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 阮步兵籍咏怀

青鸟海上游。
鷽斯蒿下飞。
浮沉不相宜。
羽翼各有归。
飘飘可终年。
沆瀁安是非。
朝云乘变化。
光耀世所希。
精卫衔木石。
谁能测幽微。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猜你喜欢

寄语涉川女,安知往问津。水神不妒汝,偏妒冶容人。

南北东西共一尘,得坻随处可收身。
卜居赋就知谋拙,入宅诗成觉新诗。
三径蓬蒿犹恨浅,九流宾客未嫌贫。
不须更待高轩过,袖有珠玑已照邻。
山形虎脊高低去,帆影鱼鳞远近来。
已到江南望江北,更留青眼为谁开。
上圣恢方载,吴门翊帝京。
千秋季子国,百雉阖闾城。
屏翰资良牧,文昌辍贰卿。
龙墀虚紫橐,虎节驻红旌。
河润功初洽,棠阴政已成。
农桑归恺悌,弦管乐升平。
世仰韦公誉,人高白傅名。
云楼凌月府,花岛烂蓬瀛。
香雾凝春昼,桥虹卧晓晴。
清规三不惑,盛事二难并。
旧俗宁论化,重临倍有声。
向来宣使指,曾是格刑清。
自觌铜鱼拜,欣闻竹马迎。
五湖歌吹满,两郡吏民争。
严助书频赐,萧卿治欲更。
还应对宣室,俱议直承明。
鼎席犹虚位,戎亭正息兵。
安危均注意,中外等持衡。
补衮才猷壮,康时智略宏。
天津飞骥足,云路逸鹏程。
畴昔参宾从,顽疏荷鉴评。
驰驱奉刀笔,谈笑接簪缨,
梦结闽陬远,心惊涨潦横。
寄身侔困鲋,尽室逭长鲸。
官牒沾微禄,因波拯再生。
膺门怜旧契,祢荐及难兄。
未释盐车驾,徒怀瓦釜噜。
几年良自哂,一饱定谁营。
洛下裘空敝,新丰酒独倾。
知公行入辅,故吏敢言情。

风声如雨晓飕飗,万叶丹枫满瓦沟。西望牛头三十里,一枝柔橹作闲游。

三千大神监誓词,万亿菩萨作盟司。君看壶头双蛱蝶,夫夫妇妇不相离。

兔脱如飞神鹘见,珠沉无底老龙知。
少年莫漫轻吟咏,五十方能读杜诗。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天下有识推鉴定,龙宫无术疗膏肓。

淮风吹戟稀讼牒,典客闭阁闲壶浆。吟树对山风景聚,墨池濯砚龟鱼藏。

珠台宝气每贯日,月观桂实时飘香。银淮烛天限织女,烟海括地生灵光。

俊儿乃是翰墨侣,侠竹不使舆卫将。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鳞棐几铺云肪。

依依烟华动勃郁,矫矫龙蛇起混茫。持此以为风月伴,四时之乐乐未央。

部刺不纠翰墨病,圣恩养在林泉乡。风沙涨天乌帽客,胡不东来从北荒。

待客花阴午过申,茶香榆火一时新。千竿嫩绿摇轻暑,数萼馀红坠晚春。

坐忆云林行道迹,梦游仙岛意生身。连根分种如冰雪,来向清池对玉真。

少无福。早孤独。憔翟一身无告嘱。日常思。日常思。此事分明,皇天便得知。见日促。见日促。侍来偏亲增汝禄。孝心推。孝心推。致感神明,洪喜得共随。

百年怀抱此时开,野酌山歌傍将台。村落无期留客醉,管弦有意送春来。

雪消波影侵诗期,云破山光落酒杯。最喜四郊无战垒,共追周雅赋㙜莱。

放轻桡,青山静处,一江春水初暖。沙痕渐没潮痕长,几尺芦芽短短,萍影断。

看一线、拖来鸭脚红欲软。绿随波转。正浴向花间,偶闻人语,惊起自相唤。

江乡好,无数渔梁蟹簖。此生清梦谁管。夕阳细雨持竿出,一霎阑阴聚满。

谁是伴,惜少个、红裙弄水船头惯。闲寻画卷。算买屋移家,栽菱种茨,便我也都愿。

冷艳凝轻露,清香度晚风。
如何冰玉质,却学小桃红?

明珠杂鱼目,琬琰博羊皮。真有赝夺者,贵以贱易之。

大巧不若拙,大黠不若痴。龙光閟华室,臭腐化神奇。

爱梅爱竹爱溪山,可惜天公未放间。
待学盘溪溪上老,松门虽设日常关。

莲藕抽丝那能长,萤火作灯难久光。薄幸相思无实意,可怜粉蝶与蜂黄。

寺中荆棘老侵云,恶木狰狞野外村。
原上狐狸走白日,水边魑魁立黄昏。

留都钟杰士,蜀地表纯忠。剑水声如咽,闾山望益崇。

荆荣双树紫,杏掇一枝红。才合登薇省,名偏阻蕊宫。

选人来北阙,作令赴西充。地辟民犹古,官清狱自空。

珍曾辞蒟酱,酒不醉郫筒。圣庙榱题焕,书生既禀丰。

人方依众母,檄忽奉元戎。叱驭驰驱急,从军意气雄。

唱筹能给饷,磨盾待书功。逆竖俄中变,降蛮竟内讧。

起刀犹奕奕,致命岂匆匆。舌与常山似,拳还卞令同。

裹尸虚马革,埋骨委蚕丛。荫子天恩渥,升阶恤典隆。

碑留绵竹郡,祠傍浣花翁。国史标名氏,良朋感始终。

遗诗传丽藻,实录纪英风。毅魄千秋在,无须怅数穷。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