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鸟 一作:岛)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少年 一作:去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骑着马在长安古道上缓缓前行,道旁柳树上的秋蝉不住嘶鸣。夕阳在远方渐渐沉落,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极目远望,天际广阔夜幕降临。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旧日的期望何处去寻?冶游饮宴的兴致早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再也不是狂放不羁的少年时了。
注释
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
乱蝉嘶:一作“乱蝉栖”。
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目断:极目望到尽头。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归云:飘逝的云彩。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一切。此句一作“归去一云无踪迹”。
前期:以前的期约。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乐约期。
狎兴:游乐的兴致。狎:亲昵而轻佻。
酒徒:酒友。萧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
少年时:又作“去年时”。

鉴赏

  一般人论及柳永词者,往往多着重于他在长调慢词方面的拓展,其实他在小令方面的成就,也是极可注意的。叶嘉莹在《论柳永词》一文中,曾经谈到柳词在意境方面的拓展,以为唐五代小令中所叙写的“大多不过是闺阁园亭伤离怨别的一种‘春女善怀’的情意”,而柳词中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则写出了“一种‘秋士易感’的哀伤”。这种特色,在他的一些长调的佳作,如《八声甘州》《曲玉管》《雪梅香》诸词中,都曾经有很明白的表现。然而柳词之拓展,却实在不仅限于其长调慢词而已,就是他的短小的令词,在内容意境方面也同样有一些可注意的开拓。就如这一首《少年游》小词,就是柳永将其“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写入了令词的一篇代表作。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而最能传达出他的双重悲慨的便是这首《少年游》小词。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鸣。“长安”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前代诗人往往以“长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而长安古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对于功名利禄的争逐。不过柳永此词在“马”字之下,所承接的却是“迟迟”两字,这便与前面“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一种强烈的反衬。而在长安道上词人之“马”之“迟迟”行走,则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秋蝉的嘶鸣独具有一种凄凉之致。“蝉嘶”之上,还加了一个“乱”字,如此便不仅表现了秋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秋蝉嘶而引起的哀感的词人之心情的缭乱纷纭。至于“高柳”二字,则一则表示了蝉嘶所在之地,再则以“高”字表现了“柳”之零落萧疏,是其低垂的浓枝密叶已经凋零,所以才显得树的高。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上阕后三句是说,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写词人在秋日郊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夕阳隐没更在飞鸟之外,值此日暮之时,郊原上寒风四起,天苍苍,野茫茫,词人双目望断而终无一可供投止之所。

  词的上半阕是词人自写其今日之飘零落拓,望断念绝,全从外界的景象着笔,而感慨极深。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下阕前两句是说,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写对于过去的追思,则一切希望和欢乐不可再得。对于柳永而言,他过去的愿望和期待都已经同样落空了。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末三句是说,冶游饮宴的兴致已经衰减,过去的酒友也已经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经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末三句写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志向和意愿一无所成,岁月流逝,只剩下“不似少年时”的悲哀和叹息。

  柳永这首《少年游》词,前阕全从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后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之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总之,柳永以一个禀赋有浪漫之天性及谱写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而生活于当日之士族的家庭环境及社会传统中,本来就已经注定了是一个充满矛盾不被接纳的悲剧人物,而他自己由后天所养成的用世之意,与他自己先天所禀赋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冲突。他的早年时,虽然还可以将失意之悲,借歌酒风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风流却毕竟只是一种麻醉,而并非可以长久依恃之物,于是年龄老大之后,遂终于落得了志意与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场。昔叶梦得《避署录话》卷记下柳永以谱写歌词而终生不遇之故事,曾慨然论之曰:“永亦善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己累,……而终不能救。择术不可不慎。”柳永的悲剧是值得后人同情,也值得后人反省的。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君今潇湘去,意与云鹤齐。
力买奇险地,手开清浅溪。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小小池亭,仿佛似、洛川岩壑。天付与、老身游戏,余生吃著。剩喜酒能消世虑,翻疑书解妨人乐。听两翁、白雪寄新词,愁言莫。
毋自叹,蒿莱恶。甘自味,齑盐薄。对乱花丛竹,翠红交错。元亮悦闻亲友话,羲之常恐儿曹觉。望碧云、休忆女乘鸾,人骑鹤。
新诗似霜月,谛玩清且好。
欲见势未能,思君令人老。
启蛰在朝夕,雷雨发枯槁。
愿言从杖履,高吟备搜讨。
层楼一望立斜晖,三两人家出翠微。
浅濑欲流山影去,疏帘不碍月明归。
自来樵钓无荣辱,到底功名有是非。
识得老天穷我意,免教世俗践危机。

