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温温浸月华,幢幢松桧耸高牙。半峰已断人閒路,绝顶自开天上花。
可恨白云吟处起,何堪行路望中赊。怪来得似希夷子,借问如今有几家。
凤泉东是美阳城,秦后离宫迹已平。细草不知龙辇去,城边日日唤愁生。
雪霜之忍有至慈,一片到地五谷滋。所以腊中重三白,史讥失时书直辞。
我公卧护北门北,百姓爱公如爱日。及冬祷雪乃爱民,若有鬼神宜率职。
要晴要雨天必从,玉山何独閟烛龙。一夜风师擘冰絮,坐使东国成雪宫。
晓起清愁无复有,如在春风饮醇酒。欲歌零雨劳公归,正尔补天须妙手。
要使闲身到处闲,白云堆里著禅关。龙归不觉袈裟湿,犬吠方知杖锡还。
有用一时苏大旱,无心终日在空山。万松岭上何人屋,秪许平分住半间。
镜里湖光煖欲波,客情惆怅不能过。蓉花簇簇开岩岫,云片飞飞起鹳鹅。
载酒小船轻若苇,穿城夹膝小如梭。每因公事归来晚,无奈重楼月色何!
读书不逢万乘君,垂老愿依千鹤群。涧底客身和月去,云中仙乐有时闻。
珠悬露树明堪摘,玉长霜田□不耘。道士若知人世事,笑凭殿槛说朱云。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锦缆牙樯何处舟,采将杜若过芳洲。引雏江燕还怜暑,近槛芙蓉忽报秋。
习静最宜松下鹤,忘机爱侣水边鸥。醉看明月归来晚,一棹歌声古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