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暮色下放眼望去,杂草蔓生的原野尽显萧条,心情黯然忧伤凭高远眺归思难消。

在京口望向飘起的寒烟,乌鸦凄切飞过,夕阳下的秋色映照下雁边更显遥远。

江边上飘洒的落叶像极了落下的雨水,江浦色暗而风大,怕是潮汛要来。

频频极目远眺故乡,而终因为长江南北路途遥远而不可见。

注释

上官伟长:名良史,号阆峰山人。

芜(wú)城:扬州的别称。

平芜:杂草蔓生的原野。

堞(dié):城上的矮墙。

黯(àn):黯然忧伤的心情。

京口:今江苏镇江。

历阳,今安徽和县。

疑雨:江边树叶坠地,发出如下雨般沙沙声。

浦(pǔ):通大河的小河。

赏析

  这首诗首联描写古城周围的一片萧条景色,中间两联写登临远近所见,最后一联写诗人的归思乡情难遣。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虚实结合,写景工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怀乡念家之情。

  诗的首联刻画了古城周围的一片萧条景色。“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扬州地处平原,郊野一望无际,深秋季节,草木凋零,给人以荒芜的感觉。这里的堞代指整个城墙。在广漠的荒原之中,古老的城墙孤零零地矗立着,加上夜幕悄悄降临,这一切都显出一种冷落萧索的气氛。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的“归思”。作客异地,登临凭眺,本来就容易激发乡情,何况眼前呈现的又是这样凄清的景物,令人黯然销魂。开篇这一联给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两联写登临所见,一远一近。“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镇江在扬州的对岸,隔江相望,而历阳距离更远。从扬州城上眺望出去,京口一代的袅娜炊烟尚明灭可睹,而历阳那边的风物更加遥不可辨,只剩下一抹秋色。这一联都是写的远景,其中仍有稍近或更远之分,用“鸦外”和“雁边”暗示区别,写得很有层次。在这之后,诗人的目光收回来,注视于近处的江面。深秋的江水色调清冷,片片落叶坠入水中,溅起水珠,有如雨点。由于天色渐晚,江面水口风力增大,预示着涨潮的时刻就要到来。这一联写景中结合人的感受,体物工细入微,常为后人称引。而“清江木落”、“暗浦风多的境界”的境界,跟上一联的几缕青烟、一抹秋色,远近相映,浓淡互衬,合组成一幅江天惨淡的水墨图,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愁思。

  尾联诗人写归思乡情。“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诗人此时频频极目远望,故乡遥隔千山万水,渺不可见,只有慢慢长道,贯通江南江北,向着天边延伸而去。面对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叫人感慨万端,惆怅不已。篇末明点“惆怅”,妙在不说破惆怅的根由,把一片乡情隐没于“江南江北路迢迢”的画面中,就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此诗是和答乡里亲朋之作,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从思想感情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诗中不必再叙交谊,而交谊即在其中。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不炫弄才学,不雕琢文词,有别于一般的宋人诗作,可以看出诗人倾心于唐诗的趣尚。而已经衰飒,作风清迥刻削,仍缺少盛唐诗歌的浑厚气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在宋理宗端平年间诗人漫游吴越之时。上官伟长是严羽的同乡好友,这次他们异地相逢,同登扬州古城晚眺,各有题咏。上官的原作已失传,现只存这首和诗。

严羽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猜你喜欢
涧户芳烟接水村,乱来归得道仍存。
数竿新竹当轩上,不羡侯家立戟门。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与我言兮我愿。莫我知兮谁怨。全仗帝为媒。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更取堂名淇绿。要把北山万竹。一日倚云栽。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孙楚新裁得几篇,倚楼吟断夕阳天。游装书画春风棹,饮令诗歌夜月筵。

庭卉客怜书树好,瓶花自选一枝妍。炉烟细穟穿芸帙,砚沼微澜堕柳绵。

绮语难从开士戒,朋欢不受内人牵。羡君兄弟皆好同,愿就连床听雨眠。

野老经年不到城,夜来渐觉梦魂清。非关贫病逢迎懒,却恐疏狂礼数生。

濠上自知鱼有乐,云边谁识鹤无情。吟君好句如相见,唯欠春风半日程。

六月冷官还解热,解衣盘礴坐苍苔。
微风只在松梢顶,着意招呼不下来。
此生寡偶固其宜,何况身从老得衰。
门外设罗谁一顾,道旁倾盖子相知。
断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传故旧诗。
闻说沩山堪避世,卜邻他日更无疑。

冥鸿小却暂西归,莫恨功名与愿违。材大古来难适用,终期綵服换朱衣。

天竺寺

檀古道场,水月白衣相。真珠般若林,多宝如来藏。梵相四天王,唐塑八金刚。佛隐松间塔,僧推云外窗。虚堂,法鼓惊天上;长廊,游人惹御香。
昔年十四五,
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
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
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
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
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
噭噭今自嗤。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荻暗鸡鸣村,平皋下残月。参差邻舫语,橹声带潮发。

露华望中白,蓬阴散秋发。沙鸟知曙鸣,海云上空灭。

念我前行友,青山已飞越。迟尔及相携,无嗟赏心歇。

好风吹我上层峦,吴越江山画里看。独步青云酬夙志,群来白雁送新寒。

诗袍夺锦才无敌,酒斝飞金量尽宽。却笑陶潜归去晚,空糜五斗缚微官。

寂寞为床摈影聊,药匙茶筅送昏朝。三楹老屋攻无蚁,百轴残书护有猫。

摹古但蕲车合辙,违时安觊树同条。思君一语何由面,梅雨潺潺发短谣。

结交少年场,结交何凄凉。乃知分吾友,晚得殊未央。

吴公一推荐,飘忽来成行。甫也岸然挚,白也疏而长。

相如还自喜,马迁若有亡。哀哀扬子云,鬓上千年霜。

安知苦辛业,至今惨不光。座中后来者,拜倒韩侍郎。

此人孟氏徒,配公在师旁。杜公忽然叹,丈人何必伤。

若论在草莱,等耳谁能强。我曹挟势力,名与风尘扬。

咿唔腾百口,折骨拉心肠。未若酱瓿上,犹能不受创。

小子闻此语,笑翻手中觞。如公说人代,十夫九九伧。

百岁甘零落,万年亦遁荒。荒落竟何味,嗜之如甘香。

史公传货殖,大语真堂堂。夫子不遇赐,周流早绝粮。

杨公一侯芭,何怪无腾骧。贵又不敌富,努力求奇方。

九州万都会,处处鸣笙簧。美女苦不足,载妓行求倡。

如此猛行乐,能无憾死丧。何为不自惜,促促如寒螀。

二马杨杜韩,不语徒我望。而白顾谓我,小子无猖狂。

夫子疾没世,没世即有常。努力著书去,何愁死不芳。

荷浦风环十里香,轻罗团扇约微凉。画桥别墅云山外,短笛孤舟返照旁。

老树参天阴漠漠,新泉出地响浪浪。幽人自解羲皇趣,林下何妨午梦长。

苦阴三月黯晴晖,道远心忙思欲飞。山鸟莫啼泥滑滑,瘴烟才起雨霏霏。

夜长古驿闻鸡早,日落荒林见客稀。困倚肩舆厌沾湿,幸无尘土上征衣。

舒光辨贤哲,问答利生心,
拔却眼中楔。
六月乃有此,丰年定可书。
真成天雨粟,到处水成渠。
{禾罢}桠香连亩,污邪戴车。
所忻同一饱,未用叹无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