灰木心形雪满头,鹤凫长短不悲忧。瓮畦纯白无机械,蒲局枭卢任博投。

若爱陶陶并兀兀,先须莫莫与休休。个中情话谁能共,鸡黍明当挽仲由。

异姓侯王有定襄,为君东道即儿郎。不因卜鬣愁崩雨,何用穿貂必冒霜。

车骑殷勤虚左席,榻尘容易厚高梁。明年二月葡萄绿,莫负花前设醴香。

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欲尽三春赏,还钦二阮才。
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

低云著地晓悠悠,雨湿帘旌不上钩。江北江南千万里,年年长向此时愁。

江浦见黄鹂,石榴花满枝。欲攀犹屡惜,已去复何疑?

蚤畏红英乱,还当绛帐移。驿程动易隔,留待寄相思。

溪行鱼不畏,岩宿虎相随。怕客谈新事,逢人诵旧诗。

衲轻聊覆体,米滑欲翻匙。僧腊知馀几,霜须已满颐。

参遍丛林懒出游,指端孤月照高秋。大千界里閒窥掌,不二门中暗点头。

埽地烧香聊自遣,栽花种竹尽风流。庄蒙抵死谈齐物,无物齐时也合休。

过雨收残暑,西来水似天。
秋风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惨澹依山寺,欹斜下濑船。
清歌不成调,思尔枕书眠。

春华谁不美,卒伤秋落时。突烟还自低,鄙退岂所期。

桂芳徒自蠹,失爱在蛾眉。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

大星芒鬣张,小星光华开。皇天示兵象,胜地今蒿莱。

河岳气不分,烛龙安在哉?参赞道岂谬,积阴故迟回。

疏风夜萧萧,野燐纷往来。安知非游魂,相视白骨哀。

汩汩饮马窟,云冥望乡台。于时负肝胆,慷慨思雄材。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千山万水家乡路。今年又山故园花,来岁花开定归否。

归去归去须早归,近日江湖非旧时。

闽海谁云易作霖,雾霜三日但阴阴。
笑把屠苏问童稚,何渠水旱不经心?

出门事行役,驱车循江屺。悄悄怀忧忡,行行复且止。

王路本清夷,何不如底矢。山青虎豹横,水赤蛟龙起。

况复曾燃照海犀,况复曾撄伏莽猊。故园烟树年来杳,天际风尘望欲低。

短剑漫逐风烟去,天路漫漫难解语。昔年恩重薄丘山,一旦身轻但雏鼠。

雏鼠沾沾何足论,冥鸿矫矫羽初骞。青鸟禾香堪共啄,玄蝉露洁可分餐。

归来乎,归来乎吾粤,微风渐渐起芜蕨。天上晴光彻夜开,浮云吹尽悬孤月。

孤月仍来照索居,芳菲华露满阶除。欲知圣代无穷谷,时有春风到草庐。

欲呼云雨沃焦田,袅袅篮舆入翠烟。
万仞孤高随鸟道,一潭澄碧快龙眠。
浮丘黄帝真成道,汉武秦皇谩学仙。
但愿甘霖慰枯槁,岂知衰朽得神怜。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脉脉两蛾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