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诉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在词人的笔下,暮春的景致使人眼花缭乱。“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二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读者的眼前。一株株樱桃,硕果累累,红得像着了火;一架荼正盛开着白雪般的花朵,与火焰般的樱桃交相辉映,整个园林红妆素裹,分外娇艳。“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牵引着初产的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呼朋引伴,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可是好景不长,恰如前人的名句“开到荼花事了”所标示的,高潮一过,春姑娘就要回去了,想挽留也挽留不住。也许正是因为预感到春之短暂,乳燕才飞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那些自在的流莺,也因此而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竟然使人有“怯”的感觉。燕之“弱”,莺之“怯”,其实都是词人感伤春天心理的外化,辛弃疾这里则是满腹心事。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春归是象征着希望破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无情推移,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恨,于是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这三句与词人的名篇《祝英台近·晚春》的结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用语和含义都很相似,只是这里语调更为急促,意思更为直截了当一些。词人似在对空呼喊道:千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却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已经愁肠千结,无法解开。这一串怨春之语,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肠千结”三字,尤能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词的下片,具体而细致地抒写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换头的四个三字句:“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承“肠千结”一句而来,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愁怀浩渺,语意悲怆,英雄的孤独感拂拂生于纸面。所谓“古今遗恨”,按字面之义自然是指从古至今的恨事,但怀古是为了伤今,因而这里的“古今”,偏重于指“今”。“今”之恨,莫过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向人们说明:词人之“恨”的内容,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的家国大恨;而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响应都寥寥无几,此恨几乎无处可以倾诉,这又是自己满腔愁恨之更深一层。紧接“蝴蝶”二句,化用唐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而变其意。《庄子》上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来文人就将做梦称为“蝴蝶梦”。千里梦,指自己的想家梦。子规的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这两句,是就情造境的哀婉之笔,以深夜不寐的痛苦情景,来将上文所抒写的内容进一步向广阔的时空延伸。一个“不传”,一个“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使得这两句比崔涂原诗更为凄切地表达出思家念远之悲。还须指出的是,从词人的生平、思想及上文的“古今遗恨”等来综合判断,这里的所谓思家,不是思念其江南地区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老家。全阕的结拍云:“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声声”,承“子规叫断”而来,可谓善于呼应,构锁严密。“劝人归,归难得”二语,修辞学上称为“顶真格”,其作用在于文气贯通地倾泻自己的苦痛之怀。这里以情语结束,但由于与前面的形象描写相联系,并且语意真挚感人,所以这个结尾仍然富有韵味,令人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油然而生共鸣之感。
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可分为直抒与曲达两种。所谓直抒,是指张口畅谈,议论之声滔滔不绝,悲壮之情,慷慨豪迈之志,全盘托出,没有半点含蓄,从不凭借外物,不依靠比兴等手法。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忧愤。此词就是属于后类。
山送月来,水漂花出,一片吴墟焦土。坡陀衰草下牛羊,镇苍凉、废谯沈鼓。
青芜漫赋。衰残霸、都倾一顾。话遗尘、有故宫归燕,伤心高处。
登临阻。玉槛瑶梯,梦断香屧步。只馀秋色过墙来,做愁颦、岫眉当户。
霜笳暗度。恁吹彻、觚棱无主。剩荒丘,夜夜啼乌更苦。
马蹄踏遍龙沙路,载笔频年从属车。且缓驰情向萧散,禁中颇牧有谁如。
岁晚天地闭,积阴冻乾坤。大钧止亭育,群鬼私自尊。
窃弄造化柄,擅令众阴存。幽奸发玄漠,死气蒸黎元。
朋党渐相蔽,大辰诉其冤。帝惟百物忧,恐不见阳春。
敕使拘众鬼,朝曦送微温。大明焕幽郁,和气迥昆崙。
初晓尚馀禀,渐高遂增暄。烦冥避穷朔,玉烛调中原。
众蛰久僵俘,今来更腾鶱。微禽鴳与雀,弄影势飞翻。
草木反生意,益思擢鲜繁。潜鱼离冰穴,无数游清源。
嗟我同此庆,兀然坐朝昏。缊袍幸可赖,卒岁无复论。
稍稍出辞气,仰天荷公恩。始知过狐白,愿得陈至尊。
昔宋有愚叟,亦能款君门。况今事西讨,十万罗櫜鞬。
烽火通警急,铁衣绕夷蕃。幸悲堕指魄,少慰无衣魂。
诚使胜挟纩,岂在衣便蕃。斯言出感激,忠信非诈谖。
何由露天听,虎豹守天阍。
旄头焰射榆塞红,穹庐夜徙狼山东。边头十堡九堡空,虎衔髑髅狐啸风。
箭书入奏龙改色,天兵啴啴下西北。旌纛卷空空宇黑,冬官老臣奉丹敕。
百万刍粮纷崱屴,插羽鸣金捣河碛。朔方血云蛇火赤,勃勒残兵走无迹。
归来谒帝甘泉宫,手执筹边书一通。当廷不数搴旗功,呜呼老臣开济忠。
晓日沙堤散朝宴,黄金厩马辉相炫。道傍观者谁不羡,韩公范老今重见。
清时才似季方稀,此日都亭四牡騑。转饟恩从天上出,趋庭人自日边归。
玺书已动辽阳色,綵服还增汉水辉。闻说边储须石画,到来何以报垂衣。
虬户葳蕤永昼扃,上林朱果尚芳馨。谁吹暖律温寒谷,忽涌凉波接洞庭。
瞻鹿民狂音不择,剪鹑天醉问无灵。偶从凝碧池头过,急管繁弦忍再听。
老柏参深水,封题远寄将。发奁知长者,闭閤自调香。
紞如街鼓犹频敲,荒鸡山郭鸣嘐嘐。俶装西出临远郊,烟岚冷雾沾征䘯。
线路渐逼鼪鼯巢,幽壑俯见杉篁梢。晨星磊落高旻抛,日出下界闻喧努。
峰回径仄诚嵬庨,谁遣五丁开䂭磝。石崖中断风䬘䬘,当关一夫如虎虓。
仰攻坐废千冲轈,何须百二夸函崤。遐观又怯冈峦?,三峰离立殊顤{翏面}。
迁乔入谷登降交,向背起伏扬{方岑}旓。车骑历历无遁淆,仆夫竭蹶汗流骹。
朝饔遥指前山坳,道人行脚僧打包。我亦瓶钵随身捎,斋厨野簌陈尊肴。
洞门呀豁嘘笙匏,挥斥二酉凌三茅。华严法界非虚詨,岩牖枯藤罥蟏蛸。
雪色蝙蝠深壁抓,暗窥但觉寒生髾。试秉烈炬惊潜蛟,石髓凝滴形媌姣。
天花纷缀优昙包,大千色相同影泡。羊须有珠充仙庖,云浆一吸超凡胞。
悔不深入中心怓,此间结宇饶刍茭。乌犍百尾耕荒硗,草堂肯使狱陇嘲。
漫歌长句资欢譊,小胥为记邮程钞。
情痴幸挽香魂住。别七载、一朝重遇。词人得近免泥涂,问旧梦还如故。
恼煞封姨生来妒。难都把、锦帏深护。残香零粉遍天涯,那是可留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