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世途日纷错,应变良独劳。有政如茧丝,有法如牛毛。
矧惟跬步间,出入亦异遭。向非定静功,多言竟呶呶。
君子慎存省,一敬中自操。物情讵我夺,帝鉴焉能逃。
执虚手恒盈,踏险脚益牢。静观纪昌射,动鼓庖丁刀。
言小足喻大,行卑乃登高。圣途可方轨,有毂谁当膏。
千里各有适,一官偶同居。登舟思共济,幸脱风波馀。
南宫在何处,山川邈以纡。戒行在今朝,酌酒向前除。
欲发宁无言,为君转踌躇。教化尚蹇涩,囹圄未空虚。
所忧远且大,不但及簿书。赵国重九鼎,赖有蔺相如。
毋为蚌鹬持,以利归若渔。
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向来所见止此耳,渠亦岂是真知津。
如君眼孔乃许大,万事付之尘甑堕。儿能诗书又肯播,著脚世间看踏破。
青巾玉带桃李花,日斜空望紫云车。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几人持道脉。先贤讲学旧东林,明府得朋新丽泽。
四子言如万斛珠,二泉说与千金易。绛帐清风拂子衿,黄堂化雨润丘陌。
一旦归舆赋随初,吾道虽南马首北。仲尼归鲁是何年,泗水泉林并增色。
田间遗老顿无主,使我攀车泪沾臆。草深一丈讲堂前,吁嗟此日不再得。
南服开佳丽,皇灵靖八蛮。梵轮藏舍利,芝观长琅玕。
海岳黄中迥,风霜白下寒。祥光连北极,长得倚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