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脁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
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
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
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
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
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
身骑白鹿行飘飖,手翳紫芝笑披拂。
相如不足跨鹔鹴,王恭鹤氅安可方。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
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喜欢吟颂谢脁的诗文,喜欢他诗歌中那句“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所描述的感觉。
谢脁已经成为历史,当涂的大青山也变得如此空虚,万幸的是殷公你不愧为后有来者。
你送我珍贵的裘毛衣,上面绣满已色云彩和白色图案,就好像雨过晴天中绚丽的彩虹,光彩照人,
衣上绣的图案纹路错综斑斓,色彩绚烂,一定是那位神仙般的少女绣成的衣裳。
衣裳轻如松花上的金粉,仿佛风一吹就会漫天飘扬;绿色色彩浓烈,如同吃足了雨水的青苔,滋润无比。
又如同远处青翠的海岛,又仿佛是红色的飞霞映衬江边的青草。
上面描画着满满的含露花蕊,娇艳无比,一定花费了几年工夫才绣出如此天工开物。
殷公你把这珍贵的衣裘送给我,我也不跟你客气,穿你的衣裘,让别人看去吧!我穿上它,一定可以让山山水水顿时散发出青辉。
谢康乐看到我这衣裘,肯定以为是那里的奇山异水而顿时诗兴大发。
衣襟前面绣满了冥色沉沉的森林深壑,衣袖上绣着与夕阳共辉的飞霞。
就是神仙们看了也会惊叹连天。高耸的险峰千万座,座座绿色苍莽。
我穿上它骑上白鹿就出发,跟我走吧,这就出发,飘飖如仙云中行,手握紫色的灵芝,隐隐约约,笑声随风飘飘。
司马相如的鹔鹴羽衣不足夸耀,王恭的鹤毛氅披更不足为敌。
已云裘上素花点点千千万,犹如王母瑶池飘来的雪花,更奇异的是片片都带着香气,把春风都熏个透透。
我将代表你穿上它去九天遨游,我也将代表你去朝见三十六位神仙。
我还代表你在天上俯瞰你,可是拉不到你的手,无法把你拉上天,但是,我已经代表你上天了。你在地上朝我挥手,以挥手的姿势将我拥有,永远的相思一定让你愁肠寸断。
注释
1、殷明佐:事迹不详。已云裘:谓裘衣绚烂如已色云,故云。
2、“我吟”二句:指谢脁《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3、青山:在当涂东南三十里。谢脁尝筑宅于此,死亦葬于此。
4、粉图珍裘:谓裘衣上绘有山水之图。
5、“文章”句:谓已云裘色彩鲜艳光怪陆离。
6、素娥:嫦娥。玉女:神女。以下数句即写已云裘上所绘图画。
7、违:拒绝。
8、“顿惊”二句:谓已云裘所绘山水使谢灵运惊讶。谢灵运以山水诗闻名,故云。
9、“襟前”二句:谓已云裘襟、袖上山水图画,状如谢灵运山水诗。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有“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二句,故云。
10、“手翳”句:用曹植《飞龙篇》“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句意。
11、“相如”句:司马相如有鹔鹴裘。
12、王恭:字孝伯,东晋名士,美姿仪,尝披鹤氅裘,涉雪而行,时人叹为神仙中人。见《晋书·王恭传》。以上二句谓已云裘胜过司马相如鹔鹴裘、王恭鹤氅。
13、“为君”二句:意谓自己将着此裘上天朝见玉皇。三十六玉皇,道家所谓三十六天之帝王。
14、“下窥”二句:谓其已经上天,而留殷明佐在地面,使我翘首相思。以上皆想象中语。

鉴赏

  诗篇起笔出人意料,前二句先写谢朓诗之优美感人,接着惋惜斯人已逝,第四句笔锋一转,点出殷公。这一曲笔使文情出现跌宕。谢胱虽没,但后继有人。李白是推崇二谢的,曾以“中间小谢又清发”自比,本诗下文又以谢灵运诗句赞友人所赠锦裘之美。此时以谢朓比友人,足见他对友人才华的看重和赏识。

