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赏析

  第一首一二两句都是因果句:由于“病眼”,所以“逢书不敢开”,由于“春泥”所以“谢客亦无来”。而这正是他感到寂寞的来由,“更无短计销长日”,春末时节,日并不长,然而偏偏说“长日”,大概是从《诗经》的“春日迟迟”化来。这个“长”字,有力地表明了作者的寂寞无聊。因为越是无事可做,便越感到日长,这正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恶。“短计”,即肤浅之计,“短”与“长”字相对,连个短计也还想不出来,真是无法打发这漫长的一天。

  围绕栏杆行走,而且至于百回之多,这样写有点夸张,可是读者又感到真实,因为这正是绞尽脑汁想出的“短计”,他的“短计”,似平只有如此。这句话写得很具体,也很形象,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围绕着栏杆不停地打转转。

  以上两句,特别是末句,质朴无华,形同口语,这正是杨诗在语言上的一个特点。

  在百无聊赖中,不免思归了。作者此次寓居临安,是短暂的,没有多久,便由于“丁父忧”而回乡了。看来他很不习惯于这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

  第二首“不关老去愿春迟”,暗点题目的“春尽”。春天己经过去,但他还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他明确表白这个愿望是“不关老去”的,究“愿春迟”的原因则是“只恨春归我未归”,这就道出了作者的积愫,也点出了题目的“旅怀”,原来是因为春已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归去的缘故。“恨”字直贯“春归我未归刀。看到春归,“我未归”之恨愈甚。

  “最是杨花欺客子”,又转向“杨花”杨花者,柳絮也,东风劲吹,杨花自然要飞向西去。“向人一一作西飞”,乃是春天的自然现象,然而作者却认为这是杨花的有意恼人,有意跟“客子”为难似的。杨万里江西吉州人,吉州在临安之西,杨花从临安西飞,飞向自己的故乡吉州。一个寄离临安的“客子”,而且对临安的生活又是厌倦,对西飞的杨花即既羡慕又嫉妒。

  这两句的构思较之上两句尤为巧妙。周必大说:“诚斋(杨万里)大篇短章...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笔端有口,句中有眼。”(《宋诗纪事》五十引)“春归”已令人恨,更可恨者则是“杨花”,故用“最是”二字以表达进一层的“恨”:杨花无知,何能恼人?然而它的“一一向西飞”,岂不是明明有意向人炫耀?作者把无知的杨花写成有知,把杨花由于东风而西飞的自然现象,说成是故意恼人。把西飞的杨花,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思归心情。不知道周必大的评论是否也包括作者的构思,然而这种构思是的确够得上“写人情意,曲尽其妙”的。

创作背景

  公元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杨万里由于张浚的推荐,任临安府教授。临安府即今浙江杭州,为南宋首都。“无忧馆”则是作者给自己寓所起的名号。南宋时代,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杨万里正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难有所作为。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你喜欢

剪水工夫入细难,筛尘屑末粲豪端。司寒便合修年谱,凌室何妨践世官。

惠可立时师受记,焦先卧处众争看。只缘一窍丹成熟,四体那拘瘠与胖。

颓年寒暑不能禁,休较玄枵与实沈。
自古难销儿辈口,从来幸契老天心。
农登稼穑多储宝,盗息萑蒲罕窃簪。
持此效君强曝背,庶几三径许归寻。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
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
山中方雨笠,天外忽晴丝。
夕钓江澄练,春行路布棋。
乾坤供俯仰,岁月任差池。
有酒如渑在,何妨日问奇。

南都秉节望如山,总宪重来父老欢。杨绾相唐骄侈格,长孺在汉觐觎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今日仙輀向琼海,野人酹酒泣江干。

谁谓高僧不可逢,出城西望有云松。骑驴不畏青泥坂,柱杖遥寻碧玉峰。

少年祗北觐,初命戒南驰。虎踞石城壮,龙蟠钟阜奇。

国崇根本地,政肃纪纲司。佐幕先修己,趋台自履卑。

小心勤职务,一意谨操持。有过须知改,凡痾莫已医。

赴公恒起早,退食每归迟。损友非吾类,前贤尽我师。

谦虚终受益,敖惰恐招危。寡欲堪常乐,多营枉自疲。

勿贻君子贱,何畏小人嗤。馀力披书卷,平时远酒卮。

夭桃朝暮色,贞桧雪霜姿。永矢平生志,毋因薄俗移。

每虞端有道,万邑洁无私。左右亲规诲,兴居视表仪。

顾余今潦倒,念尔远暌离。行矣图树立,庶当光远期。

裁成天地道空高,品物流形亦太劳。小叠红牙开野萼,十分文彩付溪毛。

仙人霞帔何烦染,织女机丝不待缫。莫谓化工无快剪,西风吹面利于刀。

连云宿麦团碧浪,缀草落花成锦窠,
我来欲觅种桃者,猎猎空存庭下莎。

衡庐古巷中,高驾日相顾。芳草掩空扉,知君断幽步。

残烟北寺钟,暮雨西阊树。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空中缥缈景光新,但似云霞不似人。知道今来是何夕,桂花添得几枝春。

