辐辏,赞画献替须贤才。
吴君壮年进士选,错落襟抱皆琼瑰。摄官县庭治方洽,入掾省署班遄催。
忆昨初从监郡日,慷慨艰难为时出。国恩未报寇纵横,抚字差科殆无术。
火炎水湿良苦心,电激飙驰恒定力。吏奸毫发彻蔽欺,民瘼颠厓获苏息。
此行谁道案牍轻,司徒深坚瑞州城。乘骢宪使荣昼锦,尚书列坐分兵刑。
九重忧顾在宵旰,四方利害推廉明。士夫讲学待今日,勿以富贵移平生。
马蹄伫看长安遍,黄河水清喜重见。银箭宵鸣白雁传,宝图晓驾苍龙献。
日绕宾春上林苑,花迎谒帝含元殿。燕山佳气五陵高,凤池早颂樱桃荐。
海榴花里簟纹疏,五月清凉八月如。遥忆故人家庆处,綵衣寿酒献菖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