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难忘是花下,何物胜樽前。
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还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窗外蛩吟解说秋,迢迢清夜惜前游。月华飞过西楼上,添起离人一段愁。
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破屋已斜犹可住,老牛虽瘠尚能耕。
君行感牢落,风雨此扁舟。一棹竟流水,千峰生暮愁。
江声随梦远,云影与天浮。归及梅花放,孤山最拥万家。
十载门墙重接席,槐阴清映碧烟纱。
一片閒心倚石坛,千峰向背碧当轩。海门雨气悬虹影,洞府香风粲鹤言。
绝艳槿花深映气,生红荔子密围村。早知千里移家近,久办黄冈十亩园。
解携三度见秋残,开过黄花独倚阑。寄赠虽无青玉案,相期惟有紫宸班。
书从回雁来千里,望绕荆门隔万山。宣室求贤正如渴,伫看明诏为催还。
平生足迹半天下,今日偶逢行路难。锦里野航无更窄,真人莲叶有馀宽。
夕阳峰势迎秋峭,深夜潭光映斗寒。一片短篷何障碍,尽收清景足诗坛。
岩空人悄。澹霜林渲晚,霞天回照。认一抹林外晴沙,是鹤瘦筇孤,那回曾到。
写出青山,写不尽鹃啼猿啸。怅平生心事,向平五岳,安期三岛。
尺幅平量画稿。有名家点笔,词仙借抱。尽缥缈天际归舟,只搅碎秋心,乱蛩衰草。
断梦无痕,又转入玉京仙调。夜灯青,念君髯影,萧萧吟老。
状元孝子峙佳城,一朵莲华结穴成。宰树尚留天水碧,至今过客识庵名。
五百生中受屈,祇缘不识个落字。百千众中较量,祇缘不识个昧字。
都来两字淆讹,陷却多少平直。
茅草垂檐竹作栌,数椽结搆亦工夫。海天风景犹淳朴,好写豳风一幅图。
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