  从读者心理看,李白这样称许友人的才情,接下来该从这个角度生发开去。可是,“粉图珍裘已云色”再另起一头,诗人不再谈诗论文,却说起那已云裘来。这其实是切入正题。前面四句,原来是铺垫。已云裘者,已色绚烂如云,故以已云名之。以下一大段,大笔挥洒,对已云裘作具体描绘。其中亦有变化。“粉图珍裘已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陆离”三句,写裘之色彩斑烂,华美无比,所以断定出自神女之手,是一件神物。这在文意上成一小顿。之后,又回到裘本身,写云裘上的美丽的图案,图案上的松花碧苔、江草江花、大海小岛、远山红霞。这宏大的画图,精微的工艺,显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而再一次判断为“几年功成夺天造”。神女所制,已是高贵无比,而以神女之巧,方几年完成,又见其构思之精巧、工艺之复杂、工程之浩大,也就衬出这已云裘之弥足珍贵。

  对这样高贵的赠品,李白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喜之情。他没有故作姿态,矫情拒辞,而是痛痛快快地收下了它,不仅如此,还立即穿上这裘衣,以示对友人的尊敬和谢忱。李白亲切自然豪放洒脱的形象也顿时跃然纸上。这是一件不但给自己增添风采,也给山水增辉的裘衣。要是谢灵运在世,恐怕也会惊讶不已,感叹自己的诗句被如此完美地反映在图画中。这裘上的画,正是谢灵运在《石壁精舍还湖中》所写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的诗意的再现。

  至此,诗人已完全进入了想象的世界。穿上这件裘衣,别说一般王公贵人,就连神仙也个个自愧不如,他们远远地观赏着、感叹着,挤满了千崖万岭。美丽的裘衣刺激了他的想象,这位对神仙境界极为向往的浪漫大师的思绪正在仙国飞扬。仿佛自己已经骑上那早已放牧在青崖间供他随时驱遣的白鹿,手擎着用三岛十洲的特产紫芝仙草做成的华盖,正在天空飞驰。这该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潇洒。传说司马相如有一件用鹔鹴鸟羽做的鹔鹴裘,十分美丽,视为至宝;王恭则用鹤羽为氅,常常乘高舆,披鹤氅裘,俨如神仙中人。但比起诗人来,恐怕他们都黯然失色了。在这种自得心态中,诗人继续遐想着,他在飞升,到了高高的天界。风景这边独好。仙境瑶台雪花纷纷,漫天飞舞,这雪景不同尘世,没有严冬的肃杀,却有春天的温暖;没有砭人肌骨的酷寒,倒有沁人心脾的清香。诗人更加兴奋,他要更上一重天,去参见高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玉皇大帝啦!就在这时,他偶一回头,看见那位给他带来运气的朋友却不能同行,他正羡慕地望着自己,为他们之间的突然分别而伤感。诗人自己也似乎悟出了什么……全诗就这样戛然而止。

  这首酬答之作颇能代表李白个性。全诗通过吟咏已云裘强烈地抒发了主体的情感。写已云裘之美,浓墨重彩,金碧辉映,为的是突出友人的深情。而这件彩裘又与自己仙风道骨的形象相得益彰。它刺激了诗人的想象力,在着衣后的短暂时间里,诗人仿佛因这巧夺天工的神奇外衣而飘飘欲仙了。他上天入地,笑傲王侯,临虚御风,上谒玉皇,摆脱了尘世的种种羁绊和烦恼,从而奏出一曲主体的颂歌。诗中的夸张和想象贯穿始终,从他对珍裘的赞叹到披裘飞升上谒玉皇,无不如是,而这正是李白的风格特征。诗中的种种想象又曲折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位浪漫大师的心态。李白崇尚道教,“已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道教的洞天福地多是名山大川,恍如神仙境界在尘世设立的“广告牌”。所以,在李白的思维中,似乎形成了一种定势,由美丽衣衫上的山水图案联想到清静幽美的自然界,披上这样的裘衣,自己就好象置身于理想中的乐土。他平日梦萦魂牵的一些神仙境界中的道具,如白鹿、紫芝等,也及时地出现在他面前,招之即来,唾手可得,于是终于飘然成仙,乐极一时。似幻似真,而一切皆出于情。一件已云裘让诗人喜悦,而友人的情谊更让人沉醉。这又恰好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看重。因而,诗人流露出的这激情也就格外感人。

