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蕙兰花散发出阵阵幽香,雪后的晴空,辉映着池沼馆阁犹如画景风光。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都是笑语欢声。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如昔日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车水马龙,万众欢腾。何况近年来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心思去寻欢逛灯。
江城冷落人声寂静,听鼓点知道才到初更,却已是如此的冷清。请问谁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荣升平?我剔除红烛的残烬,只能在梦境中隐隐约约重见往年的情景。人来人往,车声隆隆,手持罗帕的美女如云。我正想用吴地的银粉纸,闲记故国元夕的风景,以便他日吊凭。我笑叹那邻家梳着黑发的姑娘,凭倚窗栏还在唱着“夕阳西下”!
注释
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词内容多咏女道士。今存词中,小令始于温庭筠,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平仄韵换协,下阕平韵。长调始于柳永,双调一百十一字,仄韵。
蕙:香草名。
雪晴:雪止天晴。
池馆:池苑馆舍。
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此处泛指精美的楼阁。
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琉璃:指灯。宋时元宵节极繁华,有五色琉璃灯,大者直径三四尺。
暗尘明月:指元宵节灯光暗淡。
元夜:元宵
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初更:旧时每夜分为五个更次。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
灺(xiè):没点完的蜡烛;也泛指灯烛。
钿车:用金宝嵌饰的车子。
罗帕: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
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借指书信。
银粉砑(yà):碾压上银粉的纸。

赏析

  元宵佳节是历代词人经常吟咏的话题。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所有的节日中,以元宵最为热闹,也以元宵最为人所重。而在国破家亡之时,这个节日又最容易引起人们对往昔繁盛的追忆,最易牵动人们的故国之思。

  全词起笔“蕙花香也。雪睛池馆如画”,即沉入了对过去元夕的美好回忆:兰蕙花香,雪霁天晴,亭台楼阁之中池波荡漾,街市楼馆林立,宛若画图,尽是一派迷人景象。极度地渲染了元宵节日氛围。“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春风和煦,酒旗飘拂,笙箫齐奏,仙乐风飘。据载,宫中曾做五丈多高的琉璃灯,又地方进贡之灯“或以五色琉璃而成”。那令人陶醉的音乐,那壮观的灯市,使词人忆起如昨天一般。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而今”二字是过渡,上写昔日情景,下写当日元夕景况。“灯漫挂”,指草草地挂着几盏灯,与“琉璃光射”形成鲜明的对照。“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既写此夕的萧索,又带出昔日的繁华。“暗尘明月”用唐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诗意。以上是从节日活动方面作今昔对比。“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今昔不同心情的对比。蛾儿,即闹蛾儿,用纸剪成的玩具。写当日的元宵已令人兴味索然,心境之灰懒,更怕出去观灯了。这种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来才有的,是处境使然。

  下阕“江城人悄初更打”,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今宵的冷落,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下面数句直至词末,一连用了“问”、“但”、“待把”、“笑”等几个领字,一气直下,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恨酸楚。“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呢?“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词人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了。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隐隐出现。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以最精美的吴地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暗尘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触,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但是在顿挫中显流动,于追琢中出自然。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作者不惜篇幅,不惜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通过梦境加以再现,着力处皆词人所钟之情。

创作背景

  南宋亡国后, 蒋捷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这首词作者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和内心感情活动的抒发,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缅怀。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猜你喜欢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
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
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
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吾事方如此,诸儒说更多。
高明俄已竟,广大日无何。
意远身仍近,人同已易讹。
且当行故步,未敢赴殊科。
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寒缒柳腰收未得,
暖熏花口噤初开。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
久病长斋诗老退,争禁年少洛阳才。

