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此:此处。为别:作别。
还:再。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鉴赏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袁褚声华约略同,到头忠佞两成功。先皇谩赐黄罗?,不识明眸有贯虹。

肃肃仆夫征,
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
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
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
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
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
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
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
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
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
贵用叙我情。

浮云方叆叇,光景遂已戢。浃旬深霪澍,千里破封蛰。

茫茫河伯叹,萧萧山鬼泣。灵曜邃高居,朱明閟赫翕。

希微澹将开,淅沥吹又急。遇夜转连绵,酾流更湁潗。

万壑㘊霵鸣,百川灌注入。池容添纹縠,林色浸淤浥。

离毕月暂耿,宿井星恒湿。潋滟湖光翻,蹙咽海潮涩。

霓旌尚高翔,云衣犹日缉。水覆讵可收,天漏谁能葺。

马牛三江混,鸿濛九峰立。嗟我来自东,独行阻虚邑。

梦离思明两,筮坎成荐习。谁假卜商盖,但戴杜甫笠。

缤纷馀花落,寂寞愁乌集。穷巷长闭门,高河近通汲。

天地政氤氲,电风递呼吸。悽悽听晨鸟,濛濛睇宵熠。

作乂徵时旸,思文忧民粒。蛙黾费灰酒,鱼虾饶掇拾。

广室坐增悽,匡床听生悒。何由度日阕,安能使家给?

泥涂跲重茧,梅润侵什袭。寒袍故恋绨,澜简慵启笈。

顾叹风云满,宁使蛟龙絷!短屐徒齿齿,折巾空岌岌。

俯仰观宇宙,坱圠迷原隰。阻饥知不免,寅亮岂所及!

十月辞西山,苍茫日东走。迟迟闽越路,东风变杨柳。

扁舟乱河曲,旅泊成搔首。无衣知春寒,独宿知夜久。

茕茕远行子,才知慕父母。

棠梨落尽花如雪。双双照影昏黄月。泓黛秀联娟。云鬟亚玉肩。

凭阑罗袜倦。坐损春衫茜。小语怯听闻。娇波横觑人。

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伴早春。

洗面点茶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自家康济复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
今夕知何夕,祥光发帝庭。
五云扶圣日,一点见台星。
廊庙须材久,丝纶洗耳听。
愿从来岁始,天上酌修龄。

当年别吾山,曾与黄华期。富贵非予志,卜筑临东篱。

今也违初心,知我者其谁。挂冠犹未遂,寄此相思诗。

有客被褐前。
投心自询写。
自言擅声名。
不谢嬴甘贾。
臧否同消灭。
谁能穷薪火。
郦生无文章。
西施整妖冶。
胡为空耿介。
悲哉君志珼。

当年客氏拜,奉之抵锡赍。身歼浣衣局,秽气塞四海。

运丁百六朱明移,客氏拜,三字在。

谁将玉笛按凉州,吹彻春风不下楼。
若道声声都是恨,不知消得几多愁。
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
远近水声滩上下,周回山色路高底。
石门驿畔沽春酒,松子矶边候晓鸡。
回首姑苏渺何处,想应吟遍卷中题。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
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乐篱手亲折。
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间齐习草书。
落笔何曾见飞动,雕章早已过吹嘘。
伯英比圣功难到,怀素称狂力有馀。
若谓伊余堪继踵,祇应缘木可求鱼。
一间虚空自女然,何必是仙更问禅。
仪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灵均作天问,子厚为之对。
玄冥莫可诘,幻说多诡怪。
苍苍特其形,厥义了难解。
尼山自绝笔,人文已久坏。
果有司造者,应不终泯晦。
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
复为崆峒民,穴野奚土蒉。
倒岳倾湫与麽来,小根魔子谩疑猜。
神驹一跃三千界,空说门前下马台。
梅绕蓬居不计数,水仙数畹鬭芳腴。
竺卿白业二香妙,世界红尘一点无。
可比远公莲社胜,应嗟陶令菊园芜。
炉薰清鼻茗浇舌,月浸松窗对结趺。

维舟江曲着征衣,拜别幽扃上帝畿。黄叶飘时离思结,白云飞处望心迷。

承家惭负庭前训,报国期酬地下知。郁郁松楸瞻渐远,何当陟岵学裁诗。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