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居

携手踏莎行,微茫草径缺。幽人兴未已,芒屦穿林樾。

村墟上暮烟,衣袂微风发。遥寻钟磬音,远公庐暂歇。

乘兴复登高,东岭起明月。皓色坠深潭,清光见毫发。

远树何苍苍,云峰忽出没。盘礴夜转深,零露浸履袜。

(?—1373)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初名瑄,字藻重,一作藻仲。少负才名,明洪武元年以考礼征,预修《元史》。太祖召至殿廷,擢翰林院编修,常呼为张家小秀才。洪武六年谪徙濠梁,道中卒。
  猜你喜欢

睡过花阴一丈,愁深酒力千钟。梦魂不得似游蜂。

瓶花无密约,到处自神通。

天上西湖似锦,人间骄马如龙。今年不与去年同。

飘零终不恨,难与故人逢。

寒食应无见,携樽炙更燔。墦间迷旧陌,陌上乞吾墦。

麟卧新华表,鸦啼古墓门。施施东郭客,处处乐游原。

冷眼看鹅炙,传家自瓦盆。若敖无麦饭,过者更销魂。

物景有先後,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垂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苹。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常二州春。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

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
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
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
紫桂风微急,红兰露遍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
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古人名教自诗书,浅俗颓风好力扶。口诵圣贤皆进士,身为仁义妈真儒。

任从客笑原思病,莫管时讥孟子迂。通要设施穷要乐,不须随世问荣枯。

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
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
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
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閒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梅关归路拜车尘,阁皂书来语意勤。始信凌云江海客,能怀闭户薜萝人。

酬知但有篇章旧,名世争看事业新。玉版金枨无用递,涧藤崖刻不妨频。

睥睨接崇岭,白处生浮岚。上有百尺厓,下有千尺潭。

尔非豢龙子,那敢穷幽探。

观书每成倦,徙倚凭斋阁。烟景翳山池,春阴敛花萼。

衰侵迫惆怅,节变乖行乐。不有恬然想,何因堪寂寞。

每缘旧业授齐陵,自计传衣得上乘。飞隼忽垂千里翮,悬萤虚负十年灯。

独怜南北朱曾泣,共讶玄黄墨屡憎。阮籍往途今未远,改弦从此莫因仍。

明月下西窗,窥我席东枕。枕中梦忽破,俄然转凄凛。

美人天一方,相见犹拾沈。何时引金罍?开怀笑歌饮。

秋行孝,孝堪赏,陆卿心在亲身上。洞庭佳实落尘埃,主人相顾真异哉。

卿家诚孝自感动,香生满袖亲颜开。呜呼孝哉兮痛罔极,江南风味罗前席。

尝新不及到亲旁,却与妻孥相对食。

洛阳多女儿,春日逞华丽。共折路边花,各持插高髻。

髻高花匼匝,人见皆睥睨。别求醦醦怜,将归见夫婿。

昔闻横行将,今无深入师。募我备行伍,易若呼小儿。

桓桓貔虎装,介冑光陆离。岂知行路人,深为世道悲。

帝城亦炎热,起坐向青霄。乍见檐前月,时闻楼上箫。

呼童窥绿醑,启户出中宵。待得南风入,微微动柳条。

甲子迁讹昔梦中,维桑回首又春风。吟怀平卷三分月,儒行虚留一亩宫。

莫讶孟郊家具少,翻嫌徐邈酒枪空。往时文彩吾能记,容易人间著此翁。

衡门掩白昼,芳树霭清阴。翳此桑榆晚,而无车马音。

梁空飞燕入,径僻落花深。愿慕羲皇叟,悠然上古心。

移家载雪河桥住,吟过余寒不出门。
人遗奚奴传吉语,天教词客寿清樽。
上林开到梨花了,次第牡丹红欲笑。
眉端闻说点微黄,应捧金牋承密诏。
名随人色满乾坤,涪水之翁有耳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