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开头两句:“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表明别后几年,经常思念自己的友人,回首前尘,当年聚首的云关,还频频萦现在梦寐之间,那里的东峰,正是溥公栖息之所。而这次重逢,恰好还在云峰,重逢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虽说时光流逝,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但能会见故人,也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接着申足前意:“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检点梁间的燕子,它们自去自来,已经经历了不少新的岁月,燕巢犹在,已是新筑的了。那台上所见的溪山,还像旧时一样,妩媚迎人,似乎和老友招呼:“你们旧日的游踪,还存留在这儿哩!”这两句进一步写重逢的喜悦,溪山依然如画,燕语如迎敌人,岁月是消失了,却喜旧情还在。
五六两句,转进一层,写重逢以后谈论的内容:“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尽管佛家爱说三生(前生、今生、来生),溥公也不例外,但作者看来“三生”毕竟是无据的。所谓万法归根,实皆本于寂静。佛家主张寂灭,追求不生不灭的涅粲境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而儒家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主张居敬镇独。但归根结蒂,佛家、道家的宗旨,其由来只在于一个“闲”字。闲则静,静则百念皆空,神完志适。这和儒家重视人事,主张格物致知、居仁由义,在观点上也是迥然不同的。这两句说明作者和溥公,尽管是知交,但对哲学上的观点不妨各有见解。
结尾两句:“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作者知道上面“三生”、“万法”的说法,支郎必定不会同意,甚至还要相恼。诗句中以“又相恼”表示和溥公的解说,早有不同。又以“不落语言间”表示,之奉酬新诗的本意,只是表白自我的情志,真情所在,原是不落于语言之间的。这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新诗在语言之外,寓有深情。相逢一笑,溥公于“相恼”之外,当亦为重逢的喜悦,而欣然相谅吧。
宦接乡山事已稀,谪居犹得近王畿。劝君今夜且雄饮,明日出城风叶飞。
天新雨,道少人,长安市上不动尘。博士大夫洗沐出,往往医卜求隐沦。
吴门姚君一棐几,药囊亦傍长安市。孝廉素如是名父,我交二世及其子。
衣冠俨雅儒起家,梦持禾穗徵于此。姚君昔遇长桑君,倏忽不见非世群。
饮以上池日视疾,齐赵周雒名蚤闻。禁方至今尚自秘,借交持论徒缤纷。
君不见青牛先生察鸟情,上洛居士善风角。姚君藏真异二子,我识越人为扁鹊。
岁律亦已暮,风烈雪漫漫。去路阻且长,念子衣裘单。
休将野服染缁尘,大患须知为有身。药饵任从留过客,是非终不到閒人。
山中相隐怀弘景,谷口躬耕羡子真。午睡醒来春事晚,枝头梅豆已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