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
共谁吟眺。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柴门悄。打鱼人去,钓丝空袅。
谁料。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
夕阳多少。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伤怀抱。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江郭风涛急晚舂,薄寒消息上梧桐。忧添白发三千丈,梦历琼楼十二重。
龙气谁占冲斗剑,鲸声又起隔烟钟。无媒不用逢人叹,且自同歌汉业丰。
林下悠閒气味深,家风不重满籯金。
浮生已悟庄周梦,国士须知豫让心。千载贤愚同瞬息,百年身世任浮沉。
古来万事东流水,彭祖何曾老至今。
边吏争迎绾绶身,乞诗蛮女识官人。花围虎旅三千士,墨洒龙宾十二神。
案牍虽劳形转逸,旌旄暂假秩应真。秋华采遍还征实,僚佐谁堪步后尘。