长卿游倦,恰年时、画里都是愁中。湖上大堤堤上路,天涯见说能通。

流水三生,淩波一霎,娇眄隔香红。垂杨踠地,那时亭北阑东。

谁念芳字题残,红牙拍遍,换羽更移宫。目送横塘天样阔,香雾何事惺忪。

一叶颦秋,万花妆晚,肠断到东风。鸳鸯在否,梦云犹带疏钟。

溪女妆成出若耶。芹丝萍蔓逼流斜。青苔石上浣新纱。

爱把单鬟捎竹叶,羞将双脸近荷花。缇油前覆夜来车。

鱼有健且脩,供庖厥名鳣。纷纷水豢中,嗜者贪肥鲜。

颔根束短喙,鲇皮突鲟肩。十月者风高,三棂潦声乾。

修蛇列长罛,猎猎排晓湍。鱼师顿舣䑰,柔鬐挂钩竿。

小固不足数,大或斤盈千。丹肤染霜锷,疏鳞脱连钱。

吴侬喜健啖,日取充羞盘。我食幸有馀,鲊法得新传。

姜芹间红糁,渍以春醅澜。置暖恐后熟,羃尘防弗蠲。

兴来发新坩,正喜供馋咽。琼蕤附骨脆,黄腊丰脂团。

麋臡信非工,岂复数蚳蝝。醢马试何事,屠虹祇誇谩。

福州罂如斗,密覆恨不宽。勤勤寄我友,持以敌琅玕。

君识茂先比,举脔知所然。此味胜他味,勿作等閒看。

君侯心事即苍冥,谔谔曾同唯唯争。
医国奇方留后用,字民好事及今行。
悬知夔卨班难继,且入龚黄传亦荣。
天诱圣衷差易耳,正人得路致隆平。
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说与从前,不是我情薄。都缘利役名牵,飘蓬无经,翻成轻负。别后情怀,有万千牢落。
经时最苦分携,都为伊、甘心寂寞。纵满眼、闲花媚柳,终是强欢不乐。待凭鳞羽,说与相思,水远天长又难托。而今幸已再逢,把轻离断却。

君家阀阅高东鲁,亦近樊城传旧土。两朝八座祖与孙,后代簪缨仍接武。

尔亦翩翩帝里游,茱萸锦带鹔鹴裘。紫云阙下弹双铗,来向朱门傅小侯。

朱门修巷临长道,翠阁琼楼相映好。明月时闻内苑笙,春风日蹋芳堤草。

高堂上客号三千,侠少风流独迥然。斗鸡南陌争金距,走马东城揖玉鞭。

相逢斗酒多倾倒,胡姬垆头天未晓。汾阳甲第贵盈门,那作樵渔空自老。

蓟门春尽雨茫茫,汶水梁山路阻长。锦衣归向桥边过,不是青丝马上郎。

郭外人家少,鱼村扬酒旗。
江云低压树,沙竹细穿篱。
地暖梅花早,天寒潮信迟。
夕阳烟景外,倚杖立移时。

月色分明胜昨宵,游人街上踏琼瑶。马头尘土从飞仆,鳌背星辰欲动摇。

梅弄粉香风不定,柳添黄色雪才消。太平有象黎民乐,一曲笙歌倚洞箫。

六合似炉云似火。热气蒸肌烟雾锁。此时那得羽翰生,冰壑过。风岩坐。瀑布溅衣珠万颗。得旱先愁愁怎躲。如在颠崖惟恐堕。急须霖雨慰苍生,名誉播。江之左。谁在东山深处卧。
和羹风致谁能解?个个花开耐岁寒。
五月燕山木黄落,相逢只作画图看。

雨馀空翠转霏霏,杜若洲边小艇归。又为故人临野閤,江云日暮湿秋衣。

别酒春愁殢不醒,琵琶犹在梦中听。双轮百里雷声疾,一点灯明又驿亭。

牵江万斛犯惊湍,终日号呼寸寸难。
少驻不妨官避客,也教容易下前滩。
人言楼观似寥阳。巍倚太清傍。便有二京赋手,也须费力铺张。
客窗梦断,星稀月澹,一枕凄凉。旧日春风汴水,□□多少垂杨。

高台突兀燕山碧,黄金泥多土犹湿。晓日曈昽赤羽旗,燕王北面亲前席。

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谁知平地几层土,中有全齐七十城。

礼贤复雠燕始霸,遂与诸侯雄并驾。七百年来不用兵,一战轰然骇天下。

二城未了昭王殂,火牛突出骑劫诛。台上黄金少颜色,惠王空读乐毅书。

古来燕赵多奇士,用舍中间定兴废。还闻赵括代廉颇,败国亡家等儿戏。

燕子城南知几年,台平树老漫荒烟。莫言骐骥能千里,祇重黄金不重贤。

一杯峰屼石门东,砥玉长浮沥水中。莫谓孤高无伴侣,转头如揖万芙蓉。

相逢驿西路,交深难别离。
市桥同水泊,风雨独何之。
江黑一帆没,夜寒孤梦迟。
仙踪无处觅,推枕益凄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