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春日送别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绽放。雨点随着花瓣飘落,柳条在风中显得格外疏朗。春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春天为什么走得这样快?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为春天景物作主。
注释
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景物

赏析

  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首曲子的曲辞确实是“语极俊丽”。开头四句,作者扣住题中的“春日”,用工细绮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春景图。风衬杨柳,显杨柳更风流;雨衬梨花,显梨花更圣洁。杨柳随风,梨花带雨,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风乃“丝丝”风,雨乃“点点”雨,“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尽情透出;同时也隐含着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这四句对仗工整,实际上是以诗入曲,借对仗艺术而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为雨打,更因为风吹;柳条稀疏,因为风拂,也因为雨洗。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隐隐的哀愁。这种情绪,在“春事成虚”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梨花瓣落,春将归去,故云“春事成虚”。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将远去的“人”;同样,“春归何太速”一语,既是对匆匆而尽的“春”的质问,也是对匆匆离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后的“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便由怨而转为幽愤了,亦暗扣了题旨“送别”。

  刘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刘庭信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猜你喜欢

卧听风声坐见山,此生长寄有无间。等閒撇起能知病,莫厌萧萧雪满颜。

盖屋不在华,所欲庇风雨。
种花品无繁,四时看开处。
指喻多非约,日涉乃成趣。
吾年能几日,景物亦漫与。
缘饰近虚襟,虚襟后患深。
疗饥当用食,救旱必须霖。

万本青松,后人标榜。临济儿孙,当机不让。千古清凉树荫人,法门梁栋真堪赏。

初莫学黄梅道者,贪传破钵盂,连累周家女。无地著浑身空惆怅,丛林难免无根谤。

长羡闲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谁知。石楼待月横琴久,
渔浦经风下钓迟。僻坞落花多掩径,旧山残烧几侵篱。
松门别后无消息,早晚重应蹑屐随。

泊舟严子濑,遥望仙华山。中有骑羊人,皓齿赪玉颜。

餐霞饮沆瀣,坐石濯潺湲。长啸起天风,落日为之还。

悠悠隔云雨,杳杳不可拔。

有客向余说,昨又到湖头。湖中翠奁未敛,湖畔水明楼。

万本澄心堂纸,千页大观楼帖,百幅李营邱。盘礴此楼上,缥缈紫绨裘。

风弄麝,波漾縠,浩悠悠。涌金门外新月,听足采菱讴。

分付危栏飞槛,莫遣于祠岳墓,烟景触帘钩。贮酒兼贮茗,不贮古今愁。

五寸冲牙文八矛,装成十万绕林头。莫欺楪子兴宁县,一半人家千户侯。

性耽閒澹拙趋奔,一任旁人笑我村。自负疏狂抱奇气,平生不欲受人恩。

一剑纵横敌万夫,少年功业负雄图。时平不佩将军印,任重来分刺史符。

膝上细弦调雅操,塞前蛮栅长平芜。自惭子美诗才少,难咏花卿绝世无。

大哉大为王,出为众生父。大哉大师王,生为百兽主。

为王师子王,不隔毛头许。谛观为王为,请听师子语。

师子初生时,周行方七步。师子学语时,嚬呻振威怒。

师子转身时,返掷还超距。师子独行时,彳亍无伴侣。

师子出山时,鬼神默诃护。狮子奋迅时,波旬生恐怖。

师子踞座时,龙象如环堵。师子蹴踏时,野干神气沮。

有耳闻未闻,有目睹未睹。咸聆师子吼,快观师子舞。

师子舞若何,神力庄严具。一舞入为界,再舞净为土。

三舞转为轮,四舞酬为乳。五舞吹为螺,六舞击为鼓。

七舞布为云,八舞施为雨。九舞转为灯,十舞弘为绪。

师子慧命长,师子为身固。宝山大好山,午天正亭午。

徽猷振古今,威光耀寰宇。师子复师子,记莂生补处。

千秋巩化城,天龙领八部。万古演为音,频伽及鹦鹉。

顽牛老更顽,头角无所取。长歌寄为筵,灯笼触露柱。

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举。要识师子真,须明向上句。

齏盐虽淡泊,义理极隽永。
士唯知此味,未语已相领。
同流有淄渑,何用勤造晴。
不敢语青白,口诺心未肯。
平生环堵中,三径自冰冷。

西风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閒送雨声来。

武安何谓锐头将,贞观才无福手民。
世上封侯人不少,封侯人是杀人人。

日望星阶转上台,忽承温诏赋归来。相州勋业堂须记,潞国耆英会始开。

古埭秋容存旧菊,南湖春意动新梅。吾园方拟延三益,莫厌相过数举杯。

僮马戒晨装,新霜木叶黄。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

林虑荒秋色,清漳下夕阳。遥知一尊酒,吊古邺城傍。

灵槎万里挟长风,浩荡何源不可穷。一脉混黄余太古,百川宗派亘天中。

云开岱色经秋碧,雨助涛声入夜雄。径画乾坤限南北,乡关消息托宾鸿。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
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
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法王法令没周遮,一片虚凝绝点瑕。
槌下不开诸圣眼,几多骐骥困盐车。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
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
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访禅室,宁惮路岐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