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武双全,年轻时意气风发,曾有一首词自赞:“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北宋灭国,是陆游一生中永远的痛,他一怀忠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小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中国人都熟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诗句,这首诗所表达的情绪也是相通的,反应的是在诗人特有的政治处境下,心念复国,若有所待,非常幽微,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
从诗比较明朗的格调上看,这应是陆游中年时期的作品,当时的政治空气应该是,偏安势力牢牢控制政局,北伐派的处境至为严酷。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说的是诗人自忖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但是,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年复一年的等待并没让他感觉到绝望,“自分”二字准确地传达出了他的这种心态。
要知道,在当时的氛围中,能保持这样比较舒解,比较积极的心态并不容易!
就像这眼前大雪覆盖,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样——你可能理解到,那雪中咏诗之人的高标逸韵?……
浓烈的诗情画意,夹杂着无法言说的身世之感,虚实相照,浑然一体,烘托出一种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惯有风格,也是我们的祖先奉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一份独到财产。
故山纵得归,无复昔遗老。家风知在否,后生恐难保。
似闻老翁泉,曾作泥土燥。穷冬忽涌溢,络绎瓶瓮早。
此翁终可信,明月耿怀抱。从我先人游,安得不闻道。
无孔铁锤三五百,烹金炉里铸成来。就将一个轻抛掷,击得玲珑窍子开。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
携手踏莎行,微茫草径缺。幽人兴未已,芒屦穿林樾。
村墟上暮烟,衣袂微风发。遥寻钟磬音,远公庐暂歇。
乘兴复登高,东岭起明月。皓色坠深潭,清光见毫发。
远树何苍苍,云峰忽出没。盘礴夜转深,零露浸履袜。
握手离亭一黯然,北风吹送渡江船。斗边自上丰城气,明月谁知是各天。
二月黄鹂枝上啼,桃花流出武陵溪。仙源此去无多路,独自寻芳信马蹄。
蜀山万叠塞杳冥,姒后导江驱六丁。凿开巫峡通东溟,云峰十二张翠屏。
楚王曾此逢娉婷,我今访古征棹停。攀陟危磴高竛竮,山巅丛祠竹柏青。
庑门泡钉熠繁星,中有神人坐明庭。丱妙二八侍玉軿,炉烟袅袅春昼静。
时有幽鸟窥虚棂,空山无人语铎铃。花气醉人午不醒,不㝁久竹生青宁,神鸦迎客颩修翎。
洞房明洁尘不到,灵山草木都含馨。我闻瑶姬生帝廷,左右玉女给使令。
出入风雨走雷霆,太阴贵真自鍊形。岂向浊世侪尹邢,洛川有妃湘有灵。
骚人微辞多不经,曲士妄言亦妄听,朝云暮雨讹千龄。
我欲驰烟向山庭,削除旧迹镌新铭。山灵闻言若首肯,世间绮语空膻腥。
风捲河潢翻玉液,段云散雪琼花密。分明放下水晶帘,垂垂若护蛟龙室。
蹑空扪萝坐歌崖,林暗晖晖山外日。晚风泉声杂松吹,百鼓争呜间箫瑟。
山南山北知几泉,凡派常流我非匹。惜哉前哲不特书,仅留一记夏生笔。
赖有陆子狄牙口,高下品题曾不失。君今试看锡山碑,天下何泉居第一。
西京高隐乐徜徉,霄汉乔松福荫长。画里邃深挥素匹,文章豪富括青囊。
性成孝节标枫里,诗有渊源话玉堂。正喜逢年椒献颂,捧觞拜首祝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