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三年间我的梦魂时时飞向吴中故园路。我送只传信的黄犬,随你返回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摆渡,切莫惊吓了鸥鸟白鹭。吴中四桥的河湾渡口,当年都是我常游的去处。

我曾像王维描绘《辋川图》那样,细细品味吴中暮春景物,也常常吟诵王右丞的诗句。定个还乡的归期天公已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注释

伯固:苏轼诗友苏坚,字伯固,随苏轼在杭州三年。

黄耳:狗名。这里用此典表示希望常通音信。

《辋川图》:唐王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

小蛮:歌妓名。这里指苏轼侍妾朝云。

赏析

  这是首送人之作,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此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自己之“归计”。

  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词人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全词写词人思念朝云,写法婉曲,含蓄深沉。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风雨欺人后,枝头已自疏。鸟啼因散去,花落是惊馀。

冲雨知何许,流声已瞥如。不应红颤雨,犹似暗沾裾。

青子疑弹雀,红桃借网鱼。开元宫更远,王母寄谁书。

雨歇城南泥未乾,遥知独立整衣冠。
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辽东管幼安。
绿阴展尽身犹远,黄鸟飞来节已阑。
安得一樽生耳热,暂时相对说悲欢。

铁作骄幢不易摧,望林谁免渴趋梅。院门报钥人初断,天气才阴日又开。

倦路已先衰鬓雪,思家难遣寸心灰。冲风正起还飞下,何物元非阿滥堆。

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虫声竟夜引乡泪,
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
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
一夜凉颸动碧厨。晓庭飞雨溅真珠。玉人睡起倚金铺。云髻作堆初未整,柳腰如醉不胜扶。天仙风调世间无。
谁艰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尽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

书来相借问,客至欲如何。自草黄庭去,归来管割鹅。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山色湖光占几分,丰碑平哱此铭勋。罗浮风雨魂归处,零落松楸太保坟。

阴虫鸣空阶,危叶堕高树。秋风虽昨日,所遇已如故。

悠悠岁方晏,采采行多露。芳香日可闵,宛彼兰与杜。

忆从按辔试初程,振鬣风前听一鸣。小队郊迎争騕袅,短衣野猎任纵横。

晚凉柳下亲看洗,夜后槽间仆代更。谁信死生难倚托,敝帷一见惜深情。

穷达皆归命,亏成不挂心。
醉余便腹睡,棋罢掉头吟。
孔雀门阑旧,骊驹院落深。
可堪重剥啄,寂寂杏花阴。

李郎勋阀子,被服作儒生。年少胆气粗,俗尚鸿毛轻。

平视裘马豪,横突辞赋营。前瞻圣贤域,徐闯八九程。

譬如堂堂陈,势莫敢与争。又如虎负嵎,可避不可撄。

况服声利驾,肯移跬步旌。齐由尚功大,鲁以秉礼名。

在忽故辞偶,于渭事亲迎。道同千方合,书组万缕情。

讵谓林下穷,可馆世上英。临风歌玉树,促刺愧冰清。

元天高北列,日观临东溟。入河起阳峡,践华因削成。

岩险去汉宇,襟卫徙吴京。流池自化造,山关固神营。

园县极方望,邑社总地灵。宅道炳星纬,诞曜应辰明。

睿思缠故里,巡驾币旧坰。陟峰腾辇路,寻云抗瑶甍。

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宣游弘下济,穷远凝圣情。

岳滨有和会,祥习在卜征。周南悲昔老,留滞感遗氓。

空食波廊肆,反税事岩耕。

槐市最清严。喜辟新居敞画檐。月转回廊花映槛,垂帘。

风弄银钩戛响尖。

伴侣故乡淹。辜负琴樽乐事兼。绣阁依依浑似梦,愁黏。

便饮香醪不喜添。

画戟如霜,绮疏如水,篆香渐微。向莺花多处,青山衮衮,鹭凫散后,落屑霏霏。曾是鸾台金马客,一场梦觉来人事非。多少话,付无心云叶,自在闲飞。
想看燕鸿易感,□几度春往秋又归。见黄馀露点,东坡菊赋,清传雪片,处士梅诗。向此年年开寿斝,算今古人生七十稀。歌啸外,作皇朝遗老,名字辉辉。

耳余刎颈交,其固如胶膝。一旦利害临,易辙成仇嫉。

吾观古君子,澹然谈接膝。持心如镜平,何尝指白日。

广交兴绝交,两论俱可黜。

芒砀云寒白日沈,犹闻父老说淮阴。一生误相君之背,九死难明臣此心。

烹狗早知千古恨,钓鱼悔不五湖深。囊沙背水浑间事,赢虱功成漂母金。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者佛,两缘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恺悌君子,
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贻尔子孙,百禄萃之。
采采者菊,于邑之城。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彼美淑人,
应家之祯。有弦既鸣,我政则平。宜尔栋崇,必复其庆。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彼劳者子,
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企彼高人,色斯遐举。
采采者菊,于宾之馆。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
是焉披玩。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怆其仳别,终然永叹。
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岂微春华,
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诗人有言,好是正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