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缅歌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

非夷非惠,聊以忘忧。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钓鱼的竹竿又细又长,河水缓缓的流。

我与名利相忘于江湖啊,那是何等的快乐。贪食饵料的鱼儿啊,必定会有吞钩之祸。

我既没有伯夷那样清高脱俗啊,也不似柳下惠那么坦然处浊。凡事可有可无,这样就可以忘忧而乐。

注释

籊籊(tìtì):长而细的竹竿。

浟浟(yōu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非夷非惠:化用《孟子》的语意,但经诗人改造后,又表达了《庄子》的思想。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

赏析

  这首无名渔父的四言诗,载于《南史·隐逸传》。据传载,刘宋寻阳(今江西九江)太守孙缅,某日出游水边,遭一“神韵潇洒,垂纶长啸”的渔父。缅问他卖鱼否?他却自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邪?”缅劝他出仕以博取“黄金白璧”、“驷马高盖”,他又自言:“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遂作此歌,而后悠然离去。此诗运用古老的四言诗形式,古朴奥雅,读来如闻韶乐,它以极短小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意蕴、玄奥的哲理,精警凝炼,令人玩味无穷。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两句以景物起兴,描绘出一个清幽的隐士境界。首句语出《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籊籊,形容竹竿长而尖削之貌。此句字面上虽仅写竹竿,但已隐含垂钓之意。次句写水流潺湲,浟浟,水流之貌。这一联在写景中连用两个叠词,复沓回环,曼声长语,很好地表现出一种恬静悠闲的隐逸情趣。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两句转入抒发情志。“相忘”一语,出于《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把对立的事物看成本质上毫无二致的事物,因而安时处顺,心境平和,这就是所谓“相忘”。而渔父的所谓“未辨贱贫,无论荣贵”,正是达到了《庄子》的这一境界。反之,如果不是与世“相忘”,而汲汲名利,势必引发灾祸,此联次句即是此意。游鱼贪食鱼饵,必有吞钩之祸,它与“相忘为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既是渔父自己的人生观的写照,同时也是作为对孙缅劝他出仕以求荣名利禄的答复。这两句虽是说理,但字面却都是与鱼相关,正与上句悠然垂钓的意思相承接,理与景结合得十分自然

  最后两句对“相忘为乐”再作发挥,以强化此诗的主旨。“非夷非惠”化用《孟子》的语意,但经诗人改造后,又表达了《庄子》的思想。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孟子·告子下》云:“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又云:“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公孙丑上》)孟子的意思是,伯夷洁身自好,清高脱俗,失之器量狭小;柳下惠处浊自安,豁达开朗,惜乎不够严肃。而渔父借用其语,巧妙地化进《庄子》的哲学,指出人生不要执着于进退出处的任何一方,凡事都无可无不可,不要刻意为之。这样,与世委蛇,和光同尘,就能忘忧而为乐。“为乐”、“忘忧”,一章之中,两致其意,足见渔父胸中自是平和安乐的境界,势利富贵的外毒,难以侵入。

  此诗运用古老的四言诗形式,古朴奥雅,读来如闻韶乐,它以极短小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意蕴、玄奥的哲理,精警凝炼,令人玩味无穷。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历来是隐逸者的化身,《楚辞》和《庄子》中也均有《渔父》篇。这首小诗,语虽简淡,却使这个隐逸者的形象,又丰满、充实了不少。

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太康。孙缅为浔阳太守。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凌波隐显。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缅甚异之。褰裳涉水与之论用世之道。渔父曰: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乃歌云云。于是悠然鼓棹而去。

  猜你喜欢
松子落何年,纤枝长水边。斫开深涧雪,移出远林烟。
带月栖幽鸟,兼花灌冷泉。微风动清韵,闲听罢琴眠。
江阔雁声遥,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问,明月若为邀。
侠士夸骑鹤,蛮奴学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复伴秋宵。
寒芦卧疏黄,远水分淡碧。
秋荷如有情,相映两鸂鶒。
钗头蝴蝶。趁舞梅边雪。酒泻黄縢光夺月。岁岁年年蕉叶。边城莺唤春归。沙场马到秋肥。□□熊韬虎略,换渠金甲牙旗。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
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万点红随雪浪翻,恍疑身到武陵源。
归来上界多官府,人与残花两不言。

槃礴西南江与岷,石犀金马世称神。桑麻接畛馀无地,锦绣连城别有春。

结绶相随通籍久,推车此去辟书新。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人道是,荒年谷。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问近来、风月几遍诗,三千轴。

化城高住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浮阴。

钵龙降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江随山势百千盘,江上春云酿暮寒。满径山桃红簌簌,斜阳呼渡大姑滩。

碧海青天一剑孤,归来独倚旧丹炉。故山风月栖迟好,不看巾箱五岳图。

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想见晚来晴,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特相戏。

云暗天边处士星,客窗寒雨夜冥冥。輀车忽自京师返,相杵悬知里社停。

别圃烟花怀地主,草堂猿鹤怨山灵。诗坛旧友应多在,洒泪东风到户庭。

千有余年两鎈股,传玩微沾汉宫土。
当时贵姊应嘉辰,此物曾经踊跃陈。
同心七宝苔花结,连理交枝竹节新。
昭阳燕子无消息,瞥见钗头无比翼。
遥忆美人临镜妆,凤凰台前双凤凰。

不知秋何如,朝云一片白。半是巫山魂,半是湘江魄。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

柳花如雪。浪打船头湿。浊酒瓦盆聊醉月。消受东风寒食。

溪头荠菜开花。前村已卖新茶。回首夕阳西下,山僧曳杖回家。

灵鹫何年寺,莲花湿翠重。泉飞一涧雨,涛落万株松。

妙法禅中悟,高僧月下逢。石桥归去路,又听隔林钟。

干将之刃筱簬箭,斩骑贯革如飞电。不逢挥剑发机人,锋铦未许伤缟练。

铅刀蓬矢各逞奇,光芒骇目莫敢携。风胡去兮养由逝,吾安归兮长相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