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鉴赏

  这首诗以怅惘感伤的心情,借寒食游园追忆了几年前与一位女子相会时的温馨缠绵,对于早已天各一方的情人表示了深切的追念。

  寒食这一天,传统风俗是折柳条插在门上、屋檐上,叫做“明眼”;男女成人举行冠礼、笄礼,也在这一天。所以,寒食节容易产生对亲朋故旧和情人的思念。可以想见,多情的诗人在这一天,难以平息自己激动的心潮,于是特地来到李氏园亭中,来深情地追思那梦牵魂绕的情人

  从诗题中,已经隐隐透出了伤感、追怀的意味,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歌一开始,就无限深情地追怀了往年与情人在园中约会时的缱绻柔情。

  首句点明了约会的地点,是在园中“鸾桥”上。桥以鸾为名,盖有深意存焉。这里暗用了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中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一只鸾鸟(神话中凤凰一类的鸟)被捉,因为失偶尔三年不鸣,后于镜中自顾身影,哀鸣而死。鸾凤和鸣,后遂成为男女约会典故。这里,男女“同在鸾桥上”,一个“同”字,频频表达了相亲相爱之情,相依相偎之态。那时,这位女子正斜靠在红色的桥栏上,与诗人一道歌咏柳絮。这里也暗用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典故事: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咏雪以柳絮相比拟,博得谢安称赏,后用指女子赋诗。

  这两句看似极为自然,漫不经心,但却在短短十四个字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与这样一位美慧可人的女子相会,不能不让人永远怀念,而留下甜蜜的回忆。首联极写与女子相会时的柔情蜜意,并且置于篇首,与以下几联追忆往事时的伤感,形成了有力的反衬。

  第二、三联,正面写出了诗人此日游园凄凉和思念的愁苦。

  作者独自一人,在园中长满香花美草的小路上踽踽而行,“独”字与首句“同”字形成对比,孤独之情自见。当日斜靠朱栏咏柳绵之人已经杳无踪迹,只有满地青苔,显出满目凄凉。在这般凄清的寒食节追忆往事,难怪作者要格外伤心了。然而路遥三千,关山阻隔,音问难传,不可能知道她的境况。

  屈指算来,一晃四、五年过去了,真是往事如烟、人生如梦。“屈指思量”四个字,十分传神,它仿佛使读者看到一个满怀愁苦的男子,正在园中寻寻觅觅地踯躅,悲悲切切地算着指头思量。这与第一联中同在鸾桥咏柳绵的情景相比,那时兴高采烈、欢愉快乐的情绪,此刻早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孤零零、凄切切的一人,益发显得苦不堪言了。这两联明白如话,若道家常,但经第一联的反衬,意思仍然十分婉曲、深厚。

  最后一联,又出人意外,结得不同一般。如果按颔联、颈联的思路顺势而下,则尾联仍应写作者自己游园如何凄苦,现在却笔锋一转,将重心放在了那位倚栏咏柳絮的人身上了。

  诗人料定,那位远在他乡的多情的女子,在这寒食佳节之时,也在思念自己而满怀凄凉。这里一个“暗”字值得玩索。他们要暗中凄然而不能公开表白的原因是,他们过去是在暗中相爱,不敢公布;后来,这对情人终于被拆散,大家各怀着一腔难以言传的幽恨,而各在海角天涯了。那憋在心中不能倾倒的苦水,四、五年来,那位女子的心,十分痛苦、十分憔悴。