  此诗节奏明快,气韵生动,一气呵成。开头以吟谢诗发端,引出殷公,赞其才俊。接着落笔即转,切入“见赠已云裘”,由此美物产生种种联想,直至飞升而去。而最后两句忽又回首,对想象中的分别感到伤悲。本是虚写,却照应了开篇,“结穴”回归友谊,干净利落,结束全篇。此结句颇令人回味。这一回顾,看似在说他人对自己成仙的羡慕,但也流露出了诗人自身对仙界的企羡以及深知天界难以企及的潜意识。因为这毕竟是想象,是幻觉,当诗人清醒过来,面对“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现实,对于理想中的仙境,也会“矫手相思空断肠”。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在当涂作,其时殷明佐将绣有粉图山水之裘赠予李白,李白便赋诗以答。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银潢清浅填乌鹊。画帘急雨长河落。初月未成圆。明星惜此筵。
愁来无断绝。岁岁年年别。不用泪红滋。年年岁岁期。
行应会府春,欲劝及芳辰。北极天文正,东风汉律新。
少年逢圣代,欢笑别情亲。况是勋庸后,恩荣袭尔身。
残暑安所逃,弯碕北窗北。
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
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
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
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
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醉阅东风百种花。醒来长悔误随车。须知绿幕黄帘底,别有春藏姚魏家。
空想像,剩惊嗟。梦云从此漫天涯。二年得趁花前约,潘鬓缘愁恐更华。

阴虫鸣空阶,危叶堕高树。秋风虽昨日,所遇已如故。

悠悠岁方晏,采采行多露。芳香日可闵,宛彼兰与杜。

销愁依旷野,所见亦芸芸。耳目来幽绪,水山出大文。

新禾翻碧浪,平楚入苍云。兵气林峦外,秋容变夕氲。

何处飞龙捧御床,年年朝北拜焚香。深山岂有如皋傅,圣主真闻过禹汤。

天地辜容身每病,风云灿烂眼俱狂。春来满圃参苓在,谁谓衰翁授药方。

自笑猖狂浪得名,吟笺犹未破新正。新欢到手身难暇,尤物当前命易轻。

闺阁裙衫争雪色,比邻丝管斗春声。诗家窠臼宜翻洗,人日慵拈薛道衡。

玉堂妙笔交游尽,投老江南隔死生。最忆崖州相忆处,华星孤月海波清。

昔年曾伴董娇娆,长把春山笑倩描。
今日梁园空见画,鸟啼花落鬓萧萧。

当年关外判山河,谁向横流挽逝波。朋党半从科第起,弹章繁比战书多。

锦衣狱急官如草,皮岛人降士倒戈。却叹路旁望夫石,年年风雨泣烟萝。

千里关河阻重兵,两烦书札见深情。故人我久知张禄,处士时多忌祢衡。

阅世正当思豹久,出关何必待鸡鸣。莫嗟才大难为用,天运行将返治平。

松声忽作秋涛雄,铜龙吐火鳞甲红。黄衣中使备玉食,泉出金沙甘露浓。

春风一旗色尚活,建溪山人雨前掇。蓬莱殿里沃焦馀,玉盌兮沽侍臣渴。

名花唤起海棠魂,细叶未数丁香根。宫中一日歌舞散,世上千秋图画存。

开元盛事何人省,书生亦解誇双井。空中扫叶烧破铛,闭门读书秋夜永。

溶溶月色漾河湄,晓起频将玉笛吹。同上邮亭忘别绪,独行驿岸解相思。

白蘋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此路三千今日始,蓟门回首雪霜时。

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
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那堪归葬日,哭渡柳杨津。

最爱仙人卧白云,一竿来此钓红鳞。我今不学磻溪叟,行作宗雷社里人。

斩蛇却非小小事,直是教他脱苦轮。
座主高茅心未泯,如何胡乱妄通言。
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
菩萨窝裹坐,总谓是虚传。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晴雪遥峰耸黛鬟,横桥冰泮碧流湾。桃花春水鱼苗茁,柳叶东风燕子闲。

野竹斜通村郭路,云萝长恋故乡山。向平久抱归来愿,十笏茅堂待掩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