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武双全,年轻时意气风发,曾有一首词自赞:“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北宋灭国,是陆游一生中永远的痛,他一怀忠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小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中国人都熟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诗句,这首诗所表达的情绪也是相通的,反应的是在诗人特有的政治处境下,心念复国,若有所待,非常幽微,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
从诗比较明朗的格调上看,这应是陆游中年时期的作品,当时的政治空气应该是,偏安势力牢牢控制政局,北伐派的处境至为严酷。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说的是诗人自忖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但是,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年复一年的等待并没让他感觉到绝望,“自分”二字准确地传达出了他的这种心态。
要知道,在当时的氛围中,能保持这样比较舒解,比较积极的心态并不容易!
就像这眼前大雪覆盖,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样——你可能理解到,那雪中咏诗之人的高标逸韵?……
浓烈的诗情画意,夹杂着无法言说的身世之感,虚实相照,浑然一体,烘托出一种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惯有风格,也是我们的祖先奉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一份独到财产。
江介多悲风,川广不可越。畏涂非吾土,游子怆明发。
群山起楚蜀,众水会溟渤。地险自适然,天衷岂端设。
凭陵三国际,偃蹇五胡末。非无英雄姿,于此智勇竭。
疑城尚虎踞,虏马馀饮窟。人谋虽工拙,神物有予夺。
请陈真人朔,颇事丹浦伐。风云埽氛埃,雷雨救焚暍。
禹功东渐海,汉使南诮越。太平自兹始,盛德信贻厥。
山僧住山冷如水,春寒夜坐无衣被。隔窗短烛分照人,明发罗君戒行李。
问君行李能几何,重等须弥轻过纸。世人所有君独无,两脚一肩行百里。
世人所无君尽有,九象五丁驮不起。君昔读书书笑君,蠹鱼腹里寻糠秕。
一朝糠秕发灵芽,浑沌重生圣贤死。死者已死生者谁,俗士得皮君得髓。
六经放下无一言,直向穷荒唱宗旨。东西南北同此心,大道为公应尔尔。
题诗寄语彼都人,谛观今日罗夫子。
几年湖海,飘零都惯,犹然百尺高眠。傅粉何年客,曾同听、中夜急雨鸣泉。
三生石上精灵在,空遗恨、雪雁风蝉。肠断处樱桃旧梦,一时重记难全。
堪怜多愁多恨,叹樊川杜牧,曾断哀弦。回首青楼,玉箫月冷,血书午夜残鹃。
伤心忽听离鸾曲,盼不到、春草芊绵。憔悴煞、一窗灯暗,三更酒冻银船。
凭高四顾战尘昏,鹑野山川自吐吞。渭水波涛喧陇阪,散关形势轧兴元。
旌旗日落黄云戍,弓剑霜寒白草原。一饭悠悠从漂母,谁怜国士未酬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