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玉瓶中装着美酒佳酿,已经送别了数里地,该是返回之时了。
把马系在垂杨下,在大道上饮酒。
远望天边看到幽幽绿水,遥远的海上看到隐隐约约的青山。
酒兴过后就要分别了,你们快回去,不要看到酒醉离别的悲伤情态。
注释
广陵:今江苏扬州。
沽:买。
垂杨:即垂柳。
渌水:清澈的绿水。
袂:衣袖;分袂,指离别。

赏析

  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写携酒送别。唐诗中的离别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酒香,这首诗更是如此,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这两句好像平平叙述,实际上蕴含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瓶为“玉瓶”,酒为“美酒”,从容器的精致名贵和酒的香醇清洌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重视。这种感情在第二句更加明确:“数里送君还”,送君数里,可见为了送别朋友走了很长的路,惜别之情见于言外。

  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送别诗中常见柳色依依。系马于垂柳之下,举杯于大道之间,作者通过两个前后相承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开阔畅达的意境,暗示出这并非是一次黯然销魂的伤情之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两句语言虽舒缓平易,却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垂杨、大道、系马、举杯,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柳阴送别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扬州地处内陆,并不靠海,也没有十分广阔的水域,所以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当是作者与友人谈话的内容,而非眼前实景。不管是久别重逢还是即将离别,相知的人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两句是对朋友说:此去一行,你将会有许多美好的经历,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欣赏大海的美景,可以在广阔的海面上见到缥缈的青山。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寄寓着对朋友的衷心祝福,不见勉励之辞而暗含勉励之意,景色的描述中凝结了深厚的情感,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有了颈联两句展望美好前景所作的情感铺垫,最后一联的豁达结尾也就水到渠成了:“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畅饮美酒、畅谈友谊,但终究还是要离别。作者好像在劝慰朋友:既然等待你的将是丰富美好的旅程,那么就快点启程吧,我们不须作小儿女的离别时的伤情之态,甚至饯别的酒也不须喝醉。将这次离别当成一个美好旅程的开始,将来重逢再细叙别后种种……

  李白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创作背景

  李白酷爱饮酒,他的诗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春,当时李白二十六岁,首次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拟赴广陵(今江苏扬州)。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帐掩秋风一半开。闲将玉笛吹。过云微雨散轻雷。夜参差、认楼台。
暗香移枕新凉住,散外漏声催。放教明月上床来。共清梦、两徘徊。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桃花临水唤人看,花在嶙峋翠石间。
莫惜持杯酬烂漫,更须扶杖俯潺湲。
既聚伏波米,还数魏舒筹。
应笑苏夫子,侥幸得湖州。

几席近涟漪,枕簟依林樾。琴声歇流水,扇影却明月。

凉襟何逍遥,炎歊坐超忽。

辘轳金井鸦啼晓,映帘红日梳头早。闻道尺书来,锦笺和泪开。

如何归计误,南下潇湘去。望断草芊绵,雁飞秋满天。

里湖湖水清如镜。倒浸楼台影。楼前杨柳两三株。恰与咸平处士对门居。

藕花多在西泠潞。细把荷钱数。孤山应不笑侬痴。日日红船催去采莼丝。

明窗子石滟松腴,万卷卢郎正要渠。何似黄梅碓下客,夜翻半偈倩人书。

杨花抛银春满盆,乳㜷击汤兰气温。
沐珠澡璧试新晬,翠羽掩风数?门。
氍毹暖坐麒麟玉,阿婆绮语高堂祝。
绿弓彤管看探时,一掘笑声愚智卜。
君不见九龄九鹤梦先知,天自降生天自奇。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黄发逍遥并旧臣,燕间加意占先春。
成龙天外惟三友,积雪筵中止数人。
昔日荐才闻最课,当年诵赋得魁伦。
会须共作游河侣,五老星飞事更新。
蚤闻天诏下江津,元是君王自赏音。
阔步稳登霄汉路,借留难副士民心。
缓歌共有留连意,别酒休辞潋滟斟。
三节踵来公去后,空余离恨一江深。

春风两岸吹荆杞,压浪石梁跨湖水。当日开平龙战起,一片琉璃浸山趾。

土人不识战争功,但到中秋看月起。桥弯似月月正中,影落桥中月累累。

千古英雄安在哉?人生几度来看此。

小春天未雪。见两蕊三花,放梅时节。昴宿孕人杰。对梅花雪片,平分风月。冰清玉洁。天赋与、仙风道骨。更等间、来访刘仙,觅取秘传真诀。闻说。辉联台宿,瑞应文昌,世承阀阅。相门事业。有祖父、旧风烈。管泥封飞下,沙堤归来,光复青氈旧物。庆家传,八叶联芳,又添一叶。
玉肌元不粟,未怕夜寒生。
雪里孤花发,山中一段清。
几回和月看,独立到参横。
不傍人篱落,谁呼石作兄。
云居避世客,发白习儒经。有地水空绿,无人山自青。
废梁悲逝水,卧木思荒庭。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一器成初售,争先样又新。低昂百工手,鼓舞四方人。

雕刻知何极,渐磨岂易淳。光阴并红紫,衮衮付泥尘。

南浦花临水,东楼月映风。(镇剑南,经忠州,寻乐天
遗迹作。见《纪事》)

清时绝岛似仙乡,密箐深林化日长。捉罢野牛还捕鹿,閒来饱啖夜舂粮。

岩菊斑斑嫩蕊香,轻霜着树杂青黄。三秋节未逢重九,七日辰先遇少阳。

石蹬有情留点笔,碧山无语对飞觞。微酲初解新茶熟,一勺清甘自在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