  最后一联回应篇首,与那位美慧的女子形成对比,往日无忧无虑的她,如今想来是凄楚、憔悴了,那分离的愁绪,真是苦不堪言啊!同时,透过一层,从女子思念自己,来更深地体现自己对那位女子的思念,这就避免了一般化的写法,显得更为委婉深沉。从情感逻辑上说,也与第六句的“屈指思量”暗通关钮,将思量之情写清,充分地表现出无穷的留恋之意。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严谨,特别是使用反衬、透过一层等手法,使得全诗天然浑成而又顿挫跌宕,在曲折变化中把思念的情致写得淋漓尽致。在语言上,除“鸾桥”、“咏柳绵”是用典外,其它基本上是平常习惯用语,显得平易亲切,明白晓畅,但仔细咀嚼,其中遣词用字又十分精当,虽经雕琢,却不失本色。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猜你喜欢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牢愁漫散空阶雨,羁宦閒伤落日春。
未似青青河畔草,客亭长短送离人。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明窗读《易》。时才人地俱超轶。偶然一堕槐安国。说利谈功,这事怎休得。
何时置酒图书室。挥弦目送西飞翼。夜来已觉春篘溢。月影三人,一醉旧相识。
塞翁少小垄上锄,塞翁老来能捕鱼。
鱼长如人水满眼,桑柘死尽生芙蕖。
汉家新堤广能筑,胡儿壮马休南牧。
北风卷却波浪声,只放田车行轣辘。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人鱼膏,泉下照歌舞。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双马黄鞯白玉羁,蕃王遥贡立彤墀。圣恩俄许归天厩,内使牵来不敢骑。

散圣安禅,乌衣白袷,淡宕风流如许。酒旗戏鼓人间世,博得萧然驴背,须眉尘土。

凌轹词坛三十载,写六代兴亡无数。翻墨沈、历落嵚崎,看海奔鲸怒。

谁拂生绡作照,维摩清冷,坐对散花天女。三叠霓裳,一声河满,曲项琵琶金缕。

问英雄红粉,可到相逢断肠处。想歌阑、深卮微劝,银甲春寒,水沉香慢炷。

中外名传二十年,元侯勋业纪凌烟。岂知此老同秦桧,不独甘心献莒田。

举国合辞争割地,疆臣誓死欲回天。是非何必千秋定,一局残棋已了然。

一双飞下立斜晖,特地查查近绣帏。笑倚绿窗听未了,小鬟低语报郎归。

谁弄柯亭管,秋声饮恨长。老龙惊不寐,风雨满潇湘。

都护三秋搆,岑楼百尺楣。芙蓉悬绣栱,翡翠俨成帷。

木末排精舍,霞间寄远思。玲珑云入易,窈窕月穿迟。

宛起东山墅,重临春草池。繁花茂苑借,列岫敬亭移。

水市吴儿楫,城门齐女旗。丽谯凭槛出,朱塔傍帘垂。

燕子非其类,仙人于此宜。径开松欲碍,客到鹤先知。

隐吏文无害,閒曹武不羁。平原宁计日,中散岂须期。

竞病难为役,交驩更倚谁。黠何迟射覆,慧亦惯弹棋。

君自留双屐,吾将老一卮。纵云居第美,丘壑肯遐遗。

范叔寒多正不禁,乌薪重惠比乌金。赊来脱粟忙炊粒,留得焦桐好制琴。

环堵一龛春盎盎,丽谯三鼓夜沉沉。砚池冰释龙香暖,写我朝来抱膝吟。

老向江南住,梅花共岁寒。故人清兴在,踏雪几回看。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怠而荒矣,厓山其亡。厓山兀兀,厓水汤汤。

天地其长,日月其光。鉴前者失,愿献我皇。

真人白水生文叔,名士青山卧武侯。水自奔腾趋汉口,山犹层叠枕城头。

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叹息兴亡千载上,荒村野庙总悠悠。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枫殿丹迟,蓉城锦褪,寒艳还浮幽圃。唾袖成华,借问婕妤谁妒。

共白傅、明月兰堂,疑子建、朝霞洛浦。语渔翁、不是桃源,莫睡流水误红树。

林泉同此寂寞,又照秋风落日,横斜如故。不老春光,怎入四时花谱。

纵落红、漂泊空山,犹化作、怨鹃啼主。凑工夫、勾点繁璎,日教门镇杜。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夕照明残垒,寒潮涨古濠。
就田看鹤大,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归去。携笼女。南陌采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

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