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行二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是一个繁华的江边码头。天色已晚,行人急于回家,在渡口争着摆渡,桨声荡漾在江中。

  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浩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起彼伏。歌声或表达爱情,或诉说哀怨;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歌声中情感绵绵。

简析

  《堤上行》大约写于作者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长庆二年到长庆四年。《堤上行》是刘禹锡根据梁简文帝的《大堤曲》创制的乐府新题。《古今乐录》曰:“清商西曲《襄阳乐》云:‘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梁简文帝由是有《大堤曲》,《堤上行》又因《大堤曲》而作也。”这组诗描绘了江边居民的生活图景和码头上商船来往不绝的繁荣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唐时期发达的商业经济和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宝典推重五,欢声沸六宫。等閒调玉瑟,聊助舜琴风。

新缝细葛作蚊裯,簟展风漪凛欲秋。啼鸟一声呼梦断,依然书卷在床头。

峰头开古寺,塔下俯浮云。山势龟蛇斗,江流沔汉分。

柳荒陶侃庙,风竞伏波军。南望湖光白,鸿归度夕曛。

当初忍笑画鸳鸯,真个如今拟凤凰。别却群仙拜王母,已闻青鸟报刘郎。

戚戚辞故里,盛阳远行游。入门揖兄嫂,征马已驾辀。

日午登前冈,浮云逝南流。零汗透衣巾,仆夫行悠悠。

躯微惧命重,慷慨但怀愁。还望故所居,匹鸟鸣相求。

而我独何为,道路常怀忧。

一别三年,重游此地。云庵寂阒忘心意。有时忻则看仙经,自然理达真明异。

真乐希夷,道尊德贵。俱损无有忘忧喜。洞天清隐混嚣尘,要登云路先超彼。

群山如画列层城,佳气滦阳此上京。四野穹庐环魏阙,三宫仗马拥霓旌。

冰魂无梦到瑶阶,翠袖云鬟并玉钗。青鸟暮衔红绶带,夜深重认合欢鞋。

汉家将军愁失道,阏氏半夜双蛾老。祁连千丈酸风高,日日毡车翻海涛。

谁怜中郎齿如戟,谁怜昭君发如漆。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
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官舍不嫌冷,同衣近二年。相看神电水,又过澹庵泉。

煮字焚香屑,摛珍入玳筵。瑜姬风韵好,閒理帐中弦。

破寺君归更寂寥,新诗记取雪中蕉。但将肝胆酬孤鹤,不惮风霜敝一貂。

帆影逼天横落日,钟声催日下寒潮。独留泪洒梅花句,传遍扬州廿四桥。

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
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
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容颜离别尽,流恨满长城。

镇看花泪眼,悄立遍、池头凝碧。晓钟乍临,芳晖惊过隙。

一逝难觅。望帝魂归夜,旧时台榭,剩断红狼藉。零环碎佩添萧瑟。

絮影空迷,箫声旋寂。佳人更无消息。但苔痕袜印,犹认香迹。

留君今夕。对清尊易泣。万里青芜苑,非故国。江关老去词客。

便重逢镜里,玉颜殊昔。阑干外、燕愁莺歰。君不见、日暮东风,御柳可怜行色。

芳华怨、莫问天北。纵锦笺、遍写相思字,何由寄得。

咫尺仙源有路,此中人不知秦。数家临水自为邻。

三斗俗尘扑尽。

莫说蒹葭倚玉,忘形尔我无分。绿杨宜作两家春。

沾得流风余韵。

环堵室,十笏地。
咄哉维摩,病在者里。
人间铄石流金,世外风高月冷。
要知二无两般,须是一回自肯。
镬汤炉炭横身入,剑树刀山信脚行。
角送重城月,微风入夜凉。
身轻长是寄,吟苦未应忘。
坐久灯成烬,愁多鬓欲霜。
百年还老去,谁可继余芳。

痛哭陈书累万言,兰呻蕙叹诉烦冤。君王爱老臣年少,合托湘流吊屈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