篱边不语自成蹊,红入秋丛见亦稀。乱插乌巾酬老健,轻浮白酒惜春归。

刘郎一去花何晚,陶令重来色已非。蝶散蜂藏无足怪,冷香寒艳不堪依。

有美东曹彦,科名四海传。长身片玉立,高论大河悬。

慷慨千人俊,驱驰万里天。贺兰西入夏,渤海北通燕。

剑拂边霜重,弓开垄月圆。文章韬虎豹,羽翮铩鹰鹯。

太华云随袂,长城雪拥鞯。黄河秋汨汨,黑水夜溅溅。

旅梦双胡蝶,乡心五杜鹃。倦弹宾馆铗,饥齧汉臣毡。

寒谷空吹律,焦桐忽断弦。泪乾慈母线,囊涩水衡钱。

遂感王门召,惟应国士怜。所蒙稽古力,幸免枕戈眠。

讲殿陈韬略,经帷侍简编。名从西域播,诗到外夷传。

天地重开辟,人材肯弃捐。词林翔鸑鷟,学海起蜿蜒。

飞动关元气,涵濡及远边。青云瞻象魏,紫气应龙泉。

士论争推择,王言益勉㫋。龙香濡露颖,风藻湿云笺。

杕杜劳还役,蒲萄赐别筵。玉关归定远,银汉送张骞。

君命不俟驾,祖生先著鞭。我知清白吏,人迓孝廉船。

大药丹初就,盘根节愈坚。郎星吴分野,宦辙汉山川。

兰秀仍藏谷,珠明必媚渊。有家供滫瀡,无梦属櫜鞬。

潘县花无数,庄椿寿八千。炙分黄雀美,鲙切白鱼鲜。

忠孝原如此,升沉合自然。锦衣行白昼,采服称华年。

下榻怀徐孺,衔杯笑郑虔。群黎劳抚字,多士荷陶甄。

暑雨清炎瘴,秋禾满大田。红收鹦鹉粒,青爇鹧鸪烟。

自笑雷鸣缶,深惭雪满颠。续貂吾岂敢,聊以致拳拳。

捣衣明月下。
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
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
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
将寄霍嫖姚。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崇替非无徵,兴废要有以。

自昔沦中畿,倏焉盈百祀。不睹南云阴,但见胡尘起。

乱极治方形,涂泰由积否。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

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

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

无令齐晋朝,取愧邹鲁士。

笑幽人无计遣穷愁,徒自费疑猜。怅风霜屡历,被谁播弄,不许开怀。

相必嗔侬好学,天不喜怜才。故设牢骚境,巧作安排。

是痴如教尽改,问穹苍可肯,赐我痴呆。果真因为此,何用更徘徊。

久情愿、愚顽懵懂,若然能、急速换灵台。也堪算、轮回摘贬,另付形骸。

栽松待成阴,种漆拟作器。人皆笑艰拙,往往后得利。

君看植凌霄,百尺蔓柔翠。新花郁煌煌,照日吐妍媚。

风霜忽摇落,大木亦彫瘁。视尔托根生,枯茎无残蒂。

先荣疾萧瑟,物理固艰恃。凌霄亟芳华,衰歇亦容易。

湖之水兮碧泱泱,环越境兮润吴疆。
蒲螺所萃兮雁鹜群翔,朝有行舻兮幕有归艎。
茭牧狎至兮渔采相望,溉我田畴兮生我稻粱。
我岁穰熟兮我民乐康,马侯之功兮其谁敢忘。
莼丝紫兮箭笋黄,取其洁兮薦侯堂,
醆斝具兮箫鼓张,日晻晻兮山苍苍。
侯之来兮云飞扬,隔微波兮潜幽光。
念山可为席兮湖不可荒,惟侯之灵兮与流比长。
万斯年兮福吾乡,乐吾生兮徜徉。

精气为躯造化功,游魂为变浩无穷。如何谓死为灭尽,反落禅诃断见中。

神化自然称不测,有无不著是真空。莫将空字谩归佛,虚实原于微显同。

鹿耳雄天堑,寒潮拍拍来。激涛翻白马,匝岸走春雷。

候月知宵涨,看波感后催。谁能慕宗悫,万里驾风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