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用竹建造的亭子,一说指竹林中的亭子。钱少府:即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少府:县尉的别称。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唐人则以明府称县令……既称令为明府,尉遂曰少府。”
群动息:各种动物停止活动。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涧(jiàn):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明发:早晨起程。晋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蕨:即蕨菜,也叫拳头菜。一种野生蕨类植物厥的嫩芽,可食用。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这首诗精悍短小,却神韵无穷,诗题即清晰的点名了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原委。全诗的意境,与王维的散文名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可互相印证。
春夜的竹亭,清新而静谧,轻轻掠过的凉风,吹得竹林飒飒作响,远处偶尔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犬吠,隔着夜幕中青葱的林子,划破这夜的安宁。以动衬静,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悄然静谧的春夜图。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绪飘飞到了山中隐居时的场景,那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那纵情田园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次日天一亮,好友钱少府就要辞官隐退、隐居山林了,可惜这一切,诗人也就徒有羡慕之情。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将诗人的心思无一保留地流露出来。此诗之妙处之一在首句,声音与环境的巧妙结合,以动衬静,细微处着手,渲染出静谧安宁的氛围与意境,让人恍若身临其境。二在末句,借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蕨而食的典故,表露出诗人对钱少府轻视官场、隐退而居的赞赏与歆羡,同时也传递出自己渴望早日归隐的希望。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是王维为赠别友人钱起而作的五言古诗。钱起也有五言古诗《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相和。
几年尘土客京华,一日春乘犯斗槎。梦好夜归全蜀道,眼明朝宴上林花。
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绶还乡亦可誇。况有雄图看悟主,莫伤孤宦向天涯。
戎旅今年四处家。故乡咫尺是天涯。寻巢未定身如燕,览镜曾经鬓似鸦。
愁对酒,懒看花。青衫老泪感琵琶。侧身天地无刘表,徙倚阑干日又斜。
卵色遥垂别浦,鱼鳞浅甃平沙。小拂东风无甚力,悠扬自在杨花。
轻暖轻寒天气,半村半郭人家。
碧贮莲花露酒,香分谷雨前茶。呼取自斟还自劝,乌纱任汝欹斜。
返照一行归骑,隔林几点残鸦。
弟官辟廱邻藏室,肤如凝脂眼如漆。人言自是仙中人,何乃反求还白术。
少年苦学知苦心,心为发根宜早侵。黑间见白犹堪镊,白既还短难胜簪。
我老闭门师不二,病足挛拳百药试。草玄尚白从客嘲,摅尾奋鳞任宾戏。
我闻医国为上医,子方诚良盍济时。百二之名殽函固,谁与问津君当知。
闻君构书屋,乃在栗里阳。榛莽既芟辟,岩窦自辉光。
编荆足倚籍,白云窥我墙。鸟雀不离侧,藤萝夹舍旁。
主人理绿绮,清响协宫商。一弹伤旧染,再弹乐时康。
孰意魍魉区,今为文物场。修竹不受暑,野花时扑伤。
子云本玄客,兀然开草堂。
参差柳色弄残阳,门巷萧条细草芳。前度繁华伤逝水,当时梳洗斗新妆。
闲愁索寞成孤咏,幽梦模糊傍暖香。朱粉可怜尘土尽,断肠宋玉怨东墙。
云门不负者僧来问,未免落在陷阱中。是你诸人若向者里会得,许你高步毗卢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